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29 道试题
1 . 新文化运动不仅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还是一场道德伦理革命.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吾国今日道德之根本问题,乃在革除昔日一本不易旧道德之观念,而建设今日因时制宣新道德之标准。就目前之情势观之,应规定者约有二事:(一)注重人道主义以平等博爱诸德实行之:(二)发达个人之利已心。一则发达利己之心,实为完成人道主义之根本。人道主义其鹄的,利己主义其经程也;(三)主张极端之自由思想。
——吴康《论吾国今日道德之根本问题》
材料二 吾人果欲于政治上采用共和立宪制,复欲于伦理上保守纲常阶级制,以收新旧调和之效,白家冲撞,此绝对不可能之事。盖共和立宪制,以独立、平等、自由为原则,与纲常阶级制为绝对不可相容之物,存其一必废其一倘于政治否认专制,于家族社会仍保守!日有之特权,则法律上权利平等、经济上独立生产之原则,破坏无余,焉有并行之余地?
——陈独秀《吾人之最后觉醒》
材料三 你说要打破偶像,他就连学行值得崇拜的良师益友也蔑视了。你说学生要有自动的精神、自治的能力,他就不守纪律、不受训练了…… 你说要脱离家庭压制,他就抛弃年老无依的母亲…… 长久这样误会下去,大家想想,是宵年的进步还是退步呢?
——陈独秀《 青年的误会》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作者所说的“旧道德观念”的内涵。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新道德标准”包含哪些内容?
(2)根据材料二,概括陈独秀的主要思想观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种思想观点产生的历史原因和直接原因。
(3)材料二中陈独秀列举的“青年的误会”与新文化运动有怎样的关系?综合上述材料.试分析这场道德伦理革命在当时的积极作用。
2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有学者认为,西方的启蒙,是一种“内源”式、接续式的“早熟”的启蒙。在14至16世纪,西方人依靠自身的社会变革力量酝酿起早期启蒙,并层层推进演绎出18世纪启蒙。而近代中国的启蒙则是“外源”式、突变性的“晚熟”启蒙。借助于“西学东渐”的刺激与发酵,中国文化传统的逻辑发展进程才发生历史的大转折,最终在“民族复兴”的理论大框架中,标立起资产阶级的社会政治观、价值观和伦理观,逐渐折射和凸显出“西方式”启蒙的反传统含义。

——据盂广林《从中世纪向近代过渡时期的思想启蒙》整理

材料二   与西方相比,中国启蒙不仅匮缺市民社会的根基和动力,而且没有西方式的孕育了现代性的传统资源可资利用。这样,当启蒙运动移植西方现代性价值并以其批判本土传统时,传统的抗拒和文明的冲突,都是西方内源性启蒙所未曾遭遇过的。

——高力克《五四:未完成的启蒙》

材料三   与西方思想启蒙明显不同,从文字阐述到政治实践,西方的思想启蒙一直把人的价值(文艺复兴)、人的自由权力(启蒙运动)作为基本起始点,而且人的价值、人的自由权力也是西方思想启蒙的一般归宿。而中国的思想启蒙长期以来偏离了这个方向,人的价值、人的权力始终没有成为思想启蒙的起点和归途。

