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1 . 某同学在复习毛泽东思想的相关内容时,为了线索清晰,将知识进行了整理。其中解放战争时期具有代表性的著作是
A.《论联合政府》
B.《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C.《论持久战》
D.《论人民民主专政》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2 . 某学者在19世纪末提出:“博矣哉,《春秋》张三世之义也。治天下者有三世:一曰多君为政之世,二曰一君为政之世,三曰民为政之世。……大地之事事物物,皆由简而进于繁,由质而进于文,由恶而进于善……既有民政,而旋复退而为君政,此于公理不顺。”这一言论旨在(  )
A.寻求治国平天下的公理B.揭示世界文明史的线索
C.说明“君政”与“民政”相互依存的道理D.借进化论和儒家思想表达政治改良的愿望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醒世姻缘传》是一部以明代家庭为描写中心的长篇白话小说,全书共100回,前23回描写前世姻缘,23回以后重点写今世姻缘。小说以一个人生业果、冤仇相报的两世姻缘故事为线索铺陈展开。可见这部小说反映当时的社会生活
A.三纲五常日益强化B.婚姻自主日渐流行
C.爱情至上观念流行D.佛教思想影响很大
4 . 从梁启超的“新民”、谭嗣同的“新人”到鲁迅的“改造国民性”,到20世纪60年代以后的“斗私批修”“破四旧”“灵魂深处爆发革命”,提倡所谓“纯粹的人、高尚的人、脱离低级趣味的人”,构成了理解当代中国社会的一条最主要的思想线索。这条线索是
A.只有改造人才能改造社会
B.思想观念对政治变革的影响
C.新文化运动的思想解放作用
D.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历程
2019-01-04更新 | 361次组卷 | 17卷引用:2013届江苏省徐州市高三下学期考前模拟考试历史试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李泽厚先生曾以启蒙与救亡的双重变奏作为解释中国近现代思想史上许多错综复杂现象的基本线索,认为现代中国在启蒙与救亡这两重同等紧迫的使命之间徘徊,从一个极端跳跃到另一个极端,最终救亡压倒了启蒙。李泽厚此观点在中国近代史上的最好诠释是
A.辛亥革命与国民革命运动B.甲午中日战争与戊戌变法
C.新文化运动与五四运动D.两次鸦片战争与洋务运动
6 . 世情小说是以社会现实生活为题材,刻画种种世态人情的小说。《醒世姻缘传》全书100回,前23回描写前世姻缘,23回以后重点写今世姻缘。小说以一个人生业果、冤仇相报的两世姻缘故事为线索。这部小说反应当时的社会生活
A.婚姻自主日渐流行
B.三纲五常日益强化
C.佛教观念影响很大
D.爱情至上观念流行
2018-02-21更新 | 274次组卷 | 28卷引用:2015届江西南昌市高三调研测试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某同学在复习毛泽东思想的相关内容时,为了线索清晰,将知识进行了整理。其中解放战争时期具有代表性的著作是
时间著作内容及意义
国民革命时期《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坚持无产阶级对民主革命的领导权和依靠农民进行革命斗争
土地革命时期《井冈山的斗争》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思想,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
抗日战争时期《新民主主义论》中国革命分两步走,形成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
解放战争时期奠定了中国国家政权的理论基础,为即将成立的新中国做了政治理论准备。
新中国成立后《论十大关系》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方针,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学说
A.《论联合政府》
B.《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C.《论持久战》
D.《论人民民主专政》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长篇小说《追忆似水年华》没有中心人物,没有完整的故事,没有波澜起伏,贯穿始终的悄节线索。它大体以叙述者的生活经历和内心活动为轴心,穿插描写了大量的人物事件,可以说是在一部主要小说上派生着许多独立成篇的其他小说,也可以说是一部交织着好几个主题曲的巨大交响乐。与其风格相似的是
A.B.C.D.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9 . 以下是某学生所做的知识线索图(箭头表示因果关系),中间空缺项应该是
A.新航路开辟B.文艺复兴C.启蒙运动D.宗教改革
2016-06-01更新 | 75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届山东实验中学高校招生模拟文综测试(一)历史卷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10 . 以下是某学生所做的知识线索图(箭头表示因果关系),中间空项应该是
A.价格革命
B.《拿破仑法典》
C.启蒙运动
D.《人权宣言》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