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1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国民对于政治上的自觉实为政治进化的总根源。这五十年来中国具体的政治,从国民自觉的方面看来,那意识确是一日比一日鲜明,而且一日比一日扩大。自觉,觉些甚么呢?

第一,觉得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的事。

第二,觉得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的事。

第一种是民族建国的精神,第二种是民主的精神,这两种精神,从前并不是没有,但那意识常在睡眠状态之中,朦朦胧胧的,到近五十年—实则是近三十年—却很鲜明的表现出来了。

——据梁启超《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1923年)


请就材料中的观点发表见解并予以说明。(要求:见解明确,论证充分,史实准确。)
2 .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李大钊(1889—1927 年)河北省乐亭县人。早年留学日本。1916年学成回国后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坚力量。1917 年十月革命后,李大钊敏锐地意识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已证实西方文明存在严重缺陷,中国的传统文化也不可能解决现实问题,俄罗斯文明则可“当媒介中西之任”,对马克思主义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其间他在《新青年》等报刊上相继发表《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等文章,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对俄国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予以高度赞扬,认为它是“立于社会主义之上的革命”,是“世界新文明之曙光”,进而指出中国革命必须“适应世界的新潮流”。

——摘编自李喜所等著《中国近代史:危机与变革》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李大钊在1917年前后思想发生的转变及其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这一时期李大钊的思想转变。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时期学枝(书院、大学)校训
古代南宋白虎洞书院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如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辩之,笃行之…己所不砍,勿施于人,行有不得,反求诸己
南宋南昌友教书院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而后游于艺;修其身,齐其家,治其国,先正其心
近代苏州的东美大学
(教会创办)
1901年的校訓;“UntoaFullGrownMan”(译为“为社会造扰“的人格”,源自《圣经》.
1927年杨永清任第一位华人校长时,将“养天地正气法古今完人”定为中文校训。
上海的圣约翰大学
(教会创办)
1905年的校训:-LightandTruth”(译为“光和真理”)1931年又增加了中文校训“学而不思罔,思而不学则殆”
现代哈尔滨工程大学20世站50年代校训“规格严格、功夫到家、国之所托、军令如山。”
北京师范大学1997年校训“学为人师,行为世范”

结合所学知识,任选一个历史时期的校训,指出它所反映的历史背景,并简要评价该校训。
2021-03-06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孝感市应城华茂外国语学校2019-2020学年高二1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表是近代中国不同时期的口号

师夷长技以制夷打倒列强,除军阀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扶清灭洋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打倒帝国主义
打倒孔家店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将革命进行到底
枪杆子中出政权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停止内战,一致对外
实业救国要拥护德先生和赛先生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
打土豪分田地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坚持抗战到底

从表格中选取同一时期的2-3个口号,拟定论题,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写明提取的口号,观点明确,论述充分,逻辑清晰。)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启蒙运动是18世纪的一场思想盛宴,它对西方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然而,该运动自诞生之日起便受到了反启蒙文人的攻击。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世纪60年代以后,新文化史的代表人物、法国启蒙运动的研究专家罗伯特·达恩顿把后现代主义对启蒙运动的批判归结为有“六宗罪”:

