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7 道试题
1 . 伴随着社会的进步,西欧人文精神不断发展,科学与理性的阳光照亮欧洲大陆。回答下列问题。

(1)漫画中的这位哲学家是谁?简要评价他的思想。

材料一   根据中世纪(奥古斯丁)的观点,男人和女人不但无法凭借自身的努力去取得个人完善,甚至进行这种尝试都是错误的和有罪的。人类必须完全服从神的意志。……人文主义者则认为教育的最高目标和生活的最终目的就是让人通过自身的努力奋斗来达到个人的自我完善。因为个人有达到上述目标的能力。

——M.佩里主编《西方文明史》(上卷)


(2)依据材料一,简要说明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与中世纪基督教思想的不同。

材料二   政治上的自由是公共自由,要保障公共自由,就应该避免把权力单独委托给一个人、几个人或少数人,因为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为此,提出一条原则,要防止滥用权力,必须用权力来约束权力,形成一种能联合各种权力的政体,其中各种权力既调节配合,又相互制约,即权力要分开掌握和使用。

——孟德斯鸠(罗马盛衰原因论》


(3)启蒙思想家丰富和发展了人文精神,提倡理性主义。简要归纳材料二中所体现的思想及学说,并举一例说明这一学说的运用。
2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
材料一:《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中的彗星理论显示出牛顿力学的极大成功。它像所有成功的科学理论一样,从可靠的观测(经验)资料出发,运用正确的原理和定律,通过严密的推导计算,得出正确的结论,还做出预言让人们对它进行反复检测。牛顿的伟大功绩在于,它只用很少几个原理和定律,就把千百年来人们无不视为神秘莫测的天空解释得明明白白。该书对近代思想也有着直接影响。1726年,法国哲学家伏尔泰从英国回国后,将其翻译成法文,从而使牛顿的物理学在法国得到更广泛的传播。
材料二:下图是西方基督教世界中一幅有关达尔文进化论的漫画

材料三:按照牛顿力学体系,物体的运动是在虚无的绝对空间进行的,时间是独立于空间的。1905年爱因斯坦提出了狭义相对论,该理论建立在两个基本假设基础之上,抛弃了经典物理学中的绝对时间、绝对空间的概念,这一理念在相当一段时间里不能为人们所理解和接受。1916年爱因斯坦又提出了广义相对论,进一步提出,物质的存在会使四维时空发生弯曲,万有引力并不是真正的力。有人感叹道:广义相对论是何等美丽的理论,可实验却少得令人羞愧。1921年,爱因斯坦获得了诺贝尔奖,当时不少德国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威胁说,如果给相对论授奖,他们就要退回已获得的奖章,结果评选委员会只好让爱因斯坦作为光电效应理论的建立者得奖,相对论始终没有获得诺贝尔奖。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牛顿力学体系给人们带来的思想启迪
(2)根据材料二指出当时基督教世界对进化论的态度及其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相对论长期不被接受,获奖受阻的原因。
(4)综合上述材料,从自然科学的发展历程中,你能得出什么认识?
2016-11-27更新 | 187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2016学年云南开远四中高一下期中历史试卷

3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漫画《思想家的话语》

材料二《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三天理流行,触处皆是:暑往寒来,川流山峙,父子有亲,君臣有义之类,无非这理。

——《朱子语类》

材料四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客,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是以其未得之也,屠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产业,曾不惨然。曰:“我固为子孙创业也。”其既得人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曰:“此我产业之花息也。”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向使无君,人各得自私也,人各得自利也。呜呼!岂设君之道固如是乎?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原君》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中三位思想家的主张,人物A、人物B和人物C分别是谁?

(2)材料一集中反映了董仲舒哪些思想主张?对于西汉王朝统治有何意义?

(3)理学又被称为“新儒学”,据材料二说明其“新”在何处?

(4)据材料四提出了哪些新的观点?指出这些主张产生的时代背景。

(5)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历程。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我们应当按照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战略方针,尊重科学技术发展规律,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对科学技术体制进行坚决的有步骤的改革。……促进技术成果的商品化,开拓技术市场,以适应社会主义商品化经济的发展。……对外开放,走向世界,是我国发展科学技术的一项长期的基本政策。

——《中共中央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1985年)


请回答:
(1)指出材料一图1使用的印刷技术和图2毕昇的发明分别是什么?与图1印刷技术相比,图2印刷术的进步有何重大意义?
(2)根据材料二指出,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对科技发展的方向做了怎样的调整?对此,邓小平提出了什么著名论断?概述这一论断提出的重大理论意义。
2021-11-06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们觉得无论是理论方面还是应用方面,科学都相对具有“官办”性质。……天文学家“只不过是皇帝的文职公仆而已。……而文化更低、更下一层的技师和工匠也无疑同样具有这种官僚性质。”

——李约瑟《中国与西方的科学与社会》

材料二自古以来,我国的农业就很发达,悠久的农业历史,使农学和农业技术知识得到了丰富的积累。专业农书……内容十分丰富。一些与手工业生产关系密切的学科,像力学、物理学等都不像与农业关系密切的一些学科那样发达,也不成体系。

