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5 道试题

1 . 科技是一种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力量,但有时候,科技也会对人类社会造成负面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要善于网上学习不浏览不良信息要诚实友好交流不侮辱欺作他人要增强自护意识不随意约会网友要维护网络安全不破坏网络秩序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溺虚拟时空

—摘自《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

(1)根据材料回答我国为什么要制定《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

(2)结合自身情况,谈谈中学生应如何正确对待手机的问题?

材料分析题 | 容易(0.94) |
名校
2 . 下表是新中国历年高考作文题(部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966—1976年 (高考中断十年)
1978年          将《速度问题是一个政治问题》一文缩写
1982年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1986年          树木·森林·气候
1998年          坚韧——我追求的品格/战胜脆弱
1992年          清理路旁的脏物
2000年          以“答案是丰富多彩的”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摘自章家仪、胡笙《60年来中国高考作文命题的角色预设》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两个时期(1966—1976年;1978—2000年)新中国高考作文试题的特点及其原因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什么时候恢复高考制度?该项举措有何历史意义?

3 . 材料 王充(公元27——约97年),东汉人,家境贫寒,青年入太学读书,在地方做过小官,30岁后辞官家居,潜心著述。在天人感应说,谶纬之说甚嚣尘上之时,他却强调天地的自然物质属性,认为天地的运动是一个自然变化的过程,不具备任何精神作用,并对当时流行的刘邦母与蛟龙感而生刘邦的传说大胆提出异议。他强调人之所以生者,静气也,死而精气灭,灭而形体朽,朽而成灰土,何用为鬼,只有明死人无知,才能定厚葬无益。王充很少偶像崇拜。为了求真求实,他把质询的矛头指向儒家学说的创始人孔子。在《问孔》中,他揭示出孔子学说中的多处矛盾。

但王充在人的穷通祸福和社会的治乱兴衰上,说人有死生寿夭之命,亦有贵贱贫富之命,看不到人的主观能动作用,不懂得在社会本身寻找原因,这是王充思想的最大弱点。

——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王充的主要思想。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王充的思想。

4 .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自今人视之,倡导新文化的人们对中西文化的比较未必算是百分之百的正确,而存在着明显的偏向。如常常把中西的问题视作是非的问题,甚至全盘否定中国固有的文化传统,在重新审视旧传统旧观念时也往往是激情的批判多于批判的理性,等等。但他们代表那个时候最进步的认识。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 ……什么是新启蒙运动呢?
就字面说,启蒙就是开明的意思。
更分别说,启蒙就是打破欺蒙,扫除蒙蔽,廓清蒙昧。因此,在字典上,所谓启蒙就是脱离迷信,破除成见等等的意思。
凡是启蒙运动都必有三个特性。一是理性的主宰;二是思想的解放;三是新知识新思想的普及。
因为这样子,所以凡是启蒙运动必然反迷信,反武断,反盲从,反权威,反传统。而历史上的启蒙运动尤其在于反封建。
也可以说,武断,独断,垄断,都是启蒙运动所必反。
今日的新启蒙运动,显然是对历来的一些启蒙运动而言。但在内容上,今日的启蒙运动与从前的一些启蒙运动,也显然有所不同。比如,就拿五四时代的启蒙运动来看,那时有两个颇似新颖的口号,是“打倒孔家店”,“德赛二先生”。我认为这两个口号不但不够,亦且不妥。
多年的打倒孔家店,也许孔子已经打倒了,但是孔家店的恶流却仍然保留着、漫延着。至于科学与民主,本都是客观的东西,而那时的文人滥调却把它人格化起来,称什么先生,真无当于道理。
至少就我个人而论,我以为对这两口号至少都应下一转语。就是:“打倒孔家店,救出孔夫子。”“科学与民主,第一要自主”。
……                       
——张申府《什么是新启蒙运动》(1937年5月)
问题:                                     
(1)欧洲启蒙运动代表人物,他们思想的共同点以及在当时所起的作用。
(2)为什么张申府在当时要提出“科学与民主,第一要自主”的口号?
(3)你如何理解“新启蒙运动”?
2016-11-18更新 | 520次组卷 | 1卷引用:2010年上海市松江区高三下学期质量监控历史试题

5 . 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三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政,孰敢不正?”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

古语中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试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完成:

(1)《论语》是一部怎样的著作?其基本治国思想是什么?

(2)秦汉时期儒家思想的地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宋代的儒学发生了什么变化?目的是什么?

(4)当前我们国家提倡的以德治国的含义是什么?与儒家的以德治国有何本质区别?

