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12 道试题
1 . 商周时期,学习诗、书、礼、乐知识是贵族阶级享有的特权;而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等代表人物中,既有士人阶层、小土地私有者,也有小手工业代表和农民代表。这种变化反映出
A.私学取代官方教育B.儒学统治地位遭挑战
C.教育权利逐渐下移D.封建统治已经确立
2022-01-13更新 | 673次组卷 | 22卷引用:第一单元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夯实基础】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备考《中外历史纲要(上)》
2 . 从晚清到民国初期,中国各阶级先进力量的主张经历了从“师夷长技以制夷”“中体西用”到追求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再到提倡民主与科学和接受马克思主义的过程。这一演变过程说明(     
A.变化主要缘于社会变革进程的需求B.西学的传播彻底瓦解了传统思想观念
C.向西方学习已成为人民群众的共识D.近代中国实现了制度层面的真正转型
2022-07-06更新 | 565次组卷 | 17卷引用:第一单元政治制度单元测试-【上好课】2022-2023学年高二历史同步备课系列(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3 . 在价值层面上,贵族化是宋明理学的根本特征,理学家否定现实社会中个人的生命、情感、欲望等世俗价值,而明末-些儒学家在价值取向上正好与之相反,肯定“财之与势,固英雄之所必资,而大圣人之所必用”,是“吾人禀赋之自然”。这说明
A.经济发展导致思想变化B.世俗化是明末儒学主流
C.理学强调“存理灭欲”D.明末进步思想产生发展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4 . 孙中山先生站在时代的潮头,在屡次斗争失败之后,1924年,确定了“三大政策”,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这一变化反映了孙中山
A.认识到无产阶级斗争的必要B.接受了反帝的政治主张
C.对革命形势的判断过于乐观D.革命道路出现重大转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康有为根据严译《天演论》进一步增补了《孔子改制考》,匠心独运地把进化论注入中国传统的公羊三世说,对历史倒退论和历史循环论做了改造,论证社会由低级向高级不断发展,祖宗之法必须跟随时代而不断变化,都是历史之必然。这表明(       
A.康有为力倡西学救中国B.传统思想受到严重挑战
C.中华民族自我体认增强D.思想界思维方式出现转型
2022-04-24更新 | 541次组卷 | 12卷引用:第五单元晚晴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2022-2023学年纲要上课时练习+单元测试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19世纪末,严复、康有为等人依据公羊三世说把中国历史划分为“衰世”“乱世”“治世”三个阶段,“衰世”是政教倾颓的阶段,“乱世”是战争频繁、政局变化的时代,“治世”是未来的理想社会。他们通过历史进化观指出当时的中国处于“衰世”。严复、康有为等人提出这一学说的主要目的是
A.宣传西方进化论思想B.恢复古代哲学的地位
C.为变法寻求理论依据D.启发统治者认清时局
2021-09-08更新 | 874次组卷 | 20卷引用: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单元滚动双测卷-思想史模块检测卷(A卷新题基础练)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司马迁的《史记》没有单独的惠帝传,将惠帝附于其母《吕太后本纪》中,太后从其本姓,母子同传:班固的《汉书》作《高后纪》,舍其本姓从夫称“高后”,还专门为惠帝作《惠帝纪》,置于《高后纪》之前。对这一变化原因解读最为合理的是(  )
A.两人修史方式的不同B.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
C.母系意识影响力减弱D.儒家思想影响力增强
2022-03-14更新 | 594次组卷 | 17卷引用:第一单元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夯实基础】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备考《中外历史纲要(上)》
8 . 与汉唐以雄浑见长的风格不同,宋代的士大夫别有一种精致细腻的文化品味,如以婉约柔美见长的宋词,淡远柔润、萧散简古的宋画,“惟务洁净”且以简朴清秀为雅的服饰。宋代文化出现这些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国家分裂的局面B.商品经济的活跃
C.科举制度的创立D.理学思想的发展
2021-08-01更新 | 329次组卷 | 4卷引用:第三单元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单元检测)-2022-2023学年高中历史纲要上同步练测
9 . 汉初歌谣唱道:“萧何定法律,明白又整齐;曹参接任后,遵守不偏离。施政贵清静,百姓心欢喜。”汉武帝时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从此汉代思想界树起了儒学的权威。这一变化表明
A.黄老之学不能适应汉代社会的发展B.儒家思想比道家思想更有利于社会发展
C.统治思想的变化促进了经济的发展D.汉代社会的发展推动了治国方略的变化
2021-08-05更新 | 1162次组卷 | 68卷引用: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第二单元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综合测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晚明思想界由“家孔孟而户程朱"的局面变为“家孔孟而人阳明”的新格局。这一变化表明
A.市民阶层的文化诉求发生改变B.理学失去官方尊崇地位
C.重建儒家信仰理论任务的完成D.阳明心学的影响力扩大
2022-01-24更新 | 220次组卷 | 2卷引用:第四单元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夯实基础】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备考《中外历史纲要(上)》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