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40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诗》云:乐只君子,民之父母。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此之谓民之父母。

——《礼记•大学》

《汉书•循吏传》载,西汉元帝时,南阳郡太守召信臣,“其治视民如子”,劝民农桑,去末归本,为政勤勉有计谋,“好为民兴利”,尽力使百姓富起来。他亲自指导农耕,常出入于田间,住宿在民家,很少有安闲的时候。“百姓归之,户口增倍,盗贼狱讼衰止”。“吏民亲爱信臣,尊他为“召父”。《后汉书•杜诗传》载,杜诗,担任郡功曹(官名)时,爱民如子,事事替百姓作主,由是全郡百姓家家粮丰衣足。百姓拿他与以前的召信臣相比,说“前有召父,后有杜母”。南阳人为纪念这两位太守,修建了一座“二信守祠”,俗称“父母祠”。“父母官”一词由此而来,成为百姓对廉洁奉公、关怀百姓、造福一方的地方的敬称。

——据《汉书》《后汉书》整理


解读材料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的相关知识,拟定一个关于材料的论题,并就所述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准确概括材料,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国民对于政治上的自觉实为政治进化的总根源。这五十年来中国具体的政治,从国民自觉的方面看来,那意识确是一日比一日鲜明,而且一日比一日扩大。自觉,觉些甚么呢?

第一,觉得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的事。

第二,觉得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的事。

第一种是民族建国的精神,第二种是民主的精神,这两种精神,从前并不是没有,但那意识常在睡眠状态之中,朦朦胧胧的,到近五十年—实则是近三十年—却很鲜明的表现出来了。

——据梁启超《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1923年)


请就材料中的观点发表见解并予以说明。(要求:见解明确,论证充分,史实准确。)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阶段概况
中国古代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男尊女卑、三从四德、贞洁观;注重门当户对
中国近代自由恋爱;一夫一妻、男女平等;西式婚礼、中西结合;离婚自由;看重性情、学问、思想等
20世纪5070年代颁布《婚姻法》、保障妇女权益;一夫一妻;看重家庭出身、工作、革命需要
改革开放以来修改《婚姻法》;婚姻大龄化;传统婚礼和西式婚礼并行;传统婚俗复兴;看重家境,有房有车

——摘编自任燕《浅谈近代中国婚姻观念变迁及原因》等


根据材料中的信息,自拟论题,结合所学的中国历史知识予以简要论述。(要求:论题明确,论述充分,论据准确,逻辑清晰)
4 . 历史人物是时代的代表,他们影响或改变历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请发掘上述历史人物所承载的历史信息,寻找其内在联系,生成历史结论,并进行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阐述合理。)
2022-02-26更新 | 93次组卷 | 3卷引用:四川省巴中市2020届高三零诊文综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深刻表明,爱国主义自古以来就流淌在中华民族血脉之中,去不掉,打不破,灭不了,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维护民族独立和民族尊严的强大精神动力,只要高举爱国主义的伟大旗帜,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就能在改造中国、改造世界的拼搏中迸发出排山倒海的历史伟力。”在中国近现代史上,数不清的英雄人物为了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而奋力拼搏、不怕牺牲。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用中国近代史或中国现代史的史实围绕“爱国主义与民族国家”自拟论题,进行论证。(要求:在中国近代史和中国现代史中任选其一进行论证,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逻辑清晰。)
6 . 阅读材料,完成要求。

材料下表是19世纪40年代以来社会的、一些流行词汇

时间流行词汇
1840—1912师夷长技洋布洋火兴民权革命……
1912—1949共和约法民主科学实业救国她……
1949—1978列宁装三大改造人民代表粮票……
1978年以专业户乡镇企业村民委员会股票互网……

根据材料,选取每一个阶段中的一个流行词汇,围绕社会流行词汇与社会发展变迁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一种理论,唯有与时俱进,才能永葆生机。一种思想,唯有引领时代,方显磅礴伟力。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强调理论必须同实践相统一。

“时代是思想之母”,即思想是时代的产物,时代为新思想的产生与发展提供了历史空间。恩格斯曾指出:“历史从哪里开始,思想进程也应当从哪里开始,而思想进程的进一步发展不过是历史过程在抽象的、理论上前后一贯的形式上的反映。”任何一种思想的产生与发展,都离不开孕育它的时代,任何伟大思想都是时代精神的精华,对时代发展提出了很有价值的理论.思考。

——摘编自《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五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1671日)


根据材料并结合中外思想文化史的相关史实,围绕“思想与时代”这一主题,自拟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述清晰)
8 . 南宋时期朱熹对《吕氏乡约》作增损修订。明清以来,《吕氏乡约》在官方支持下广泛流行,乡约组织遍布乡间,成为地方半官方组织。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摘编自朱熹《增损吕氏乡约》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乡约与基层治理”自拟题目,写一篇历史短文。
2021-11-11更新 | 223次组卷 | 3卷引用:2020年高考全国一真题历史变式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789-1875年法国重要的文献和法律

文献和法律名称主要内容
《社会契约论》一切立法体系最终的全体最大的幸福究竟是什么……即自由平等。社会秩序乃是为其他一切权力提供了基础的一项神圣权利。
《论法的精神》法律是理性的体现。自由是做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力;如果一个公民能够做法律所禁止的事情,他就不再自由了。
《人权与公民权宣言》(1789826日)“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法是社会公意的体现”、“禁止非法拘禁”、“全部主权的本原根本上存在于国民之中,任何团体、任何个人都不得行使不是明确来自国民的权力”、“任何社会,如果权力无保障或分权未确立,就没有宪法可言”。
1791年宪法》“没有比法律更高的权力,国王只有根据法律,才能治理国家和要求服从。”对选举权的资格限定:拥有一定数量的财富,年满25周岁,有合法的固定住所,交纳一定的直接税,不处于被雇佣状态。
《法国民法典》(1804年)《民事诉讼法》《商法典》《刑事诉讼法》《刑法典》确立绝对个人所有权;保证人人有自由和平等的民事权和行为能力,反对封建特权;承认自由迁移和转业的权力;在婚姻制度上贯彻个人自由的原则,允许离婚,但确定了男性的权威。
1875年宪法赋予总统极大权力,规定总统签署的法令必须有一名内阁成员会签才能生效;内阁由总统任命,但对议会负责;总统解散众议院,必须获得参议院同意,

从材料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自拟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2021-10-20更新 | 206次组卷 | 2卷引用:贵州省毕节市威宁县第八中学2020届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三)文综历史试题
10 .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鸦片战争自然经济战国后期各国变法甲午中日战争新中国的成立外国资本主义经济
戊戌变法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八国联军侵华新文化运动洋务运动《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以“××××的发展”为主题,从上述表格中选出三个相对应的历史事件, 再补充一个符合该主题的历史事件,以这四个事件为材料, 写一篇小短文。( 要求: 主题明确; 事件选择完整、准确;材料运用充分;逻辑清晰; 史论结合。)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