2018-01-25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莆田市第八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理)试题
6 .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文化运动三则史料


(1)从以上三则史料中选出第一手史料和第二手史料(填写字母)。
第一手史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手史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   ……新文化的主张者们大都认为,……东西方文明是不相融的,前者是“已死的东西”,后者是“世界的”、“科学的”,中国“非走西方文明的路不可。”

——冯天瑜《中国文化发展轨迹》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为“走西方文明的路”,“新文化的主张者们”提出了怎样的主张?
(3)你认为新文化运动的进步性主要体现在哪里?
2018-03-16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部分区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容易(0.94) |

7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有亡国,有亡天下。亡国与亡天下奚辨?曰: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顾炎武《日知录》

材料二:夫蛮狄羌夷之名,专指残虐性情之民,……非谓本国而外,凡教化之国皆谓之“夷狄”也。……诚知乎远客之中有明礼行义,上通天象,下察地理,旁彻物情,贯串古今者,是瀛寰之奇士,域内之良朋,尚可称之曰“夷狄”乎?……呜呼,八荒以外,存而不论,乌知宇宙之大哉?

——魏源《海国图志》

材料三: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

——《变法通议》

材料四: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羞为浅化之民也,则急起直追,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

——陈独秀《敬告青年》

请回答:

(1)概括材料一中顾炎武的主要观点。写出一位与顾炎武同一时期、观点相近的知识分子,并概括其主要思想。

(2)据材料二与所学知识,魏源认为“不能再称西方文明之国为蛮夷”,为此他提出了哪一著名观点?

(3)材料三观点的持有者属于哪一政治派别?这一派别主张建立哪一政治体制?

(4)据材料四与所学知识,陈独秀掀起的“以科学与人权并重”的运动指的是什么?1919年前陈独秀在这场运动中还有什么贡献?这场运动在当时所起的最主要影响是什么?

材料分析题 | 容易(0.94) |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宋代在中国古代是一个激动人心的时代。在宋元时代,一种新型经济的发展实际上已经在自然经济的死水中泛起了微澜……英国科学院院士李约瑟博士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所说:“中国的科技发展到宋朝,已呈巅峰状态,在许多方面实际上已经超过了18世纪中叶工业革命前的英国或欧洲的水平。”
材料二:程朱坚定的认为一草一木皆有理,“父子有亲,君臣有义”之类,无非这理。……不仅如此,程朱以为须穷究事物内在之理。其说乃不免以物为外在,析心与理为二。
苏轼认为:“书必有神、气、骨、肉、血,五者阙一,不为成书也”,强调书法的精神气度。他还认为,“我书意造本无法”,“自出新意,不践古人。”宋徽宗赵佶以画鸟擅长,不仅建立了皇家画院,而且有考试制度。如一次出考题“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获得第一名的却画着船夫躺在船尾,独自吹着笛子,是“非无舟人,只无行人”。
材料三:《汉书·循吏传》:文翁,庐江舒人也。景帝末,为蜀郡守,见蜀地辟陋有蛮夷风,乃选郡县小吏开敏有材者张叔等十余人亲自饬厉,遣诣京师,受业博士,或学律令。……又修起学官于成都市中,招下县子弟以为学官弟子,为除更徭。数年,县邑吏民争欲为学官弟子,……由是大化,蜀地学于京师者比齐鲁焉。至武帝时,乃令天下郡国皆立学校官,自文翁兴学始。
(1)根据材料一和结合所学的知识,举三例说明宋朝的科技发展“已呈巅峰状态”及对世界文明的进步所起的重要作用。
(2)理学又被称为“新儒学”,据材料二说明其“新”在何处。并结合所学,概括指出新儒学的产生对宋代文人书法和绘画特点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概括“文翁兴学”的特点及影响。
9 . “天人关系”问题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永恒主题,也是古今中外长期思考并试图解答的问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敬鬼神而远之。”“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

——《论语》

材料二   “至于神,我既不知道他们是否存在,又不知道他们是什么样子。有许多东西阻碍着我们的认识,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

——普罗塔戈拉《论诸神》


(1)根据材料一,概括孔子的天命观。
(2)根据材料二,概括普罗泰格拉在天人关系上的思想主张。结合所学知识,说说该思想有何重大的历史意义。

10 . 一个时代的文学艺术总会刻上这个时代的烙印,人文环境、政治变革以及经济发展无不反映于其中。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为了顺应时代的潮流和新艺术创造的要求,一种既能回顾寻根于古希腊的戏剧表现方法,又可以立基于世俗音乐的主调风格音乐,终于在1600年前后应运而生,在音乐舞台上出现了歌剧这一体裁。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歌剧的出现是顺应了怎样的“时代潮流”?这一“时代潮流”对当时的文学、艺术、科学等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请结合所学知识列出这一时期在文学、美术领域取得突出成就的代表人物(各举一例)。

2018-10-28更新 | 49次组卷 | 2卷引用:云南省江川二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份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