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5 道试题
1 . 有学者认为,明清文化主流延续着秦汉以降的常态,而扬弃性的文化变革在潜滋暗长,所谓“常”中寓“变”,“变”中有“常”,故明清文化宜以“袭常与新变”概括。从思想角度看,明清之际的“新变”表现在
A.否定孔孟儒学B.冲破“天朝上国”观念束缚
C.主张民本思想D.批判“私天下”的君主专制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把现实中人物的形象加以概括、纯化,把古典的原理和自然的形象结合起来,创造出了一种理想美。”能够体现这一思想的作品是
A.《马拉之死》B.《拾穗者》C.《自由引导人民》D.《格尔尼卡》
3 . “王天下”是儒家对王朝兴替的解释和概括。从早期经典到先秦儒家再到西汉诸儒,“王天下”的解释经历了从“天命”到“人事”再回归“天命”的历程。这一历程体现了儒家(     
A.正统地位不断加强B.哲学体系日益完整
C.神学色彩逐渐浓厚D.因时而变创新突破
2021-09-08更新 | 632次组卷 | 36卷引用:2020届贵州省贵阳、铜仁、六盘水、黔南州高三6月适应性考试(二)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4 . 1553年10月27日,提出人体血液“肺循环”理论的西班牙医学家塞尔维特被新教“加尔文宗”活活烧死在日内瓦。由于教会的迫害,血液循环的发现至少推迟了75年之久。直到1628年才由英国的内科医生威廉·哈维完成。对材料主旨的概括合理的是
A.科学进步建立在前人探索的基础上
B.加尔文教已经沦为旧天主教的附庸
C.权力对科学的干预阻碍了科技进步
D.哈维的成就得益于民主政治的发展
2021-08-11更新 | 450次组卷 | 4卷引用:四川省泸州市2016届高三一模文综历史试题
5 . 近代以来西方学者将古代中国科技简单概括为“经验科学”,近年来有中国学者指出中国古代科技因社会需求导致技术进步,因技术进步推动科学认知,这是有别于西方的“第三条”道路。这表明
A.中西科技发展道路相互借鉴B.古代中国未能产生近代科技
C.中国古代科学注重经验总结D.不同文明视角影响历史认知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梁启超把春秋战国时期几个重要的思想流派分别概括为“无治主义”“德治主义”“法治主义”等。下列选项中说法最准确的是
A.“无治主义”适用于战争频繁的乱世时期B.“德治主义”在战国时政治实践非常充分
C.“法治主义”是战国变法的主要理论依据D.这些“主义”都适应了当时社会发展趋势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7 . 司马谈在《论六家旨要》中将先秦某学派思想特征概括为“其术以虚无为本,以因循为用”。该学派
①在实践中逐步形成重“法”的特点②强调“天行有常”,但又指出人道有为
③以因循自然的“无为”为处世方法④以“虚无”的“道”为世界的根本
A.①③B.②③C.②④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8 . 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在会见捷克斯洛伐克总统胡萨克时,首次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重要论断。对邓小平的这一论断表述有误的是
A.反映了当时科技和社会发展的鲜明特点B.1992年在邓小平南方谈话中再次被提及
C.是对科技重大变革作用的理论概括D.掀起了一个“向科学进军”的高潮
2021-04-02更新 | 329次组卷 | 4卷引用:浙江省2021届高三下学期高考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9 . 如表是近代部分中国知识分子关于个人主义的论述,如表不同论述反映出当时中国
作者及出处意义简析
佩弦生《论中国救亡当自增内力》(1900年4月10日)中西比较指出,中国的个人主义(负面意义)造成全民离散软弱,所以不敌西方合全体国之力
陈独秀《东西民族根本思想之差异》(1915年12月15日)用"纯粹个人主义之大精神"来概括西洋民族的以个人为本位思想;东洋民族以家族为本位的宗法制度有四大恶果,都是压迫个人独立人格和自由;纠正之法是以个人本位主义易家族本位主义

A.民族矛盾渐趋缓和B.马克思主义影响扩大
C.民主政治不断巩固D.思想解放的深入发展
2021-03-31更新 | 151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2021届高三下学期3月金太阳联考历史试题
10 . 有学生对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历程作了如下概括,按其出现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人权对抗教权,信仰即可得救   ②人文与理性之源,树立人的尊严
③人性对抗神性,追求现世幸福   ④理性对抗专制,描绘未来社会蓝图
A.①②③④B.②③①④C.①④②③D.②③④①
2021-04-01更新 | 422次组卷 | 3卷引用:北京市丰台区2021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