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格物致知”一词最早见于《礼记大学》:“致知在格物,格物而后知至。”宋儒程颐首先赋予它认识论的意义:“格犹穷也,物犹理也,若日穷其理云尔,穷理然后足以致知,不穷则不能致也。”朱熹进一步发展了这一思想:“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明朝中后期,西学传入后,带动了我国一些学者的研究,其中最突出的是方以智,创造出“质测”一词来指自然科学,王夫之则明确地把“格致”等同于“质测之学”; “密翁(指方以智)与其公子为质测之学,诚学思兼致之实功,盖格物者印物以穷理,唯质测为得之。”清朝的颜元进一步把“格致”等同于“孔门六艺之学”,即实做其事。十九世纪以来当西方自然科学以更大规模传入时,对其称呼继承了明末清初的传统,“格致”一词普遍流行起来,并成为要求革新的人们的热门话题。在这个阶段,介绍科技的格致诸书大量出现,如《格致启蒙》《格致丛书》《格致略论》,不下几十种。1874年,徐寿等人主持创办了第一所民办新式书院,取名为“格致书院”,其宗旨为“意欲令中国便于考究西国格致之学,工艺之法,制造之理”。

一一摘编自王果明《从“格致学”到“科学”;近代中国对“科学”认识的深化》

材料二 甲午战争的失败,促使中国某些有识之士主张向日本学习,“科学”一词也于1897年前后由日本传入中国。戊戌变法前后,严复在他早年所译《国计学》残稿的按语中说:“故即使治此学……不可谓人事为无因果,抑科学之无此门也”。其后他又在《原富》翻译稿中多次使用“科学”一词。1901年钟观光、林涤庵等人创办“科学仪器馆”于上海,并有《科学丛书》的出版。1902年,“科学”一词已为部分报纸、书籍所使用。1903年章太炎、谭别同、鲁迅等人均已使用“科学”一词。1904年,湖北张难先等人用“科学”掩护组建团体“科学补习所”。1907年有留学日本的学生组织的科学研究会出版了《科学一斑》。1915年有留美学生组织的科学社出版了《科学》杂志。这个刊物在中国的影响较大,为发展中国的科学事业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摘编自杨文衡《“科学”一词的来历》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宋朝和明末清初的学者在“格致”认识上的不同,并分析“格致”一词在19世纪中期的中国普遍流行起来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科学”一词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中国流传的影响。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汉代民族国家形成过程中亟需象征性领袖的现实,使“天”与“君主”凸显了他们的绝对地位。知识阶层一方面在民族、国家成型过程中不得不凸显君主的象征作用,一方面又恐惧再度出现秦代君主专制权力无限扩张,凌驾于一切之上的局面。于是,董仲舒再三提醒君主在利益之上还有正义,在力量之上还有良心,在权力之上还有“天”在临鉴,其实就是在权力已经无限的君主之上再安放一个权利更加无限的“天”。这样,知识阶层就能够又一次代天立言,拥有一些与政治抗衡、对君主制约的权利。

——摘自葛兆光《中国思想史》

材料二   20世纪初,有人指出,“今之忧世君子,睹神州之不振,悲中夏之沧亡,则疾首痛心于数千年之古学,以为学之无用而致于此也。”1912年底至1913年初,民国教育部公布《大学令》和《大学规程》,将大学分为文、理、法、商、医、农、工七科,正式取消了大学经学科。

——据张海鹏主编《中国近代通史》

材料三   包括儒家思想在内的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的优秀成分,对中华文明形成并延续发展几千年而从未中断,对形成和维护中国团结统一的政治局面,对形成和巩固中国多民族和合一体的大家庭,对形成和丰富中华民族精神,对激励中华儿女维护民族独立、反抗外来侵略,对推动中国社会发展进步、促进中国社会利益和社会关系平衡,都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习近平《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2014年9月)


(1)根据材料一,概括汉代儒学的积极作用,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初期儒学地位变化的背景。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前弘扬儒学精髓的意义。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新中国成立之初,全国5.5亿人中超过4亿是文盲,文盲率高达80%以上。农村的文盲率更高达95%以上,有的地方甚至十里八村也找不出一个识文断字的人来。文盲成为新中国发展道路上的拦路虎。要把中国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改造成一个现代化的工业国,提高劳动者的文化知识是关键。扫盲成为摆在新政权面前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在全国展开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扫盲运动。扫盲班遍布工厂、农村、部队、街道,人们以高涨的热情投入到文化学习中。扫盲运动从50年代初,一直持续到60年代初,10年间先后有近一亿人摘掉了文盲的帽子。

