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2 道试题

1 . 史学:历史与现实的对话

材料一《春秋》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编年体史书,记载了鲁国及各诸侯国二百余年的历史,内容以诸侯、大夫的政治、军事活动为主。

《史记》成书于西汉,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包括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记载了上古至汉武帝时期的历史。

《史记》体例篇目举例
本纪(帝王活动及重大事件)高祖(刘邦)本纪
表(大事年表、世系表等)建元以来王子侯者(汉武帝时封侯的诸侯王子弟)年表
书(重要制度变迁)河渠(水利工程)书、平准(工商业)书
世家(诸侯等有重大影响人物的事迹)楚元王(汉高祖之弟,封地为楚国)世家、陈丞相世家
列传(各阶层重要人物、周边政权的历史)吴王濞列传、儒林(重要儒家学者)列传、司马相如列传、货殖(商人)列传、匈奴列传、大宛(在今中亚地区)列传

(1)比较《史记》与《春秋》的不同之处。从“篇目举例”中任选两则,分别简述其反映的西汉社会状况。

材料二在欧洲,19世纪被誉为“历史学的世纪”,历史研究发生了很大变化。

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自然界的规律适用于人类社会,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适用于历史研究。历史研究应该以回忆录、日记、外交报告等原始文献为材料,通过科学的解释方法,寻求人类社会进步的规律。

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战争引起欧洲史学界的普遍关注,成为史学研究的重点之一。很多史学家批判拿破仑对各国的侵略,认为历史是体现民族特性的标志。各国相继整理出版自己民族的大型史料集,编纂各自的国家通史。普鲁士的《民族历史评论》发刊词说,历史“比任何学科都有助于全体德国人民的统一”。

历史研究的主要对象仍然是社会上层,但包括工人在内的社会下层的历史也逐渐受到关注。1850年,斯坦因的《1789年至今的法国工人运动史》和恩格斯的《德国农民战争》问世,思格斯指出:“一切重要历史事件的终极原因和伟大动力是社会的经济发展,是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改变,是由此产生的社会之划分为不同的阶级,是这些阶级彼此之间的斗争。”

(2)阅读材料二,概括19世纪欧洲历史学发展的特点。结合时代背景对这些特点进行分析。

材料三“历史有什么用呢?”面对孩子的疑问,法国史学家马克•布洛克撰写了一部史学专著来回答这一问题。

(3)结合中国近现代史的内容,谈谈历史对你有什么用。

要求:从“能力或方法”“价值观”两个方面进行阐述:观点正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逻辑清晰。

2 . 宋代是中国古代一个重要的承上启下的时代,也是中国古代经济文化发展的一个高峰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论中国古今社会之变,最要在宋代……秦前,乃封建贵族社会。东汉以下,士族门第兴起。魏晋南北朝迄于隋唐,皆属门第社会,可称为是古代变相的贵族社会。宋以下,始是纯粹的平民社会……其升入政治上层者,皆由白衣秀才平地拔起……故就宋代言之,政治经济、社会人生,较之前代,莫不有变。

——钱穆《理学与艺术》

材料二   宋朝在疆域占领和控制能力相对比较差,军事实力相对比较弱,所以只能依赖文化和教化的力量,……通过弘扬儒家道统弥补疆域缺失带来的心理阴影。宋代以后儒学有了更多的拓展空间,儒学理念真正从上层下渗到了基层社会,成为普通民众遵循的信条。

——摘编自杨念群《“大一统”的命运:从“康乾盛世”到“晚清变革”》

材料三   宋朝时期,贫富差距扩大使得贫困问题凸显。政府根据居民财产状况界定,乡村拥有土地不足20亩或产业不足20亩等值的为“贫民”,以此为标准对乡村贫民的租赋、差役减免,对城市贫民的免役钱、房租减免;建立义仓等济贫仓储,养济院等济贫机构,安济坊、施药局等医疗救助和丧葬福利机构等。上述措施,大都以法律法规为基础,形成系列性的济贫法规。政府也鼓励精英和富民参与救济,颁布“安恤法”,对“鳏寡孤独、贫穷老疾”,令近亲、乡里养恤;出台“义仓法”,强制中上等税户交纳赈济贫民。