(1)启蒙运动所主张的普世主义实际上充当了西方霸权的遮羞布,人权为破坏其他文化提供了合法依据。

(2)启蒙运动是乔装打扮成高级形式理性的文化帝国主义,它赋予欧洲人“文明开化的使命”以及构建“土著人”的方法,这种构建导致了土著的沉默与屈从。

(3)启蒙运动十分疯狂地追求知识,以致削弱了道德准则。最终,这种狂热助长了法西斯主义,因为它以高级的技术武装国家并且摧毁了阻止国家权力无孔不入的道德屏障。

(4)启蒙运动过分相信理性,由于信赖理性至上,未能建立起对于非理性事物的防范。它天真地崇信进步,遂使人类在20世纪的种种恐怖面前不知所措。

(5)启蒙运动乃是极权主义的根源之一,它为法国革命的恐怖统治提供了理论基础,进而又为20世纪的恐怖统治指明了道路。

(6)启蒙运动作为应对当代问题的观点已经过时、不适用。启蒙哲人们坚持的工具理性观导致了生态灾难,他们还支持男性化的公民生活观,将女人限制在私人领域。

——庞冠群《后现代之后重审法国启蒙运动》


评析材料中罗伯特达恩顿关于启蒙运动“六宗罪”的观点。(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成文。)
6 . 沙龙文化的发展历史,既是一部文化史,也是一部政治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沙龙”一词的原文是salon(客厅)。是上流社会社交的中心。14、15世纪,沙龙开始发展起来了。在那不勒斯国王罗伯特的宫廷里,人们仔细谛听着薄伽丘与彼特拉克的学术谈论。在16世纪的梵蒂冈,教皇亚历山大六世的皇宫里,在马尔比诺城堡的聚会中,宫廷的沙龙与贵族的沙龙在繁华与人文之风中竞相角逐。从根本上说,有闲阶级的存在是沙龙存在的基本环境。18世纪是法国沙龙发展的鼎盛时期,从路易十四时代的庄重谢幕到摄政王时时期的尽情狂欢再到路易十六登基后励精图治的改革,以及最后大革命的激情爆发,这是一个狂飙突进式的过程,这是个处在大张大阂的剧变当中的世界,各种观念冲突激荡,思想空前活跃。18世纪的沙龙是属于启蒙时代的。启蒙思想家伏尔泰的喜剧、哲理小说都要先在夏特莱夫人的沙龙里朗诵再复印。19世纪中叶,由于贵族制度的彻底消亡,工业革命的兴起、新闻出版业的发展,文化批判的公众成为文化消费的公众,资产阶级倡导的简朴、物质之风主导着社会的潮流.沙龙也就丧失了其存在的全部基础而淹没在历史发展的洪流中了。

——摘编自肖琦 《法国文化:沙龙的演变与法国大革命》


(1)编写一幕18世纪发生在法国沙龙内的人物对话场景。(要求:先写出对话主题.主题要紧扣法国当时政治、经济或文化领域的重大事件;对话内容要围绕 主题展开,观点明确;对话过程完整,逻辑清晰。)
(2)结合西方近代以来沙龙的发展变化,说明沙龙的历史是一部“文化史”。
论述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901年梁启超先生在《中国史叙论》中提出的“三个中国说”,基本上总结出了从先秦时期一直到今日中外关系的发展历程。其中“中国之中国”是古代中外关系的发生阶段,“亚洲之中国”是中外交流的繁荣阶段,“世界之中国”是中外关系的逆转时期。

材料   “三个中国说"

时间阶段内涵
自黄帝以迄秦之一统“中国之中国”此实汉族自经营其内部之事。当时所交涉者,惟苗种诸族类而已
自秦一统后至清代乾隆“亚洲之中围”中国民族与亚洲各民族交涉繁赜竞争最烈之时代也
自乾隆末年以至於今日“世界之中国”中国民族合同全亚洲民族,与西人交涉竞争之时代也.而其内外之变动,实皆为二千年所未有

——摘编自唐辉《中国对外关系的发展历程考述以梁启超先生的“三个中国说”为考察中心》


根据材料,就其中一个或多个阶段,谈谈你对梁启超“三个中国说”的理解。(要求:观点明确,表述成文,持论有据,论述充分,逻辑清晰。)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黄梅戏发源于黄梅,发展于安徽,尤其是上世纪50年代,安徽省黄梅戏剧团将黄梅传统剧目«董永卖身»改编成«天仙配»搬上银幕后,黄梅戏享誉海内外,成为全国“五大剧种之一”.解放以后,先后整理改编了«天仙配»«女驸马»«罗帕记»«赵桂英»«慈母泪»«三搜国丈府»等一批大小传统剧目,创作了神话剧«牛郎织女»、历史剧«失刑斩»«玉堂春»、现代戏«春暖花开»«小店春早»«蓓蕾初开».其中«天仙配»«女驸马»«玉堂春»«牛郎织女»相继搬上银幕,在国内外产生了较大影响.1958年,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在武汉洪山礼堂观看黄梅县黄梅戏剧团演出的黄梅戏«过界岭»,毛主席称赞说:“你们黄梅人还是演自己的土戏好,乡土气味很深,很感人,我也成了黄梅佬.”2006520日,黄梅戏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百度百科


从材料中提取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围绕“黄梅戏”自拟题目,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释.(要求:观点明确,阐述须史论结合.)
论述题 | 较难(0.4) |
9 . 诚信,是儒家的一个重要伦理道德范畴。理学家甚至将其上升到“天理”的高度。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子贡问政。

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

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

曰:去兵。

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

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论语·颜渊第十二之第七》

材料二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论语·学而篇》

材料三   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

子曰:“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上矣。”

曰:“敢问其次。”

子曰:“宗族称孝焉,乡党称弟焉。”

曰:“敢问其次。”

子曰:“言必信,行必果,硁硁①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

曰:“今之从政者何如?”

子曰:“噫!斗筲之人②,何足算也?”

——《论语·子路》

材料四   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

——《孟子·离娄章句下》

注:①硁硁(kēng)浅薄固执的样子。②斗筲(shā。)之人:”指器量狭小的人。斗,古代量名;筲,竹筐,容量不大;斗、筲喻度量的狭小。


分别提取四则材料中儒家关于诚信的观点(不得引用原文),并据此分析儒家诚信观对后世的影响。
2020-12-23更新 | 94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北省鄂州市部分高中联考协作体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古代中国科技成果分布图


材料二   16-17世纪中国著名科学家及其成就简表

姓名生卒年份著作
李时珍15181593《本草纲目》
徐光启15621633《农政全书》
徐霞客15871641《徐霞客游记》
宋应星1587—约1666《天工开物》

根据上面两则材料信息任意提取一种关于中国古代科技特点的观点,并结合中国古代科技史史实加以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