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9 道试题
2022高三上·全国·专题练习
填空题 | 容易(0.94) |
1 . 明朝:李时珍著成《本草纲目》,集中药学知识之大成,被誉为“____”。
2022-11-27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热点07关于进一步优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科学精准做好防控工作的通知-2023年高考历史总复习之【年度热点】知识与命题深度解读
2022高三上·全国·专题练习
2 . 文艺复兴:
文艺复兴是______世纪到17世纪初发生在_______的宣扬新思想的新文化运动。______生产关系的萌芽是文艺复兴产生的根本原因。生活在______的学者文人是中坚力量。文艺复兴以学习和恢复____________古典文化为号召,实质是创立符合新兴_______需要的新文化。其精神内核是_______:以_______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反对禁欲主义,抨击_______腐败和守旧思想;追求现世社会的幸福生活;提倡探索人与______的奥秘。14世纪,产生了______、彼特拉克、薄伽丘三位著名的开拓者,并称“文学三杰”;15世纪,出现______、米开朗琪罗、_______,被称为“美术三杰”;15世纪后期,英国的_______是文艺复兴后期的杰出代表。文艺复兴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_______秩序,解放了长期被_______戒律压抑和禁锢的人性,使人们开始更多地关注人本身与现世世界。
2022-11-21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速查速记03世界古代、近代史常考基础知识汇总-【速查速记】2023年高考历史复习常考基础知识点汇总(统编版)
2022高三上·全国·专题练习
3 . 新文化运动的开展
新文化运动是从____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____》(第2卷起改名为《____》)开始的。运动源于对____革命失败原因的痛苦反思,认识到大多数国民的头脑仍被____和愚昧牢牢束缚。1917年,北京大学校长____聘请陈独秀来校任教。____和迁往北京的《____》杂志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新文化运动要拥护“____”和“赛先生”,高举________的旗帜,推动思想文化革新,有解放思想的重大意义。1917年,____发表《文学改良刍议》主张以____文作为新文学语言,因此新文化运动也是一场____革命。
2022-11-21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速查速记02中国近现代史常考基础知识汇总-【速查速记】2023年高考历史复习常考基础知识点汇总(统编版)
2022高三上·全国·专题练习
填空题 | 容易(0.94) |
4 . 《论持久战》
(1)背景:武汉会战前,毛泽东在延安发表。
(2)内容:总结抗战开始以来的战争形势,针对国内存在的“中国必亡论”和“_____”,科学论证了中国必须通过_____赢得对日作战最后胜利的战略指导理论。
(3)意义:在国内外产生了重大影响。 指导全国抗战的理论纲领
2022-11-20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热点06习近平会见日本首相岸田文雄-2023年高考历史总复习之【年度热点】知识与命题深度解读
2022高三上·全国·专题练习
填空题 | 容易(0.94) |
5 . 影响生产力进步的要素:_______; ________; 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2022-11-15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整合清单04工业文明-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针对性复习】【精讲+易考点】整合清单
6 . 科学发展观:在中共十八大上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1)形成:中共十六大以后,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新的发展要求,深刻认识和回答了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形成了__________、全面协调__________的科学发展观。
(2)写入党章:2007年中共十七大。
(3)意义: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马克思中国化的重大成果。
2022-11-07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第28课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高分必背】2022-2023学年高一历史期中期末复习记诵笔记(中外历史纲要上)
7 .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中共十六大上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1)形成:1989年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加深了对__________、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__________、怎样建设党的认识,积累了治党治国新的宝贵经验,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2)地位:是中国共产党的__________、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3)写入党章:2002年中共十六大。
2022-11-07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第28课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高分必背】2022-2023学年高一历史期中期末复习记诵笔记(中外历史纲要上)
22-23高三上·全国·单元测试
填空题 | 容易(0.94) |
8 . 意义:学校教育在____、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等方面,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2022-11-07更新 | 6次组卷 | 1卷引用:专题32战争与文化交锋和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备战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必考知识清单与考点演练(统编版)
22-23高三上·全国·单元测试
填空题 | 容易(0.94) |
9 . 对传统的批判
____(明朝中后期):提倡个性自由,蔑视权威和教条,否定传统伦理道德标准。
____(明末清初):严厉抨击君主专制制度,提出“工商皆本”。
____(明末清初):批判专制(孤秦陋宋)、主张革新。
____(明末清初):经世致用。
·变化的特点:①政治上:反对专制权威,提倡自由民主;②经济上:反对重农抑商,提倡工商皆本;③治学上:反对空谈教条,提倡经世致用。
·评价:陆王心学是对____家传统的继承和发展;明末清初思想家具有进步性,但始终未突破传统的桎梏。
2022-11-05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自创单元讲练测(纲要上)第四单元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讲)
10 .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1)广泛传播:从____后开始。
(2)中心:________成为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中心。
(3)方式:①发表文章:在《新青年》“马克思研究专号”上,李大钊发表了____,系统介绍了马克思主义学说。②创立团体
A.1920年3月____又发起中国最早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团体——____,把一批经历过五四运动洗礼的优秀青年组织起来。
B.1920年5月,陈独秀在____组织了____。③翻译、宣传:从日本留学回国的李达、____、李汉俊等人,投身于马克思主义学说的翻译和宣传。
2022-11-03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第20课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导学案)-【轻松教,快乐学】2022-2023学年纲要上讲知识培素养同步精品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