——摘编自张文、康文籍《贫困认知与宋朝社会保障的逻辑转变》等


(1)根据材料一,指出钱穆所说“中国古今社会之变,最要在宋代”的主要表现,并结合所学从官员选拔的角度阐释这一变化发生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指出宋代“弘扬儒家道统”的主要理论成果,并进一步说明这一时期“儒学理念真正从上层下渗到基层社会”的方式。
(3)根据材料三,概括宋朝政府施行社会救济的特点,并结合所学具体说明宋朝开始社会救济的新变化。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深衣属于汉服,是起源于虞朝的先王有虞氏,可能形成于春秋战国之交。其形制在《礼记·深衣》有详细记载。把衣、裳连在一起包住身子,分开裁但是上下缝合,因为“被体深邃”,因而得名。《五经正义》中认为:“此深衣衣裳相连,被体深邃;”且具体形制的每一部分都有极深的含意,而“深意”的谐音即为“深衣”。如在制作中,先将上衣下裳分裁,然后在腰部缝合,成为整长衣,以示尊祖承古。深衣象征天人合一,恢宏大度,公平正直,包容万物的东方美德。袖根宽大,袖口收祛,象征天道圆融;领口直角相交,象征地道方正;背后一条直缝贯通上下,象征人道正直;下摆平齐,象征权衡;分上衣、下裳两部分,象征两仪;上衣用布四幅,象征一年四季;下裳用布十二幅,象征一年十二月。身穿深衣,自然能体现天道之圆融,怀抱地道之方正,身合人间之正道,行动进退合权衡规矩,生活起居顺应四时之序。

——沈从文《中国服饰史》

材料二   清王朝开始意识到不学西方不行,打算“师夷长技以致夷”的时候,正是以英美为中心开始流行西装革履的着装模式的时候。因此,自1860年代清廷开始支持洋务运动,陆续开设语言学校、翻译馆、工艺学堂,并派遣留学生出国,国人服装西化就成为一种不可避免的发展趋势了。其中最要型的莫过于留美幼童事件。所以称之为“事件”,是因为清政府完全没有想到,派若干幼童出国留学,也会发生变法乱祖之事。

——杨奎松《问道于器——辛亥以来国人着装西化”的成因与经过》

材料三   文艺复兴时期男女服装普遍使用了制作繁琐、绕颈而立的极其醒目夸张的拉夫领,且当时的男女服装都流行使用填充物。对填充物的使用在男服中达到登峰造极的程度,男性服装的肩部、胸部、袖子甚至腹部都使用填充物,突出显示男性的威武、雄伟等男性特征。女性服装是上身使用紧身胸衣以及袒露胸乳的敞口低领,下部穿用裙子,裙内使用宽大的裙撑,整体看来,上身紧瘦,下体裙子宽大,视觉对比效果十分明显,以腰部为轴心来设计服装,突出呈现女性的人体曲线美和女性特征。这些设计特征都充分说明文艺复兴人文主义思想对服饰艺术的深刻影响,显示出这一时期对人的重视。

——刘静轩:《论文艺复兴时期服饰艺术的现代性及其影响》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古代深衣文化所反映的社会特征。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晚清国人服装西化成为一种不可避免的发展趋势的原因。指出在国人服装西化的趋势下,出现所谓的留美幼童“事件”说明什么问题?
(3)结合三则材料和所学知识,相对中国服饰,西欧文艺复兴以来服饰变化所反映的实质是什么?这个实质说明文艺复兴以来西欧社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马克思主义在俄国的传播开始于19世纪70年代。在反对沙皇专制制度和东正教的斗争中,俄国形成了唯物主义思想传统,因此,普列汉诺夫、列宁等人正是在批判地继承俄国唯物主义思想传统的同时,传播了马克思主义。列宁在传播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与俄国无产阶级革命的实践相结合,形成了具有俄国特色的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相统一的理论,为十月革命胜利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在俄国传播也受到修正主义的冲击。对此,普列汉诺夫首先批判了伯恩施坦修正主义的哲学口号;列宁不仅批判了伯恩施坦修正主义,而且批判了修正主义在俄国的变种合法马克思主义,保证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开始于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特别是五四运动后,传播马克思主义成为了新文化运动的主流。在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等马克思主义者的努力下,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工人运动相结合,成立了中国共产党。(在传播过程中)胡适主张多谈些问题,少谈些主义,认为空谈好听的主义是没有用处的。基尔克社会主义者梁启超、张东荪认为中国不具备实现社会主义的条件,反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以李大钊为代表的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与上述非马克思主义者进行了三次论战,马克思主义由此在中国广泛传播开来。

