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9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白鹿洞书院创于南唐,因朱熹和陆九渊在此讲学而得盛名,成为宋末至清初数百年中国重要文化摇篮之一。雅典学院是古希腊柏拉图创办的讲学机构,被称为欧洲的第一所大学,画面正中柏拉图和他的弟子亚里士多德正针锋相对的辫论,围绕着倾听两位哲人争论的是为数众多的各派古希腊知名学者。



图11白鹿洞书院

图12雅典学院

比较图11、图12,结合所学知识,提取两项图片中所反映的学术活动的信息并分别作相关说明。(提示:至少两点,但总分不超过12分)

2 . 南宋马远《梅石溪凫图》

马远的艺术成就以山水画最为突出。他师法李唐,多用水墨,笔法雄奇简练。作画特点是布局简妙,线条硬劲,或用"斧劈",水墨苍劲,意境深邃清远,标志着南宋山水画的时代特色。在构图上,马远一变五代、北宋以来的"全景式",而是在取景上善于以偏概全,小中见大,只画一角或半边景物以表现广大空间。故人称"马一角",品评者多以马远的画为"残山剩水",赞誉他的独特画风。《梅石溪凫图》是马远的一幅传世精品。画面采用对角线式构图,正是山不见巅、树不见顶的边角截景。图中画山崖侧立,腊梅倒垂,薄雾蒙蒙的涧水中,一群野鸭正在游戏。山石以斧劈皴法画之,方硬峭拔,与用笔轻快、毛羽松蓬的野鸭形成鲜明的对比。岩石、梅树都偏居画面的左上部分,梅树枝条的走势更强调了此种布局的形式感,右下方的野鸭既起到了平衡画面的作用,又是全图的点睛之笔,一幅“春江水暖鸭先知”的景象,无限生趣,跃然绢素。


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的知识,围绕“社会存在决定社意识”撰写历史小论文。(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分;逻辑严密、论证有力;结论正确。)
2019-01-17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校级联考】湖北省重点高中联考协作体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试卷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试从上图提炼一个论题,并对该论题进行论述。(要求:论题明确,逻辑清晰,史论结合。)
2019-01-09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2019届高考历史二轮专题综合训练:现代世界的科技与19世纪以来的文艺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图1.1584年,来华传教士利玛窦刻印西文、中文版《坤舆万国全图》,之后将之呈献万历皇帝。

图2.《海国图志》中的欧洲地图,1843

比较两幅地图,提取相关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史论结合。)

2018-09-18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平度一中2018届高三5月份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微笑曲线理论的形成,源于国际分工模式由产品分工向要素分工的转变,也就是参与国际分工合作的世界各国企业,由生产最终产品转变为依据各自的要素禀赋,只完成最终产品形成过程中某个环节的工作。整个环节就形成所谓的全球产业链。以制造加工环节为分界点,全球产业链可以分为产品研发、制造加工、流通三个环节。从过程产品到最终产品再到最终产品销售,产业链上各环节创造的价值随各种要素密集度的变化而变化,如下图。


(注:工业40是利用信息化技术促进产业变革的时代,也就是智能化时代。)

——据施振荣《微笑曲线》等


从上图提取有关“微笑曲线理论”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解释说明。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有学者就第二次世界大战对世界产生的历史作用绘制了下图。该图反映了二战后的国际社会环境发生的多方位的变迁,这些变迁对国家行为模式产生了阻碍或激励性的影响。

—摘编自朱大伟《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资本主义世界发展模式的转换》

运用中国、世界近现代史的相关史实,对上图进行探讨。(。要求: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2018-07-29更新 | 18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宁阳第四中学2018届高三高考5月第三次模拟文综历史试题
论述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文学作品往往含有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读下表:

卖炭翁作者:白居易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望海潮作者:柳永(宋)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巘清嘉。
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
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
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提取表中两个时期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自拟论题,对城市经济状况与文学发展状况的关系加以说明。(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英国哲学家罗素在其名著《中国问题》中总结出中国文化存在三个特点(如下图所示),这些特点是造成中国文明独特形态的重要原因。

根据材料,结合中国古代和近代的相关知识,围绕“传统文化与国家治理”自行拟定一个论题,并加以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2018高三下·全国·专题练习
名校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建筑简介

图1:德国科隆大教堂
始建于1248年,是欧洲基督教权威的象征,是哥特式宗教建筑艺术的典范。它为罕见的五进建筑,内部空间挑高又加宽,高塔直向苍穹。除两座高塔外,教堂外部还有多座小尖塔烘托。教堂四壁装有描绘圣经人物的彩色玻璃。

图2:意大利佛罗伦萨主教堂
1296年动工,虽然大体还是拉丁十字式的,但是突破了教会的禁制,把东部歌坛设计成近似集中式的。内部空间极为高敞,东部的平面很特殊。整个建筑群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中央穹顶,穹顶的基部呈八角平面形,平面直径达42.2米。穹顶的建成是对神学教条的蔑视,富有首创性,它轻快而明朗的轮廓,使人的压抑之感荡然无存……

阅读上述表格中的图片和文字信息,从表中提取一个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准确,逻辑严谨,语句通顺)
2018-05-19更新 | 98次组卷 | 2卷引用:2018年5月2018届高三第三次全国大联考(新课标Ⅲ卷)-历史
论述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新中国教育大事记

年代大事记
1952年按照苏联模式进行院系调整,保留少数文理科综合性大学,按行业归口建立单科性高校,政府接办改造了65所私立高校。重工轻理,取消不少学校的政法财经等人文学科
1958年全国高校从1957年的229所增加到23500
1966年高校停止招生,大批青年上山下乡
1996年国家开始了双向选择、自由择业的试点,到1998年大学生由国家分配工作的制度基本取消,当年70%以上的大学毕业生是自主择业的
1999年当年招生人数增加51.32万人,招生总数达159.68万人,增长速度达到47.4%,2000年的扩招幅度为38.16%
2000年2000年之后,图家开始批准建立独立学院,中国高校出现了公办、民办、半公半民(如独立学院),三种方式并存的局面,从而基本上实现了高等教育大众化
2016年取消985、211等划分办法,建设“双一流”的大学

—摘编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大事记》等

上表反映了我国现代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任选其中两个发展阶段,提炼出一个论点,结合史实进行论述。(要求:观点明确,逻辑清晰,论证合理,史论结合)

2018-06-27更新 | 109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临夏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