——高力克《五四:未完成的启蒙》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西方启蒙是一种“内源式”的启蒙。并指出导致近代中国启蒙具有“外源式、突变性”特点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西方可资利用的“现代性的传统资源”的具体内容?并分析近代中国思想启蒙遭遇“传统的抗拒和文明的冲突”的原因?(不得摘抄原文)
(3)材料三中,“人的价值、人的权力始终没有成为中国思想启蒙的起点和归途”这一观点是否正确,结合近代前期民族资产阶级向西方学习的历程说明理由。
3 . 近代以来,科学革命成为了社会变革的引擎。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科学革命是西方文明的独特产物。……一个原因在于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的学术成就。学者和艺术家可以接近的不仅有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还有欧几里得和阿基米德,后者曾促进了物理学和数学的研究。……匠人与学者之间的鸿沟被缩小,匠人在文艺复兴时期并不像在古典时代和中世纪时代那样受到鄙视。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毕封(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在《自然史》中专门论述了地球形成史。他与“创世纪”的神话针锋相对,提出地球原是从太阳分裂出来的火团,经长期冷却后才形成的。他说:“今天大地整个面貌都留有人力的烙印……大自然所以能全面发展,所以能够达到今天我们所能看到的这样完善和辉煌,完全是靠了我们的双手。”
——刘宗绪《世界近代史》
材料三   19世纪科学技术的进步为天文观测提供了新的手段,从而使人们的视野得到扩大,由太阳系发展到银河系、河外星系,从原来的天体力学扩大到天体物理学领域。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经过多年的实验与研究,在1831年提出了著名的电磁感应定律。这一定律后来成为发电机的理论基础,开辟了人类利用电力的新时代。
——刘文龙《世界文化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科学革命”为何会成为西方文明独特的产物?
(2)材料二中毕封的“地球形成史观”折射出他具有哪些进步的科学思想? 19世纪科技研究取得了新进展,据材料三回答“新”在哪里?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近代以来,科学革命引发了西欧哪些变革?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4) |
4 . 阅读下图,回答问题:

回答:(1)这幅图是文艺复兴运动时期谁的作品?他的著名作品还有什么?
(2)和他并称为文艺复兴后三杰的还有谁?他们各有什么作品?
(3)这场运动的核心思想是什么?其核心内容有哪些?
2016-12-12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2014-2015学年江苏省大丰市新丰中学高二上期期末模拟历史试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4) |
5 . 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在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以后,先进的中国人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活动与以前相比有什么变化?导致这些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如何看待和评价这些探索活动?
2016-12-12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2014-2015学年江苏省大丰市新丰中学高二上期期末模拟历史试卷
6 . 看图回答问题:

图一:西汉讲学图                            图二:同文馆旧址

图三:希望小学落成典礼                  图四:北京大学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开始兴办太学是在哪一朝代?其目的是什么?
(2)据图二,京师同文馆创办于什么时期?其目的是什么?
(3)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提出的教育改革指导方针是什么?
(4)1993年,我国开始实施发展高等教育的“211”工程。“21l”工程含义是什么?
2016-12-12更新 | 146次组卷 | 1卷引用:2014-2015学年江苏省大丰市新丰中学高二上期期末模拟历史试卷
7 . 阅读下列关于孙中山民族主义的几则材料
材料一:(一)驱除鞑虏。今之满洲……和中国多事,长驱入关,来我中国,据我政府,迫我汉人为奴隶……满政府穷凶极恶,今已贯盈。义师所指,覆其政府,还我主权……(二)恢复中华。中国者,中国人之中国,中国的政治,中国人任之。驱除鞑虏之后,光复民族的国家。
——1911年《军政府宣言》
材料二:一、凡革命以前所有满政府与各国缔结之条约,民国均认为有效,至条约期满为止。其缔结于革命起事以后则否。……三、凡革命前满政府所让与各国国家或国家个人种种之权利,民国亦照旧尊重之,其在革命军兴起以后则否。
——1924年孙中山〈宣告各友邦书〉
材料三:(一)一切不平等条约,如外人租借地,领事裁判权,外人适宜于关税及外人在中国境内行使一切政治的权力侵犯中国主权者,皆当取消,重订双方平等,互尊主权之重要条约。
——1924年〈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
请回答:
(1)据材料一说明孙中山当时民族主义的宗旨是什么?这种看法有何局限和失误?
(2)据材料二、三说明孙中山对帝国主义列强的态度有何区别?影响孙中山产生区别的主要历史因素是什么?
(3)根据材料,孙中山的民族主义前后不同,从中你对孙中山有怎样的认识?
2016-12-12更新 | 123次组卷 | 1卷引用:2014-2015学年江苏省大丰市新丰中学高二上期期末模拟历史试卷
8 . 阅读下面材料:
材料一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
材料二   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回答:(1)上述两则材料是哪位思想家的观点?
(2)上述两则材料分别反映了该思想家的什么主张?
(3)上述主张在当时有什么积极意义?
2016-12-12更新 | 77次组卷 | 4卷引用:2014-2015学年江苏省大丰市新丰中学高二上期期末模拟历史试卷

