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754 道试题
1 . 《论法的精神》提及“如果同法权和立法权合二为一,则将对公民的生命和自由施行专断的权力,因为法官就是立法者。如果司法权和行政权合二为一,法官便将拥有压迫者的力量。”据材料可知该书作者
A.促进文艺复兴发展
B.赞成实行共和体制
C.认同法官专权可行
D.强调司法权的独立
2019-11-08更新 | 540次组卷 | 15卷引用:2020-2021学年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第三单元法律与教化达标检测卷(B)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元末明初小说《三国演义》深受宋明儒学的影响。下列小说中人物的言论与宋明儒学思想相符的是
①张飞:“忠臣宁死而不辱。大丈夫岂有事二主之理!”
②曹操:“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③李恢(投降刘备时说):“良臣相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
④孔明:“臣安不敢竭股肱之力,尽忠贞之节,继之以死乎!”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④
D.①②③
2019-11-07更新 | 296次组卷 | 49卷引用: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 第一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单元测试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有人认为:明清文学观念的演进,使世俗现实生活日渐成为小说关注的焦点。通过家庭、爱情、婚姻的纠葛变化、盛衰兴亡,反映社会人际关系,展现时代风尚面貌,提供生动完整细腻的社会生活画卷。明清小说呈现这一特点的根本原因是
A.专制主义强化
B.商品经济发展
C.拜金主义盛行
D.理学开始盛行
2019-11-06更新 | 153次组卷 | 59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山东省日照第一中学高二历史期末复习必修三一、二单元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某历史学习兴趣小组就我国古代科技成就进行讨论,下列结论明显错误的是
A.《九章算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应用数学著作
B.《石氏星表》——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星表
C.《齐民要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最系统的农书
D.《授时历》——我国现存最早的历法
5 . 宋代“事亲孝,为兄友,处族义,与乡和”被认为是为人处世的天理。一些地方开始实行乡约制度,制定规约并建立民间组织和相关的赏罚制度,以求扬善惩恶;各地方家族也纷纷制定族规家训,建家祠修族谱,规范族人言行。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A.理学的世俗化趋势
B.家族控制地方权力
C.新兴市民阶层崛起
D.宗法制度重新建立
2019-11-01更新 | 1315次组卷 | 45卷引用:【对点变式题】2021-2022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期末必考题精准练(选择性必修1)-第三单元法律与教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清代小说《红楼梦》不但文学造诣高,同时也留下许多当时观察社会生活的材料。书中写道:贾敬热衷追求神仙,却因误服丹砂丧命。死时,独子贾珍出了远门,家人只好作主,先请人将遗体移往尼姑庵安置。等贾珍回家后,再按服丧守孝之理办理后事。根据这段故事呈现的现象可以推断
A.追求神仙成为士人普遍风气
B.社会上儒释道文化兼容并存
C.尼姑社会地位已经高于道士
D.儒家礼教地位低于释道传统
2019-11-01更新 | 160次组卷 | 23卷引用:高二历史人教版必修三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测试题
7 . “就人类文明史而言,它成就了英国工业革命,在法国诱发了启蒙运动和大革命。迄今为止,还没有第二个重要的科学和学术理论,取得过如此之大的成就。”“它”指的是
A.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B.牛顿的力学理论体系
C.达尔文的进化论
D.法拉第的电磁感应现象
2019-10-27更新 | 271次组卷 | 37卷引用:陕西省铜川市陕煤建司一中人民版历史必修三专题七 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辉煌 复习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钱穆说:“从汉代起,我们可以说中国历史上的政府,既非贵族政府,也非军人政府,又非商人政府,而是一个‘崇尚文治的政府’,即士人政府。”“士人政府”形成的思想条件主要是
A.法家思想的衰微
B.黄老之学被推崇
C.儒学正统地位的确立
D.程朱理学的盛行
2019-10-25更新 | 223次组卷 | 64卷引用:宁阳四中2016级高二岳麓版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中国古代思想和科技单元检测题
9 . 在11世纪末和12世纪初,意大利的北部诸城市都先后成立了公社,这些公社战胜了封建主发展为独立的城市共和国,他们对商业和手工业采取保护的政策,并以同样的态度对待具有世俗倾向的新文化,材料意在说明
A.意大利最早出现文艺复兴的原因
B.文艺复兴出现在意大利的根本原因
C.城市的发展推动了文艺复兴的产生
D.城市的新发展与新文化的相互作用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袁隆平,“中国杂交水稻之父”,从1964年开始致力于杂交水稻的研究,面对这一世界难题,他走进水稻的莽莽绿海;头顶烈日,一穗一穗地观察寻找;走遍南方沼泽湿地,苦苦寻觅。终于有一天发现了一株雄花花药不开裂、性状奇特的植株。后历经10年磨难,终于培育成功。为中国粮食安全和世界粮食供给作出杰出贡献。2019年9月29日荣获“共和国勋章”。材料从根本上体现了袁隆平
A.爱国主义精神
B.国际主义精神
C.孜孜以求的执着精神
D.艰苦奋斗的精神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