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75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1 . “百日维新”前,梁启超任教于湖南时务学堂,“所言皆当时一派之民权论”,又窃印《明夷待访录》《扬州十日记》等禁书,“加以案语,秘密分布,传播革命思想,信奉者日众”,于是“湖南新旧派大哄”。这反映出,当时(       
A.革命已成为主要思潮B.维新派变法策略未能统一
C.变法思想的根本转变D.维新派侧重动员民众变法
2022-06-16更新 | 13717次组卷 | 93卷引用:选必3第1单元(提高卷)
2 . 据某位学者回忆,“‘五四’初期,一般人多以新旧分别事物”,中国古来已有的一概称为旧,古来未有或来自外国的一概称为新;不久,有了“更高的判别的准绳……对于古今、中外能够排好恰当的关系”,并不一概否定或肯定。这一转变反映出(       
A.东西方文化论争由此引发B.传统儒学思想开始受到批判
C.全盘西化的思想得以消除D.思想解放运动方向发生变化
2022-06-09更新 | 13472次组卷 | 100卷引用:选必3第1单元(提高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3 . 魏晋以来佛教、道教广泛传播,宋人李觏认为原因在于“儒失其守,教化坠于地”;张载认为佛道追求的彼岸是虚幻的,与“吾儒”水火不容。由此可知,李觏、张载主张
A.儒法并用以维护君权B.立足考据以重建学风
C.复兴儒学以回应挑战D.杂糅佛道以构建理学
2022-06-08更新 | 6788次组卷 | 61卷引用:选必三第一单元单元达标检测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如图为汉代画像砖图“二桃杀三士”,齐景公与晏婴合谋,馈二桃于公孙接、田开疆和古冶子三人,由他们“计功而食桃”。三人述说了各自的功绩,公孙接、田开疆听了古冶子的事迹,认为“取桃不让,是贪也,然而不死,无勇也”,遂拔剑自刎。古冶子耻于自己的言行,自认不仁、不义,也拔剑自刎了。据此可知,该画像砖
A.反映出汉代思想文化多元化B.有利于推动儒学的社会教化
C.是研究秦汉历史的二手史料D.再现了齐国尚武的社会风貌
2022-06-05更新 | 1600次组卷 | 29卷引用:第三单元法律与教化(单元测试)-【上好课】高二历史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选必1)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邓小平家中挂有一幅《双猫图》。一只猫毛色雪白,茸毛轻柔,另一只猫毛色乌黑,黑黑透亮。画的上方,是几行道劲苍老的题词:“不管白猫黑猫,会捉老鼠的就是好猫。”它生动形象地反映了邓小平理论怎样的思想精髓(  )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B.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C.“一国两制”、祖国统一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2022-06-05更新 | 248次组卷 | 27卷引用: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4单元检测:第五单元无产阶级革命家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战国时期,墨子基于“一人一义,十人十义,百人百义”,提出“选择天下贤良、圣知、辩慧之人,立以为天子,使从事乎一同天下之义”。可见,墨子的这一主张(     )
A.融合了儒家与法家思想精髓B.蕴含中央集权君主专制思想
C.突破了宗法制下的人才制度D.反映了士人阶层的利益要求
2022-06-04更新 | 414次组卷 | 19卷引用: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同步单元AB卷-选择性必修3-第一单元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B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1796年,英国乡村医生琴纳在中国的人痘接种法启发下发明了牛痘接种法。该方法于1805年传入中国,在之后的30年间中国的接种人数达到100多万。这表明
A.交流互通推动了医学发展B.中医为医学发展贡献良多
C.西医的科学优势更为突出D.理论创新推动科技的发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18世纪,欧洲出现“中国热”。启蒙思想泰斗伏尔泰认为,儒教是人类最好、最合人类理性的哲学;中国士大夫对神的态度就是“敬天秉公”,而天就是天理、自然;赞美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理性的、人道的原则,具有普遍性。这主要说明
A.儒家思想是启蒙思想的来源
B.中国的传统思想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
C.中西方文明之间相互的借鉴
D.启蒙思想家从中国文化中寻求精神资源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法国国王弗朗索瓦一世在1539年颁布维勒科特莱法令,要求全国所有法院的司法文件都必须用法语撰写,不得再用中世纪以来教士惯用的拉丁文。此外,以往由教会法庭审理的民事诉讼都改由国王法庭审理。这一措施
A.有利于新教在法国传播B.使法国摆脱了宗教神学束缚
C.强化了世俗王权的地位D.推动了自然法在近代的复兴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据如图可知,当时中国的高等教育

            1953年中国高等学校招考专业分类情况
A.依据现实需求设置专业B.满足了人民群众的文化诉求
C.立足于可持续发展战略D.凸显了教育的社会主义原则
2022-05-13更新 | 344次组卷 | 6卷引用:选必3第6单元(提高卷)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