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12 道试题
1 . 中国文化具有强大的延续力、包容力以及生命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南宋淳煕二年(1175年),昌祖谦为了调和朱熹与陆九渊兄弟的在治学方法上的分歧,使之“会归于一”,特邀朱熹与陆九渊兄弟等到江西信州鹅湖寺相会,讨论学术问题,史称“鹅湖之会”。朱熹之意,欲令人泛观博览,而后归之约。二陆之意,欲先发明人之本心,而后使之博览。朱以陆之教人为空疏,陆以朱之教人为支离。朱、陆多次展开思想交锋、学术论辨而终未能“会归于一”,但这使整个理学思潮发展更加丰富多彩,展露出生命活力。

——根据陈支平《朱子学理学:唐宋变革与明清实践》整理

材料二   (嘉善陈氏告诫族人)宗族传习不齐,耕读之外,工商经纪,悉从便业。”“本地止以商贾为业,人无担石之储,然亦不以储蓄为意。即舆夫仆隶奔劳终日,夜则归市酒,夫妇团醉而后已,明日又别为计。“至于民间风俗,大都江南侈于江北,而江南之侈莫过于三吴。自昔吴俗习奢华、乐奇异,人情皆赴观焉。…淮南盐商,既穷极奢欲,亦趋时尚,思自附于风雅。”

——摘自樊树志《晚明大变局》、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等

材料三   明清年间,古代中国的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仍在原有轨道上奔驰。胸怀天下,讲究浩然之气的精英文化传承着先王之道夯实着民族根基。品味多样,寄情理于形式的大众文化刻画着世间百态丰富着历史记忆。

附:《十五贯》重新编演前后的变化

时间观众群体思想内涵表达方式
清代士大夫阶级专制迷信思想深奥
重新编演(1956年)后普通大众实事求是通俗

——根据余英时谈中国文化、《中国文化遗产》等改编


(1)根据材料一,结合“朱陆”各自对对方治学方法的攻讦指出“鹅湖之会”中双方学说的分歧,概述这一时期儒学的新发展。
(2)写出昆曲极盛的起讫时间。昆曲兴于苏湖,根据材料二概括明朝中后期苏湖一带民众社会生活的面貌,以此展现昆曲兴起发展的时代。
(3)材料三提供了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两种视角,请选择其一进行阐释:①精英文化,以黄宗羲的思想主张予以说明;②大众文化,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昆曲能够焕发新生的原因。
2021-05-18更新 | 274次组卷 | 5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2021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选考)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战国以来的另外一大特征是氏族制度,所谓“氏族”,就是过去以血缘为单位凝结成的组织。随着与氏族制度相匹配的分封制度、宗法制度逐渐瓦解,郡县制度全面铺开,贵族被消灭,官僚制度得以发展。从国家选拔人才的角度来说,由过去贵族世世代代担任官职,获得封地,转为推荐和选拔有德、有才能的人,任用为国家的官僚。这是人才选拔角度的转变。

材料二   从汉代开始,这五部经典就被设为国家考试科目,作为选拔官员的依据。之后就是独尊儒术,世世代代的中国人读这些书,阐释这些书,一直到近代。所以这些经典是一个民族的共同想象。它们打造了一种文化共同体的共性,所以礼乐文明造成了一个很重要的结果。

——以上材料均摘引自姜鹏李静《五万年中国简史》


(1)结合所学,从制度层面指出材料一中“人才选拔角度的转变”,并阐述“郡县制度全面铺开”的历史意义。
(2)阅读材料二,结合所学,写出“五部经典”的名称,试评价汉代“独尊儒术”的措施。
2021-05-17更新 | 233次组卷 | 5卷引用:浙江省金丽衢十二校2021届高三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
3 . 甲午战败,民族危机空前深重,从而激发了爱国仁人志士们不断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日两国同于七月初一宣战。八月十八日(阳历九月十七日),两国海军在高丽西北鸭绿江口相遇。那一次的海军战争是我民族在这次全面抗战以前最紧要的一个战争。……那时我国的海军力量比日本海军大。我们占世界海军第八位,日本占第十一位。我们的两个主力舰定远和镇远各七千吨,日本顶大的战舰不过四千吨。……所以从物质上说来,两国海军实相差不远。那一次我们失败的缘故很多。

——摘自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   康有为在近代中国,受西学东渐而奋起搞政治改制的第一位改革家。他对传统中国的学术思想和政治制度的了解,是蔚成宗师的,虽然他搞的到底只是中国思想的偏锋。可是他竟然能以此高度发展的中学偏锋,与最幼稚的西学认知相结合,搞出一套他自己的康有为思想,并画出他自己的“以君权行民权”的建国大纲的政治蓝图,再来个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方式加以推行。