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在20世纪末,全国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使得青壮年文盲率降到5%以下。2001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向全世界宣布:中国如期实现了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战略目标。

——摘编自《新中国扫盲运动》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开展扫盲运动的特点并简要其形成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开展扫盲运动的重要意义。
2020-06-28更新 | 162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黄冈市黄冈中学2020届高三6月第二次模拟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古代中国人和古代希腊人都认识到竞争现象的存在,并有深入思考。他们都认为,好的竞争能促进社会和谐与进步;坏的竞争则会造成冲突和杀戮,导致社会的崩溃。在中国,以儒家为代表的思想家提出了符合“礼”“义”标准的“君子之争”和只顾谋求一已之私利的“小人之争”。古希腊人认为,战争这样的竞争是坏的竞争,而各种和平的竞赛活动则是好的竞争。古希腊发展出体育赛会制度,在古代中国则有作为“射礼”的竞赛活动。这些竞赛活动都带有仪式表演和道德教化的功能。古代中国通过比赛来学习礼仪和培育“君子”,古希腊的竞赛活动则承担着培育合格公民的责任。

——摘编自王大庆《试比较古代希腊与古代中国的竞争观念》

材料二   梁启超把“竞争”分为两种——“内竞”和“外竞”,他最关心中国同其它民族特别是帝国主义者的竞争,“循物竞天择之公例,则人与人不能不冲突,国与国不能不冲突,国家之名,立之以应群者也。”《论民族竞争之大势》把“合群”竞争看成是近代以来竞争的根本特征,整个世界就是一个充满着民族国家之间激烈“竞争”的世界……梁说:“盖人类进化云者,一群之进化也,非一人之进化也。如以一人也,则今人必无以远过于古人。”

——摘编自王中江《进化主义原理、价值及世界秩序观》

材料三   在现代社会中,人的所有社会生活和交往中都存在着竞争行为,而且形成了竞争文化。从竞争的角度认识现代社会,是一个重要视角,对于理解这一社会的性质有着无可替代的意义。……然而,竞争文化只是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工业社会这一阶段的文化,在全球化、后工业化进程中,一种合作文化正在生成,并将取代竞争文化。

——摘编自张康之《论竞争文化的终结以及合作文化的兴起》


(1)根据材料一,比较古代中国和古代希腊“竞争”观念的相似之处。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历史知识,概括梁启超“竞争”观念的特点并分析其形成的时代背景。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文明交流的角度谈谈你对当前国际竞争与合作的看法。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公共卫生是20世纪以来最重要的医学概念之一,它在不同时代、不同地区具有不同的阐述。

材料一   中世纪基督教会掌握着社会生活的话语权,宗教成为人们疗治病痛的主要途径。近代以来,西欧民众诊疗趋向发生很大变化,宗教疗法不再受青睐,世俗医学大行其道。

16-17世纪,瘟疫在西欧频繁爆发,英国人口大量死亡,社会经济遭到严重冲击,宗教医学束手无策,推动了世俗医学发展。为防止疫情扩散,英国政府在借鉴其他国家经验基础.上,对患病家庭实行严酷的医学隔离。1578 年英女王授权枢密院编撰《政令大全》加强对地方防疫工作管理,加强隔离和对贫民救助力度。1604 年詹姆士一世颁布瘟疫法令,法令要求疫区必须实施强制隔离,费用通过合法征税加以解决;法令规定英国防疫机制由中央、地方和教区三级组成;他们各司其职,相互配合,共同确保防疫条例贯彻实施。它标志着英国防疫应急机制基本形成。

——摘编自陈凯鹏《论近代早期英国防疫对策的特点》

材料二中国古代缺乏 真正意义上的防疫制度。清末疫病流行肆虐,中国从西方引入真正现代意义上的公共卫生机制。


——摘编自李子牧、 陈丹阳《清代卫生防疫机制的引建》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近代英国防疫应急机制形成的过程及其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中英在防疫机制的形成过程上的差异,并分析清代卫生防疫机制引建所产生的影响。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751年,法国启蒙思想家狄德罗主持编撰了《百科全书》。参加撰稿的多达160人,其中有启蒙思想家、自然科学家、哲学家、文学家、经济学家等。该书用科学成果对抗宗教神学谬误;用民主思想反对专制统治,宣扬了理性主义、人道主义和唯物主义,围绕百科全书的出版和发行,展开了激烈的斗争。狄德罗顶住教会、政府几次三番的迫害,终于在1772年全书出齐。该书问世后共出了七版,其中第一版就轻松售出了4000册,百科全书的出版,有力地推动了启蒙运动的深入发展。

