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2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1 .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出现过两次国共合作,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是
A.旧三民主义B.新三民主义C.马克思主义D.布尔什维主义
2 . 马丁·路德把基督教经典翻译成德文,使得被方言分开的德意志各邦可以用同一种语言交流。对德国来说,马丁·路德最大的意义在于他是最早找到“德意志”的人。对这则材料的解读最准确的是
A.马丁·路德的译书推动德意志国家的统一
B.马丁·路德的译书推动德意志宗教改革
C.宗教改革促进德意志民族意识的萌发
D.宗教改革使德意志实现了民族国家独立
2020-09-22更新 | 998次组卷 | 27卷引用:广东省揭阳市2017—2018学年高三学业水平考试历史科(文综)试卷
3 . 卢梭阐述“天赋人权”和“主权在民”思想的著作是
A.《九十五条论纲》
B.《论法的精神》
C.《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D.《社会契约论》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春秋末期的老子指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追求天人合一。战国时期,以邹衍为代表的阴阳家认为,五行间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提出了“相生相胜”理论。这代表了先秦
A.对自然界已有朴素的科学认识B.封建迷信思想逐渐泛滥成灾
C.重视严密逻辑推理的唯物史观D.沉迷于思辨的主观唯心主义
5 . 以下作者及其作品中,代表了20世纪60年代拉丁美洲的魔幻现实主义文学流派, 形象地展示了哥伦比亚和整个拉美地区殖民史和社会生活史的是
A.约瑟夫海勒《第二十二条军规》B.雷切尔卡尔森《寂静的春天》
C.加西亚马尔克斯《百年孤独》D.列夫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
2020-08-19更新 | 85次组卷 | 1卷引用:青海省2020年7月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6 . 春秋战国时期,主张“道法自然”、倡导“无为而治”的学派是
A.儒家B.法家C.道家D.兵家
2020-08-13更新 | 113次组卷 | 1卷引用:2018年上海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7 . 20世纪初,物理学发生了一场革命性的变化。推动这一变化的是
A.电的发明和利用B.原子能的应用
C.经典力学的创立D.相对论的提出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1917年,蔡元培就任北京大学校长后,实行“兼容并包,思想自由”的办学方针,北京大学面貌焕然一新, 北京大学以及“北大红楼”(见下图)逐渐成为
A.护国战争的策源地B.护法战争的指挥中枢
C.新文化运动的中心D.北伐战争的指挥中心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唐代文学家韩愈以“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来称颂李杜及其诗文。其中杜甫的 “三吏”“三别”等诗篇被后人称颂为“诗史”,主要是因为杜诗反映了
A.雍容华美的盛唐气象B.唐朝由盛转衰时民众的离乱和漂泊
C.唐末黄巢起义的动乱D.中国古典诗歌荡人心魄的浪漫情怀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