——摘自唐德刚《从晚清到民国》

材料三   于是,“改造社会”、“建设新社会”的呼声越来越高,逐渐响彻全国。各种报刊纷纷参加社会改造和中国出路问题的讨论。改造社会的问题在思想界被提到突出的地位,成为先进青年关注的焦点,这在中国近代思想史上还是第一次。……把“改造社会”放“个性解放”之上,表明人们对问题的认识已从表层向更深层次开掘。

——摘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1)结合所学,指出材料中“那一次的海军战争”的名称及地位,简述“那一次我们失败”的结果以及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2)阅读材料二,指出康有为将“中学偏锋”与“西学认知”相结合的代表作及特点。结合所学,概述康有为的“政治蓝图”。
(3)阅读材料三,结合所学,请选择阐述:①在《新青年》的影响下,青年学生纷纷出版新式刊物,参加社会改造和中国出路问题的讨论。列举1919年1月出版的两个新式刊物。从民众觉醒的角度,简述新文化运动的历史意义。②五四运动是中国先进青年为“改造社会”的重要实践,结合所学,概述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关系。
2021-05-13更新 | 239次组卷 | 4卷引用:浙江省金丽衢十二校2021届高三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
4 . 明朝中后期社会风气变异,思想文化异彩纷呈。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人记载:“正德以前,百姓十一在官,十九在田,盖四民各有定业,百姓安于农亩,无有他志。……自四五十年来,赋税日增,徭役日重,民命不堪,遂皆迁业。……昔逐末之人尚少,今……大抵以十分百姓言之,已六七分去农。”随着商业繁荣,一些进步人士摆脱了传统观念的束缚。学者余英时认为,名士群起为商人作传、写墓志铭,当数明代新现象。王守仁在《节庵方公墓表》(墓主弃儒经商)中说:“古者四民异业而同道,其尽心焉,一也;士以修治,农以具养,工以利器,商以通货,各就其资之所近,力之所及者而业焉,以求尽其心。其归要在于有益于生人之道,则一而已。”此文被余英时誉为“新儒家社会思想史上一篇划时代的文献”。

材料二     昆曲最辉煌的时期,就是从晚明到乾隆。江南文人雅士因富裕而有了闲情逸致,追求审美品位精致化,投身戏曲创作,浸润在柔靡艺术境界之中。汤显祖所学的思想主脉,是赤子良知、解缆放帆等。“解缆放帆”就是把束缚思想的船缆解开,把帆升起来,让良知翱翔。小说戏曲的蓬勃写作与戏曲表演的兴盛,与阳明学派心性自主想法的普及民间,关系十分密切。

--摘编自郑培凯《晚明文化与昆曲盛世》

材料三     就儒家观点而言,最基本的人际关系是“五伦”,传统顺序是君臣之义、父子之亲、夫妻之别、长幼之序和朋友之信。然明《山水情传》论道:“话说人生夫妇一伦,乃是五伦中第一件。”《放言》提出:“故朋友者,五伦之纲也。”毋庸置疑,明末是第一次大规模批评儒家伦理的时代,它与“五四”新文化关系颇密,并成为其文化源头。尽管明末、近代、“五四”的时代背景和外部环境各有差异,但是批判儒家传统伦理的精神无疑归趋一致。

-摘自陈宝良《明末儒家伦理的困境及其新动向》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分析明代“六七分去农”“逐末”的原因。从“四民”的角度,概括余英时赞誉《节庵方公墓表》的理由。
(2)写出材料二中著名戏剧家的一部昆曲作品。根据材料二,简析晚明昆曲蓬勃发展的原因。
(3)明代儒学仍居正统地位,但也受到一定冲击。阅读材料三,结合所学,请选择:①说明儒学的正统地位在平遥古城的城墙设计与建筑布局中的体现。②概括材料三儒家伦理的“新动向”,简述“五四”时代陈独秀如何“批判儒家传统伦理”?
2021-05-11更新 | 145次组卷 | 3卷引用:浙江省温州市2021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印刷术的发达,是推动宋代文化的巨轮。古代的文字,书之于简牍。……简牍,总是供人观览,而非以为摹拓之用的。……隋、唐之世,印刷之事,还不盛行。……宋以后的书籍,传于世的,远非唐以前所能比,就是受印刷术发达之赐。活字板是宋代毕昇所创,事在仁宗庆历中。