——摘编自《吴于、齐世荣总主编世界近代史》

材料二   1773年,清乾隆帝下诏开设四库馆,以纪昀等人为总编撰官,开始编撰《四库全书》,声称集古今著作,“以彰千古同文之盛”。次年,又下征书令,要将“有抵触本钥之语”的书“尽行销毁”,最终被销毁的书籍多达三千余种,几与四库现书相当。1782年编撰初成后,先期抄写四部,藏于北京、沈阳等地,仅供皇室阅览。随后又抄写三部,分藏于江南,允许文人入阁阅览。《四库全书》按照内容分为经、史、子、集四部,几乎囊括了清中叶以前所有重要的文献典籍,成为中国古代规模最大的一部丛书。

——摘编自《常这华义浓史十二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百科全书》与《四库全书》编撰中的主要差异,并简析其形成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它们在中法两国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人们对民族文化传统的态度应该强调的原则是“理解——转化”:理解人类在古今中外所曾经有过的各种生存状态和生活方式,从那些与“我们的”和“今天的”东西不同的多样性中吸取智慧,并将之转化为创造的源泉。

古今中外文明的碰撞很可能就是孕育生机的时候。以西方人对近代科学的理解,中医学几乎不能算是科学,它的理论基础是阴阳五行学说。但是在数千年中,中医学家们不断地把经验事实融汇其中,并加以精巧的安排,从而使之最终变成了一个精致的架构。来自传统社会的、非狭义科学的东西在现代并未被科学的东西完全取代,而且它目前的进步也开始借助于科学的手段,这一点似乎能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与转化)提供某些启示。

——摘编自阎步克《士大夫政治衍生史稿》


评析材料观点(任意一点或整体),得出结论。(要求:结论不能摘抄材料原文,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2020-04-02更新 | 11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届湖北省宜昌市高三3月模拟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从唐到宋经历了很大的改变。拿唐的750年与宋的1050年做一个比较。就会发现:从外交关系上,唐有霸权,在北方唐以外没有国家,只有少数民族,而到了宋代,中国的外交关系就不一样了,是一个多元化的世界,有宋、辽、夏、金;另外,唐时有1/8-1/4的人口在南方,而宋朝时则有1/2的人口在南方,南方却变成了- -个多元化的地方,有多个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有多种语言;唐朝首都是一个典型的adminitrative city,是政治的,而宋则是经济中心变成了首都;宋的人口是唐的两倍,货币数量是唐的二十倍,这都说明了商业经济、市场经济的发展;技术方面,宋朝还有了印刷、火药、指南针,这三个技术都是非常重要的;从社会方面,唐朝人的社会地位还是要看血统、身份,而宋朝人的社会地位则是看教育文化,科举制度被扩大,其重要性在社会中也越来越大。宋朝9%的学生考不上,可这些人还算是士人,仍是国家的精英,士人中做官的人只是一小部分。到了13世纪中叶,参加科举考试的人有45万人,但只有500人得到进士。.

——摘编自包弼德《唐宋巨大历史变迁的现代意义:对nation观念的重新思考》

材料二1500年前后,西欧发生了一系列事件,这些事件为一种新的文明开辟了道路,这就是现代化的准备阶段。1500年前后,许多事指向农业文明的解体,比如说,农奴制解体解放了人身,文艺复兴解放了人的精神,宗教改革解放了人的思想,地理大发现则把人推向全球,第一次把世界连成一个整体。 在这个过程中,民族国家的出现改变了这种状况,它就把自己的疆域封闭起来,使它与外界隔离,致力于自身的发展,而不顾基督教大世界中其他兄弟的景况如何。事实上,在多数情况下,民族国家总是以牺牲别人为代价的。这样,原先基督教大世界中社会经济状况基本拉平的情况就消失了,代之出现的,是某些地区发展起来,其他地区则相对落后。因此,可以说,民族国家的出现标志着现代化的起点,发展与社会的根本变迁都是从这里开始的。

——钱乘旦《世界近现代史的主线是现代化》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唐宋历史变迁的表现,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推动唐宋历史变迁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简述1500年前后西欧社会向现代化转型所做的准备,并指出唐宋历史变迁和西方社会变迁的实质差异。
2020-03-17更新 | 511次组卷 | 23卷引用:2020年湖北省名师联盟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