       ——以上材料均转引自孙大为《中俄马克思主义早期传播之比较》


(1)依据材料,概括马克思主义在中俄两国传播过程中呈现的共同特点。
(2)依据材料并结合相关史实,分析比较中俄马克思主义早期传播有何异同点。
(3)结合20世纪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史实,谈一谈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实践性”和“时代性”。
2021-04-23更新 | 395次组卷 | 4卷引用:安徽省皖南八校2021届高三第三次联考文综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僧一行(公元683727年),唐代杰出的天文、历法、数学家和佛学家。原名张遂,从小“博览经书,尤精历象、阴阳五行之学”。为了精研数学和天文,长途跋涉,到浙江的天台山和湖北当阳玉泉山求师问教,积累了丰富的天文和数学知识。唐玄宗时,受命为皇帝顾问,“考前代诸家,改撰新历”,主持改历。僧一行在全国的13个地点测量了北极高度和冬至夏至日、春分秋分日的日影长度;发起并主持四海测验,实地测量子午线长度,是世界上第一次子午线长度的实测;编制了《大衍历》,该书不仅验证自古以来“日影千里差一寸”说法;还涉及计算南北昼夜时刻长度的变化,推算南北距离对日食、月食的影响等与制订历法相关的问题。僧一行所重视的实际观测的研究方法,极大地促进了天文学的发展。在他之后,实际观测成为历代天文学家从事学术研究时采用的基本方法。

——摘编自房列曙、木华主编《中国文化史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说明僧一行取得科技成就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僧一行进行学术研究所体现出的研究方法,并分别予以简要评价。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设立了全国最高教育行政领导机关教育部,蔡元培任教育总长。任职期间,蔡元培先后在《对于教育方针之意见》和《对于教育宗旨之说明》中,系统地阐述了其教育新思想。他认为: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和美感教育“五者,皆今日之教育不可偏废者也”。此乃他为民国教育提出的“五育”并举、使受教育者全面和谐发展的新教育宗旨。蔡元培辞去教育总长职后,教育部颁行的民国教育宗旨是:“注重道德教育,以实利教育、军国民教育辅助之,更以美感教育完成其道德。”

——摘编自章开沅、朱英主编《中国近现代史》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对私立学校采取政策保护和经济上的扶助。在19491951年期间,国家基本上维持了私立学校的发展。19526月,毛泽东在《关于北京中小学学生负担及生活情况的报告》上批示:“如有可能,应全部接管私立中小学。”根据毛泽东的指示,教育部于8月份召开了全国中小学教育行政会议,决定从1952年下半年起至1954年,将全国私立中小学全部由政府接办。此外,从1952年起高等学校院系调整过程中,全部的私立高等学校都由人民政府接办,改为公立高等学校。至1956年,全国1467所私立中学和8925所私立小学已全部由政府接办,改为公立。

——摘编自王炳照等编《简明中国教育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说明南京临时政府教育部颁行民国教育宗旨的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简析新中国成立后私立学校逐步改为公立学校的背景及其影响。
材料分析题 | 困难(0.15) |
名校
7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689年、1690年,英国启蒙思想家约翰洛克先后发表了两篇《政府论》,阐释了与霍布斯不同的社会契约观。霍布斯认为,自然状态的人是凶恶的,一定会产生战争,通过让渡形成的公权力从而遏制内外战争、实现和平。洛克则认为,自然状态的人是自由、和平、相互合作的,公权力的产生不是为了制止战争,而是为了保护自然人的生命、自由和财产权;自然人相互合作,构成共同体,他们委托其中一部分人组成政府。这样的政府不是霍布斯的专制君主,而是有限政府。君主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而不是来自于上帝,国家的主权属于人民。洛克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为防止专制,他提出分权的主张。

——摘编自徐渭清《权利让渡:从人民主权到政府公权力》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洛克与霍布斯在社会契约观上的主要不同及其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两者思想的影响。
2022-02-17更新 | 17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唐山外国语学校2022届高考历史原创重组押题卷第三套
8 . 中华民族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明,曾遥遥领先于世界,但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由于西方列强的入侵和封建统治的腐败,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时代提出了新的历史命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臣窃惟欧洲诸国,百十年来,由印度而南洋,由南洋而中国,闯入边界腹地,凡前史所未载,亘古所末通,无不款关而求互市。我皇上如天之度,概与立约通商,以牢笼之,合地球东西南朔九万里之遥,胥聚于中国,此三千余年一大变局也。