——袁运开《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发展历史概貌及其特征》

材料三康熙曾经对西方科学技术很有兴趣,请了西方传教士给他讲西学,内容包括天文学、数学、地理学、动物学、解剖学、音乐,甚至包括哲学,光听讲解天文学的书就有100多本。曾经在1670年至 1682年间不间断学习西学,但大多是坐而论道、禁中清谈。1708年,清朝政府组织传教士们绘制中国地图,后用10年时间绘制了科学水平空前的《皇舆全览图》,走在了世界前列。但是,这样一个重要成果长期被作为密件收藏内府,社会上根本看不见,反倒是参加测绘的西方传教士把资料带回了西方整理发表,使西方在相当长一个时期内对我国地理的了解要超过中国人。

——2014年6月9日习近平在两院院士大会上的谈话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推动中国古代科技进步的主要因素及中国古代科技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清时期中国科技发展停滞的影响。
(3)综合以上材料简要谈谈你对当前中国科技发展的认识。
2021-01-09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宾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6 . 材料题

材料一   中华传统文化在春秋战国时期表现为“以民本思潮和专制主义为两翼的百家争鸣的私学文化”;秦汉以后“定型为以儒学为正宗,兼纳百家、释道的帝国文化”……而在商品经济有充分发育的基础上得以繁衍的市民文化,在清中叶以前的整个中国社会都相当细弱。

——冯天瑜等著《中华文化史》

材料二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儒家思想成为正统“帝国文化”的原因。
(2)仔细观察上述两幅图片,然后比较图甲和图乙,提取有关西周时期和古代希腊时期的两项共同之处的信息,并分析出其共同之处的含义。
(3)洋务新政的兴起是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一次重要转折。它虽然没有使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生产方式成为中国社会的主流,但却为此后辛亥革命的爆发提供了基础。请问为什么说辛亥革命为中国近代的政治建设制造了一次难得的机遇?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7 . 中国古代绘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和艺术价值。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作品简介
顾恺之(348~409年)的《女史箴图》(局部)
建昭元年(公元前38年),汉元常在虎圈观兽搏斗,妃嫔都在座奉陪。一只熊突然跑出了虎圈,冯媛挡熊救驾,汉元常感激惊叹,对冯媛倍加敬重。
张萱于713~741年任宫廷画职,绘制《虢国夫人游春图》(局部)
唐天宝年间,玄宗的宠妃杨玉环的姐姐虢国夫人和秦国夫人及其侍从出游踏春。

根据材料,提出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中国古代史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8 . 农耕时代的中国商业和商人的命运,与王朝的政策相关,而政策的变化又与农业经济相辅相成。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代画像砖市井图


材料二   (明中叶以后)形成了相当发达的全国商业市场。这时不仅南京等传统的发达地区的城市铺行栉比,民物繁华,边塞城市如大同也“繁华富庶,不下江南。”……新兴的市镇大部分集中在江南的苏、松、杭、嘉、湖地区。……乾隆时期,发展较快的手工业行业主要有丝织业和棉纺织业,在这两个行业的生产与流通领域,出现了手工业工场和包买商。

——赵毅、赵轶峰《中国古代史》

材料三   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财计三》

材料四   《耕织图·耕图》【清】焦秉贞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图片信息和所学知识,分析汉代“市”的发展状况。
(2)据材料二,概括明清时期经济发展的特点。
(3)材料三作者如何看待工商地位?作者的理由是什么?
(4)材料四中的农业生产工具最早出现于什么时期?从材料三的观点出发,说一说你对古代农商关系的认识。
2021-04-20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实验学校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学情调研(一)历史试题
9 . 从西周到战国,我国的政治、经济和思想领域发生了一系列的重大变革,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各学派纷纷著书立说、发表意见,并互相辩论,形成了“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

——鲁教版《中国历史》

材料四   2018年8月21日,在一列从济南开往北京的高铁上,一名乘客霸占他人座位,并一“站不起来”为由拒绝回到自己座位,“霸座”事件一曝光,就引发舆论的高度关注。有学者指出,“霸座”行为既是侵占别人权益的道德问题,也是扰乱公共秩序的治安问题。


(1)观察材料一中的地图,图一主要体现了我国古代的什么政治制度?图二反映出当时社会出现了什么现象?这一现象的出现产生了什么历史影响?
(2)依据材料二中图三和图四说明当时我国农业生产领域出现了什么新现象?这导致了社会上哪些新兴阶级的出现?
(3)材料三中的“百家争鸣”和材料一、二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结合秦汉两朝的相关史实,说明“百家争鸣”对后世所产生的社会影响。
(4)根据材料四并运用所学诸子百家思想的相关知识,谈谈你对霸座问题的看法,并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
2020-10-13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鱼台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10 . 人的解放说到底是思想的解放,思想解放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源动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废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

——梁启超《变法通议》

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东西各国,咨行此政体,故人君与千百万至国民,合为一体,国安得不强?……伏乞上师尧舜三代,外采东西强国,立行宪法,大开国会,以庶政与国民共之,行三权鼎立之制,则中国之治强,可计日待也。

——康有为《请定立宪开国会折》

材料二  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陈独秀《〈新青年〉罪案之答辩书》

材料三  一部中国近代文化史,就是一部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冲突交汇的历史,就是传统文化在西方近代文化的冲击和影响下,向近代文化过渡转变的历史,也就是传统与西化相斥相纳的历史。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梁启超认为变法图强的根本问题是什么?康有为提出了什么政治建议?
(2)材料二中掀起的运动,前期树立的两面旗帜是什么?这场运动最重要的作用是什么?
(3)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经历了怎样的历程?依据材料三谈谈对思想解放潮流中的传统文化的认识?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