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46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弟子徐爱问:“如今有些人知道对父母孝顺,实际上却不能做到孝顺,可见知与行分明就是两件事。”王阳明说:“这已经被私欲隔断了,知而不行,只是未知。比如,某人一定是真正的孝敬侍奉了父母,我们才能说他知道孝顺”。在此王阳明强调的是(     
A.知易行难B.知行合一C.存理灭欲D.孝悌为本
2022-11-08更新 | 959次组卷 | 5卷引用:第四单元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2022-2023学年高一历史期中期末复习备考必刷题(中外历史纲要上)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1839年7月,一名英国水手酗酒后打死香港村民林维喜,英国商务代表义律设法庭自行处理。林则徐根据《滑达尔各国律例》严正地指出“犯罪若在伊国地方,自听伊国办理,而在天朝地方,岂得不交官宪审办?”要求义律交凶伏法。林则徐此举(     
A.否定了英国在华领事裁判权B.使清朝认识到国际法的价值
C.颠覆了传统的天朝上国观念D.是近代主权国家意识的萌芽
3 . 顾炎武主张“凡文之不关于六经之指、当世之务者,一切不为。”由此可知,他倡导(     
A.无为而治B.经世致用C.复兴儒学D.文以载道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梁启超说:“畴昔谈立宪、谈共和者,偶见经典中某字某句与立宪、共和等字义略相近,辄摭拾以沾沾自喜,谓此制为我所固有。以为所谓立宪、共和者不过如是,而不复追求其真义之所存。”据此推知,梁启超意在(     
A.宣扬中学西学同源B.说明民主政治须结合传统
C.反思戊戌变法得失D.强调国人未领悟民权真谛
2022-10-30更新 | 720次组卷 | 10卷引用:第五单元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2022-2023学年高一历史期中期末复习备考必刷题(中外历史纲要上)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唐诗中有大量描写自然山川的诗作。从地域上看,神奇秀丽的江南、文化底蕴丰厚的中原、奇峭险峻的巴蜀、壮美奇异的边地山水风光尽收其中。以王维、孟浩然为代表的山水田园诗人的诗里,处处体现出诗人们对祖国山河的热爱。这些诗作(     
A.丰富了古代诗歌的体裁B.体现出对藩镇割据无比痛恨
C.反映了唐代经济的繁荣D.有利于加强国家认同的观念
2022-10-28更新 | 941次组卷 | 15卷引用:第二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2022-2023学年高一历史期中期末复习备考必刷题(中外历史纲要上)
6 . 2022 年4月,第 131届广交会在线上举办,丹东市组织 30家企业“登云”参展,相继与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等国家进行了“屏对屏”商洽。这客观上说明(     
A.电商日益受到国民青睐B.政府职能发生根本改变
C.互联网取代了传统商务D.现代科技促进信息交流
2022-10-27更新 | 2894次组卷 | 25卷引用:第九单元当代世界发展的特点与主要趋势(B卷·能力提升卷)-【单元测试】高一历史分层训练AB卷(中外历史纲要下)
7 . 法国思想家伏尔泰接受了牛顿的自然哲学,大力传播牛顿的观点。他曾说:“牛顿的圆规衡量了整个宇宙,揭开了巨大的帷幕,显示出世界的真面目”。这反映了伏尔泰(       
A.倡导科学理性的时代精神B.反对宗教神学的专制统治
C.推崇牛顿的经典力学体系D.主张天赋人权的启蒙思想
2023-03-05更新 | 1539次组卷 | 25卷引用:第四单元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专题过关)- 2022-2023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期末考点大串讲(中外历史纲要下)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朱熹针对当时有些儒者“徒知而不行”的学风,批评指出“大抵今日之弊,务讲学者多阙于践履”,认为“既致知,又须力行。若致知,而不力行,与不知同。”在此,朱熹(     
A.蔑视权威和教条B.力图唤醒内心的良知
C.捍卫道学家尊严D.强调学术为现实服务
2022-10-15更新 | 1707次组卷 | 17卷引用:自创单元讲练测(纲要上)第三单元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练)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元代杂剧多采用“曲白相生的表演形式,即以唱曲抒情、宾白(说话)叙事,交代故事情节。据此可知,曲白相生”(     
A.迎合了市民阶层价值取向B.标志了杂剧表演走向成熟
C.有助于塑造舞台艺术形象D.明确了杂剧表演角色分工
10 . 春秋战国时期,百家文学虽都以不同角度突破了传统道术而各具特色,但“皆自以为真尧舜”,都是在为统治者设计治国平天下的方案。这说明,“百家之学”(     
A.体现了对政治的依附性B.对现实社会的探索
C.代表了新兴力量的崛起D.致力于追求社会和谐
2022-10-08更新 | 688次组卷 | 3卷引用:专题突破卷01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2024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通关卷(新高考通用)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