—1872年,李鸿章(1823—1901)《筹议海防折》

材料二   为了改变被奴役、被欺凌的命运,无数仁人志士前仆后继,努力探索救亡图存的道路……各种思潮竞相发声,包括改良主义、自由主义、社会达尔文主义、无政府主义等,“你方唱罢我登场”,但都未能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给苦苦探寻救亡图存出路的中国人民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全新选择……然而,找到了马克思主义这个崭新的思想武器,并不意味着就能够自然而然地解决中国革命所面临的问题,还有一个如何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问题。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李鸿章所说的“三千余年一大变局”的内涵,与李鸿章同时代的中国人为回答时代之问,做了哪些探索?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中国人民为什么会选择马克思主义作为新的救国方案。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曾居于世界领先地位的中国古代科技是在中国传统文化的背景下萌芽并发展起来的,因而必然会受到以儒家文化为主流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从根本上说,古代科学家研究科学的三种动机,即出于国计民生的需要,出于“仁”、“孝”之德,出于经学的目的,都是围绕着儒家的价值观而展开的。由于古代科学家从事科学研究的基础知识甚至一些专业基础知识来源于儒家经典,因此,在科学研究以及科学著作中,大部包含某些现成的、普遍适用的儒学理论及诸如“气”、“理”之类的儒学概念。古代的科学研究由于与儒家的经学研究有许多相似之处,都是围绕着前人的著作而展开的,所以一直有尊崇经典的传统。尤其是,明清之际,西方科学传到中国,当时中国的科学家大都持“西学中源”的观点。并且采取引中国古代经典解释西方科学的方法进行研究。这一科学研究方式依然是承袭了儒学的经学方法。

——摘编自乐爱国《论儒家文化对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影响》

材料二 在西方学者看来,人文主义对西方近代科学的诞生产生了决定性影响。人文主义的核心就是提倡人性,鄙视神性;崇尚理性,鼓吹个性解放和人的自由。在这种思想的激励下,人们的研究重点逐渐从宗教神学的思辨问题转向人生和社会所面临的现实问题。由于受人文主义的影响,欧洲各国不仅创办了许多学校,而且学校里所讲授的内容同样受人文主义的影响。人文主义的教育观和教育内容不仅培养出了大量的艺术家、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历史学家,同时也培养出了一大批一流科学家。同时,开放的民主政治制度和宽松自由的学术氛围也是促进科学繁荣的重要条件。而这些正是人文主义传统所结出的果实。近代科学探索自然界奥秘的方法也同样是在人文主义思潮的影响下诞生的;先是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经验方法。后来是经验方法和逻辑方法(数学方法)的结合。

——摘编自钱兆华、申玉香《人文主义对西方近代科学诞生的影响》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儒家文化对中国古代科技发展与人文主义对西方科学发展所发挥的相似作用,并说明其对科学及社会发展产生的不同影响。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阻碍古代中国科技发展成为近代科学的历史因素。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魏晋南北朝文化对唐代文化产生直接影响,不外三者,即老庄思想、佛教和胡人习俗,其中后两种因素自外族传入,而且是经历数百年的流播而形成的。唐代对这三种文化因素的承袭,也以后两种为主,这造成唐代文化的异彩特色,至于中国传统文化儒学,从魏晋开始,即受这三种文化因素的压制,日渐衰微;直到唐代中后期,儒学开启复兴的机运。北宋时,各派思想主流如佛、道、儒诸家,已趋融合,渐成一统之局,遂有民族本位文化的理学的产生,其文化精神及动态亦转趋单纯与收敛。南宋时,道统思想既立,民族本位文化益形强固,其排拒外来文化的成见,也日益加深。

——摘编自傅乐成《唐型文化与宋型文化》

材料二   1840年以来,中国文化迈入从传统走向近现代的转型。原有中华文化体系无法提供现成的救国治国方案,使我们不得不从外来文化中去寻找,从康有为到孙中山,仁人志士从西方文化体系中寻找救国良方,多方努力,但均未成功;20世纪初,中国共产党人运用同样是来自西方的马克思主义后,才使中国最终摆脱百年困境,走向独立富强,中国人之所以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是因为历史的实践已经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与此同时实践也证明了中国文化出路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与中国固有文化体系二者结合,并不断吸纳全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和文化精华,以使中华文化体系能与时俱进,永存活力。这在另一方面,也恰恰说明了中华文化体系有吸收、融合并消化异质文化中合理成分的机制,是中华文化强大生命力的体现,也是我们树立文化自信的根本。

——摘编自曾加荣《中国传统文化概要》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文化与宋文化的特点并说明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文化在近代发生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