--摘自吕思勉《中国史》

材料二我个人认为科学革命没有在中国发生,原因不在于恶劣的政治环境抑制了中国知识分子的创造力,而在于中国的科举制度所提供的特殊激励机制,使得有天赋、充满好奇心的天才无心学习数学和可控实验等对科学革命来讲至关重要的人力资本(蕴含于人身上的生产知识、劳动与管理技能等)。因而,对自然现象的发现仅能停留在依靠偶然观察的原始科学的阶段,不能发生质变为依靠数学和控制实验的现代科学。

--林毅夫《李约瑟之谜、韦伯疑问和中国的奇迹-自宋以来的长期经济发展》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写出西汉时期并行使用的书写材料,用一句话概括从唐至宋印刷术进步的主要表现。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指出16-17世纪中国与欧洲科技发展的不同态势,从科举制的角度,分析中国出现这种态势的原因。
2021-05-09更新 | 165次组卷 | 3卷引用:浙江省温州市2021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社会主义思想体系,中国人由此而面临着一个很大的矛盾:在资本主义所代表的历史阶段实现之前,资产阶级革命并没有丧失其历史的进步意义;但社会主义思想体系来到中国,一开始就否定了资本主义。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宣布的(纲领)……是一个直接实行社会主义革命的纲领,他取法于十月革命,却超越了中国革命。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   五四运动在井冈山收获了他第一个真正的政治果实,这是何等的矛盾!……从思想意识范围内说,五四运动是五四时期的学生,是钢铁般的英雄,游行示威时,他们手里拿的不是枪,而是刷子,他们只是言辞激烈,而毛泽东真正的创造性在于他把枪和书结合起来,这将使红军在广大的农村扎下根,然后随着革命高潮的到来向城市推进。

——摘引自特里尔《毛泽东传》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指出新文化运动的发展“迎来了社会主义思想体系”的突出表现,概述当时“直接实行社会主义革命的纲领”的主要内容。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简要说明毛泽东创造性地将“枪和书结合起来”的含义,列举井冈山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主要实践活动。
2021-05-08更新 | 148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2021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选考)
2021·浙江·模拟预测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古希腊哲学繁星般的智慧天空中,其实智者学派也是一颗璀璨的明星,纵然在哲学争鸣的古希腊时代被苏格拉底的理性论批倒,但其将哲学的思辨注入了古希腊哲学思想的肌体;……从大多数哲学家的观点看,古希腊哲学史以苏格拉底为界分为两个发展的时期。前苏格拉底时期哲学的研究对象是宇宙、自然;苏格拉底时期哲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人生。

——冉海涛《古希腊智者学派之浅析》

材料二   处在希腊古典社会由盛转衰时代的亚里士多德,在其哲学中提了“人天生是一种政治动物”的命题。他认为人类天生就有合群的性情,人不能单个独立生活,他必须同与自己一样的人交往,共同组成社会,才能力谋自给,才有实现自然赋与他的生活目的。而在古希腊,社会的构成就是城邦,即“政治共同体”。因此,人同城邦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个人必须置身于城邦之中,参加城邦的政治生活,才能满足自己的需要,从而达到追求、向往幸福的目的。

——李丽《古希腊人本思想的表现及其历史演变》

材料三   在这批启蒙哲人中,最杰出者为伏尔泰、孟德斯鸠、狄德罗和卢梭。在一个还处于专制王权统治,出版遭到审查的时代,这些启蒙思想家不顾个人安危勇敢地发出了自己的声音,正是因为他们真诚地希望启发民智,要把潜藏于每个人自身之中的理性召唤出来,挣脱任何外在权威的束缚,使人类走出不成熟的依附和奴役状态,成为敢于运用自己理性的独立的、自由的人。

——李宏图《“理解启蒙运动”的历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智者学派对古希腊哲学发展的贡献,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苏格拉底的哲学思想。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是如何理解“人天生是一种政治动物”。
(3)阅读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启蒙运动时代西方人文精神的演进过程,以及说明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思想发展做出的重大贡献。
2021-05-08更新 | 15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年高考历史押题预测卷(浙江卷)02
8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人文主义的特点:一是宣扬以人为中心的思想,对抗以神为中心的旧观念。人文主义者对人的价值、地位和权利给予充分肯定,认为“人是上帝创造的众多奇妙造物中最奇妙的”。人文主义者并没有否定上帝的至高无上地位,但他们关注的焦点由上帝而转向了人。……二是重视尘世生活,强调个性解放和自由发展。人文主义者认为人应该享受尘世生活的快乐和幸福,积极地生活。他们赞美爱情,歌颂创造,追求平等自由,肯定财富占有,把中世纪天主教的禁欲、苦行、守贫等观念弃置不顾。