9 . 西学东渐,是指西方文化向中国传播的历史过程,国人对西学的认识经历了由夷学到西学,再到新学的嬗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杨光先对康熙帝说:)皇上颁行之历,应用尧舜之历;皇上事事皆法尧舜,岂独于历法有不然哉?今南怀仁天主教之人,焉有法尧舜之圣君,而法天主教之法也?南怀仁欲毁尧舜相传之仪器,以改西洋之仪器。使尧舜之仪器可毁,则尧舜以来之诗书礼乐、文章制度皆可毁矣。……宁可使中夏无好历法,不可使中夏有西洋人。

——杨光先《不得己》

材料二学校者人才所由出,人才者国势所由强,故泰西之强强于学,非强于人也。……故善学者必先明本末,更明所谓大本末而后可。以西学言之:如格致制造等学其本也,各国最重格致之学,英国格致会颇多,获益甚大,讲求格致新法者约十万人。痦言文字其末也。合而言之,则中学其本也,西学其末也。主以中学,辅以西学。

——郑观应《盛世危言·西学》

材料三倘以为中国之法,孔子之道,足以组织吾之国家,支配吾之社会使适于今日竞争世界之生存,则不徒共和宪法为可废,……及一切新政治,新教育,无一非多事,且无一非谬误,应悉废罢,仍守旧法,以免滥费吾人之财力。万一不安本分,妄欲建设西洋式之新国家,……则根本问题,不可不首先输入西洋式社会国家之基础,所谓平等人权之新信仰。

——陈独秀《宪法与孔教》,载《新青年》1916年11月,第二卷第三号

材料四言之,东洋文明既衰颓于静止之中,而西洋文明又疲命于物质之下,为救世界之危机非有第三新文明之崛起不足以渡此危崖。俄罗斯之文明诚足以当媒介东西之任,而东西文明真正之调和则终非二种文明本身之觉醒万不为功。

——李大钊《东西文明根本之异点》1918年7月

(1)材料一反映了当时中国人对东西学存在怎样的心态?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其造成的主要影响。

(2)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中对待西学态度有何变化?

(3)据材料三,概括陈独秀的基本观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陈独秀持此观点的主要目的及原因。

(4)李大钊所说的“第三新文明”指什么?综合上述材料,归纳影响国人对西学的认识不断嬗变的主要因素。

10 . 民本主义不仅是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重要的治国之道,在当下更有很强的现实意义。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

——《孟子·尽心下》


材料二:早期的孙中山对“民”的认识,更多的是同情,是重民、爱民与救民。他想通过重民来谋求国家富强之道,因为民富,国则富,民贫,国则弱,到辛亥革命时期,孙中山对“民”的认识上升到新的高度,同盟会成立,他把以“民”为主体的三民主义,作为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在政治理念上也实现了由传统的民本思想向近代民主主义的飞跃。中华民国建立后,他主张团结全国人民,“建设世界上最富强、最快乐之国家为民所有、为民所治、为民所享者。

——王培智《论孙中山民本思想的现实意义》


材料三:我们坚持以人为本,持续增加民生投入,保基本、兜底线、建机制,尽管财政收入增速放缓、支出压力加大,但财政用于民生的比例达到70%以上。……实行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政策,28个省份实现了农民工随迁子女在流入地参加高考。贫困地区农村学生上重点高校人数连续两年增长10%以上。……全民医保覆盖面超过95%。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健康化,县乡村服务网络逐步完善。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县市达到1300多个。

——李克强2015政府工作报告


(1)归纳材料一中孟子民本思想的主要内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根本目的。
(2)据材料二,归纳孙中山民本思想的变化与发展。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其原因。
(3)据材料三,概括新时期民本思想的内涵。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古今民本思想变迁的认识。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