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历史时期人物活动或主张
春秋战国孔子奔走列国,求天下安定之道。孟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明清之际顾炎武实地考察许多州县,写成巨著《天下郡国利病书》.王夫之:平天下者,均天下而已。
晚清时期林则徐主持编译《四洲志》,“开眼看世界”。康有为:人君与千百万国民和为一体;宪法乃维新之路
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围绕“时代与知识分子”,自行拟定一个论题,并就该论题进行阐述。(要求:论题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叙述准确)
2021-06-02更新 | 547次组卷 | 49卷引用:山西省运城市康杰中学2018届高考模拟(四)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论述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文化史的进程往往突破王朝界域,有着自身的发展序列,故中国文化史分期必然要在一定程度上冲决王朝藩篱,按文化自身演变的阶段性作出分期。同时,中国文化的进程,日益广泛、渐趋深刻地与外城文化发生互动。根据以上判断,可将中国文化史做如下分期:

第一,前文明期:猿人到大禹传子。

第二,文明奠基及元典(经典之经典)创制期:夏、商、西周至春秋、战国。

第三,一统帝国文化探索、定格期:秦汉。

第四,胡汉、中印文化融合期:魏晋南北朝至唐中叶。

第五,近古文化定型期:唐中叶至明中叶。

第六,东西方文化交汇及现代转型期:明末迄今。

——摘编自冯天瑜等著《中华文化史》


结合所学知识,从材料中选择中国文化史的一个时期,自拟一个论题,并运用中国古代、近代的具体史实予以论证。(要求:论证充分,史实准确,表述清晰。)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
古代烽火传军情;驿站送信;飞鸽传书;击鼓传信
近代早期建造大量灯塔;保障海上行船安全

19世纪
随着电报、电话的发明,电磁波的发现,人类通信领域产生了根本性变革,能够利用金属导线来传递信息,甚至用电磁波来进行无线通信
20世纪环球海底通信电缆建成,创造了一个更加密切联系的时代。
20世纪中叶以来微波通信、卫星通信、光纤通信、数字通信、移动通信迅速发展,成为长距离、大容量传输的主要手段。
21世纪初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即时信息普及,改变了人们的沟通方式和交友方式。

从材料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摘编自德国学者伯伦知理《国家学》


从材料提取相关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世界近代史的内容予以阐述。(要求:观点明确,表述成文,逻辑严密,史论结合。)
2020-11-11更新 | 11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朔州市怀仁市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现代科技发展成果简表


——摘编自《中国科技发展70年》


从材料中提炼一个核心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论述。(要求:紧扣材料,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言简意赅)
6 . 启蒙运动是18世纪的一场思想盛宴,它对西方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然而,该运动自诞生之日起便受到了反启蒙文人的攻击。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世纪60年代以后,新文化史的代表人物、法国启蒙运动的研究专家罗伯特·达恩顿把后现代主义对启蒙运动的批判归结为有“六宗罪”:

(1)启蒙运动所主张的普世主义实际上充当了西方霸权的遮羞布,人权为破坏其他文化提供了合法依据。

(2)启蒙运动是乔装打扮成高级形式理性的文化帝国主义,它赋予欧洲人“文明开化的使命”以及构建“土著人”的方法,这种构建导致了土著的沉默与屈从。

(3)启蒙运动十分疯狂地追求知识,以致削弱了道德准则。最终,这种狂热助长了法西斯主义,因为它以高级的技术武装国家并且摧毁了阻止国家权力无孔不入的道德屏障。

(4)启蒙运动过分相信理性,由于信赖理性至上,未能建立起对于非理性事物的防范。它天真地崇信进步,遂使人类在20世纪的种种恐怖面前不知所措。

(5)启蒙运动乃是极权主义的根源之一,它为法国革命的恐怖统治提供了理论基础,进而又为20世纪的恐怖统治指明了道路。

(6)启蒙运动作为应对当代问题的观点已经过时、不适用。启蒙哲人们坚持的工具理性观导致了生态灾难,他们还支持男性化的公民生活观,将女人限制在私人领域。

——庞冠群《后现代之后重审法国启蒙运动》


评析材料中罗伯特达恩顿关于启蒙运动“六宗罪”的观点。(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成文。)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今天,发生在世界各地的各类事件,离我们越来越近,与我们越来越有关联。如何理解这些事件的来龙去脉以及世界各国人民的行为、习惯、风土人情,本书将为你提供一幅简洁、完整而且清晰的图画。

目录

第三部分

理性的时代

普鲁士王位上的哲人

到美洲去!

自由、平等、博爱

拿破仑统治下的欧洲

工业革命

一个解决“社会问题”的答案

美洲属于美洲人

用德意志的品质让世界健康

二十世纪的“灾难之母”

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摘编自【德】曼弗雷德·马伊《一口气读完世界历史》


根据目录中一个或多个事件,概括指出其反映的历史发展趋势,并结合所学世界近代史知识加以阐释。(要求:简要写出历史发展趋势,对历史发展趋势的阐释准确全面。)
论述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关于宋代历史,海内外学者著述颇丰,叙述各有侧重,如《儒家统治的时代:宋的转型》《中国思想与宗教的奔流:宋朝》《宋史:文治昌盛与武功弱势》等,这些书名反映了作者对时代特征的理解。


结合所学知识,就中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自拟一个能够反映其时代特征的书名,并运用具体史实予以论证。(要求:论证充分,史实准确,表述清晰。)
2020-07-08更新 | 9874次组卷 | 75卷引用:山西省运城市新绛中学2021届高三8月月考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当战国时代, 百家并起,而秦是用商鞅而强国,用李斯而得天下的。秦始皇又力主任法为治,这时候,法家之学,自然盛行。在汉初,最急切的要求,便是休养生息,黄老清静无为之学,当然要见重于时。所以虽有一个叔孙通,制朝仪,定法律,然而只是个庙堂上的事,至于政治主义,则自萧何、曹参,以至于文帝、景帝,都是一贯的。...武帝是个好大喜功之主,什么兴辟雍、行巡守封禅等,在他都是不惮劳费的。于是儒家之学,就于此时兴起了。..武帝既听董仲舒的话,表彰六艺,罢黜百家。又听公孙弘的话专为通五经的博士置弟子。于是在教育、选举两途,儒家都占了优胜的位置。于是“一经说至百万言,大师众至千余人”,儒家之学遂臻于极盛了。

——摘编自 吕思勉《中国通史》


评析材料中的观点(任一角度或整体),得出结论。(要求: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论述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以诗文证史是指以诗词歌赋和笔记小说等文学作品作为史料来研究历史和书写历史。宋代以来的史家开始自觉地将诗文作为史料使用,形成了以诗文证史的史学传统。中国现代史家继承和发展了这一传统,陈寅恪是其中最有成就的史家。在陈寅恪看来,小说主要有四方面的史料价值。第一,小说在历史研究中可与正史文献互补;第二,小说对史事的记载可弥补正史记载的不足;第三,有些小说史料价值很高,堪称实录;第四,小说对古代社会史研究有重要价值。陈寅恪对以小说证史释史作了重要发展,提出通性之真实个性之真实两个重要概念,指出小说作为史料具有个性不真实,通性真实的特点。

——摘编自徐国利《陈寅恪对“以诗文证史”史学传统的继承和发展》


结合相关史实,评析材料中陈寅恪的观点(任意一点或整体)。(要求:史论结合,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