——摘编自徐国辉《论彼特拉克的人文精神》

材料二   在经验与理性两方面,18世纪更强调理性,以理性来考察一切。如果说17世纪是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那么18世纪就是“我在故我思”,18世纪成了“以头立地”的理性的世纪。启蒙运动主要用理性来解决社会政治问题,要以理性来破除信仰,以及要顺应“自然”。这里的“自然”是17世纪后在近代科学精神感召下逐步形成的一种特殊观念。在有社会前,人即处于自然状态,具有固有的内在的善恶感,这是每个人必须遵守的自然规律。同样,自爱、自由也是每个人应享受的自然权利。启蒙运动者以此反对第一、第二等级,主张人人平等。拉美特利强调人是机器,王公贵族概莫能外,目的也在于此。得出人的“自然状态”,显然体现了近代科学的分析和还原方法,由“自然状态”进而得到的启蒙运动理念,成为人类行为普适的底线(并不是全部)。

——摘编自吕乃基《启蒙运动中的近代科学精神》


(1)据材料一,概括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产生的历史背景。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启蒙运动中所体现的近代科学精神并指出其影响。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人文主义与理性主义的关系。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韩非集法家思想之大成,主张以法为教,意思就是除了制订法律以外,还必须要宣传法律,普及法律知识,让广大人民群众遵守法律,运用法律。以法为教是秦代施行政策,加强思想法制,巩固中央集权的标志之一。韩非的法治思想在后世有它一定的现实意义,特别是其“ 法、术、势” 相结合的理论。

——摘自张翠萍《韩非子的“法治”思想及现实意义》

材料二   学校,所以养士也。然古之圣王,其意不仅此也,必使治天下之具皆出于学校,而后设学校之意始备。……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非是,而公其非是于学校。……是故养士为学校之一事,而学校不仅为养士而设也。

——摘自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学校》

材料三   康有为等主张改制的人,往往引证中国历史及孔子之言,以破中国不能维新之说。……谓经书系孔子假古人言论,按自己的想法写成,证明孔子亦是一位维新派。……倡导维新的人物,无一不受到西方的影响。康有为在给光绪帝的奏折中,主张“君民共主”。

辛亥革命在推翻清王朝的同时,也给延续千年的传统思想以前所未有的冲击,向国人头脑注入了一系列崭新观念,让整个中华民族对“革命”的认识达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堪称中华民族史上一次影响深远的思想解放运动。 

——摘编自郭廷以《近代中国史纲》、郭军铭《辛亥革命与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指出韩非被称为“集法家思想之大成者”的原因,并分析法家理论在秦汉时期的历史作用。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指出黄宗羲为限制君权提出了怎样的主张?其主张对后世有何积极意义?
(3)阅读材料三,结合所学,请选择阐述:①指出康有为宣传维新思想的特点,列举康有为在维新变法时期的主要事迹。②指出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与康有为为首的改良派论战的主要内容。如何理解辛亥革命“堪称中华民族史上一次影响深远的思想解放运动”?
2021-04-24更新 | 168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省台州市2021届高三4月选考科目质量评估历史试题
10 . 思想解放对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2091日,《新青年》第8卷第1号出版了,沈雁冰认为这期的封面有特别的意义:“这一期的封面上有一小小图案,是一东一西,两只大手,在地球上紧紧相握,这暗示中国革命人民与十月革命后的苏维埃俄罗斯必须紧紧团结,也暗示全世界无产阶级团结起来的意思。”

——郑发展:《19201921年〈新青年〉嬗变考》

材料二   马克思主义的“本本”是要学习的,但是必须同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我们需要“本本”,但是一定要纠正脱离实际情况的本本主义。……共产党的正确而不动摇的斗争策略,决不是少数人坐在房子里能够产生的,它是要在群众的斗争过程中才能产生的,这就是说要在实际经验中才能产生。因此,我们需要时时了解社会情况,时时进行实际调查。

——毛泽东:《反对本本主义》(1930年)

材料三   思想一僵化,不从实际出发的本本主义也就严重起来了。……目前进行的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问题的讨论,实际上也是要不要解放思想的争论。大家认为进行这个争论很有必要,意义很大。从争论的情况来看,越看越重要。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

——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1920年9月后《新青年》的宣传重点,简述1920年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的原因。
(2)材料二中的“本本主义”是指什么倾向?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延安整风运动的意义。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真理标准问题讨论所针对的问题,简述邓小平这篇讲话的意义。依据材料二、三,概括从毛泽东思想到邓小平理论中一以贯之的重要思想原则。
2021-04-23更新 | 173次组卷 | 3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2021届高三4月选考适应性考试历史试题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