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8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诗》云:乐只君子,民之父母。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此之谓民之父母。

——《礼记•大学》

《汉书•循吏传》载,西汉元帝时,南阳郡太守召信臣,“其治视民如子”,劝民农桑,去末归本,为政勤勉有计谋,“好为民兴利”,尽力使百姓富起来。他亲自指导农耕,常出入于田间,住宿在民家,很少有安闲的时候。“百姓归之,户口增倍,盗贼狱讼衰止”。“吏民亲爱信臣,尊他为“召父”。《后汉书•杜诗传》载,杜诗,担任郡功曹(官名)时,爱民如子,事事替百姓作主,由是全郡百姓家家粮丰衣足。百姓拿他与以前的召信臣相比,说“前有召父,后有杜母”。南阳人为纪念这两位太守,修建了一座“二信守祠”,俗称“父母祠”。“父母官”一词由此而来,成为百姓对廉洁奉公、关怀百姓、造福一方的地方的敬称。

——据《汉书》《后汉书》整理


解读材料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的相关知识,拟定一个关于材料的论题,并就所述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准确概括材料,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国民对于政治上的自觉实为政治进化的总根源。这五十年来中国具体的政治,从国民自觉的方面看来,那意识确是一日比一日鲜明,而且一日比一日扩大。自觉,觉些甚么呢?

第一,觉得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的事。

第二,觉得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的事。

第一种是民族建国的精神,第二种是民主的精神,这两种精神,从前并不是没有,但那意识常在睡眠状态之中,朦朦胧胧的,到近五十年—实则是近三十年—却很鲜明的表现出来了。

——据梁启超《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1923年)


请就材料中的观点发表见解并予以说明。(要求:见解明确,论证充分,史实准确。)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年份科技成就意义
1964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打破了美国和苏联的核垄断,增强了我国的国防实力
1965首次人工合成有生物活性的结晶牛胰岛素开辟了人工合成蛋白质的时代
1970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成功发射人造卫星的国家.
1973发表了“哥德巴赫猜想”的详细证明论文,并修改了1966年宣布的数值结果取得了世界上关于“哥德巴赫猜想”的最好成果(最接近于“1+1"),在世界数学界引起强烈反响,被称为“陈氏定理"
1973杂交水稻解决了中国乃至世界人民的吃饭问题
1979汉字激光照排系统为汉字告别铅字印刷开辟了道路,被誉为“汉字印刷术的第二次发明”
1983“银河一I”型巨型计算机中国第一台每秒运算1亿次以上的计算机,标志我国高性能计算机研制技术跨入世界先进行列
1991秦山核电站中国第一座自己研究、设计和建造的核电站
2006青藏铁路通车运营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
2007“嫦娥一号”发射成功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发射月球探测器的国家
2012“辽宁舰”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
载人潜水器“蛟龙”号突破7000米的最大设计深度
2013“天河二号”超级计算机世界上运算最快的超级计算机(截至201411月)

——摘编自《中国科技发展70年(19492019)》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材料中提炼一个信息,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紧扣材料,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2021-12-04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绥化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钟义信在《社会动力学与信息化理论》一书中把科学、技术、经济、社会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的关系归纳为科学一技术一经济一社会的互动理论,它的基本模型如下图所示:



根据科学一技术一经济一社会的互动理论和世界近代史的相关知识,提炼出一个观点并加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思想的解放推动了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回答下列问题。
但丁《纯粹理性批判》严复《敬告青年》伏尔泰《十日谈》
谭嗣同彼特拉克《文学改良刍议》孟德斯鸠《文学革命论》胡适

阅读上表,从“近代东西方思想解放”的某个侧面,选出3个关键词,提炼一个主题,再补充一个符合该主题的关键词。
示例:主题:意大利文艺复兴与人文主义的复苏
关键词:但丁、彼特拉克、《十日谈》
添加:达·芬奇
2021-08-10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芜湖市无为仓头中心学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历史时期人物活动或主张
春秋战国孔子奔走列国,求天下安定之道。孟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明清之际顾炎武实地考察许多州县,写成巨著《天下郡国利病书》.王夫之:平天下者,均天下而已。
晚清时期林则徐主持编译《四洲志》,“开眼看世界”。康有为:人君与千百万国民和为一体;宪法乃维新之路
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围绕“时代与知识分子”,自行拟定一个论题,并就该论题进行阐述。(要求:论题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叙述准确)
2021-06-02更新 | 547次组卷 | 49卷引用:安徽省池州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7 . 近代思想与科学,共同促进了社会进步。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文艺复兴的艺术家大大剧弱了中世纪艺术创作对宗教世界的过度关注,转而关注自然世界和现实经验,促使人们对自然的兴趣日益浓厚。人文主义者对自然进行细致的观察,为培养科学实验者的直接观察能力“提供了敏锐而重要的刺激”。文艺复兴时期经济和商业的发展,削弱了理论家原先对技术工艺的社会偏见,艺术家和工匠也开始积极吸收数学等理论方法来提高他们的技巧。

——摘编自郝苑等《论文艺复兴对科学复兴的深刻影响》

材料二 法国启蒙运动的重要特点之一是理性主义的盛行,这体现了近代自然科学的影响。法国启蒙思想家们继承近代自然科学的成果,运用理性主义来分析客观世界,论证资产阶级的权利观和民主制度,在他们的努カ下,民主和自由的思想在法国深入人心。

——马世力、滕海鞬《欧洲近代经济文化史论》


完成下列要求:
(1)根据材料一,概括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关注对象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影响其变化的社会根源。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思想解放与科学发展”的关系写一篇小论文。(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通畅:280字左右)
2021-03-11更新 | 11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我们推倒满洲政府,从驱除满人那一面说是民族革命,从颠覆君主政体那一面说是政治革命…政治革命的结果,是建立民主立宪政体。照现在这样的政治论起来,就算是汉人为君主,也不能不革命…兄弟历观各国的宪法,有文宪法是美国最好,无文宪法是英国最好。英是不能学的,美是不必学的。英的宪法所谓三权分立,行政权、立法权、裁判权各不相统,这是从六七百年前由渐而生,成了习惯,但界限还没有清。后来法国孟德斯鸠将英国制度作为根本,参合自己的理想,成为一家之学。美国宪法又将孟氏学说作为根本,把那三权界限分得更清楚,……这百余年间,美国文明日进,当时的宪法已经是不适用了。兄弟的意思,将来中华民国的宪法是要一种新主义,叫五权分立

——1906122日,孙中山《民报》创刊一周年庆祝大会演说


从材料中提取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中国近代史的相关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相互关联,史论结合。)
9 . 材料词汇是一个时代的标记,承载了历史的信息,有时也随时代发展而消失。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任选一个阶段,提炼一个观点并简要论述。(要求:主题明确,论述有史实依据,表述条理清晰)
2020-12-29更新 | 14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石家庄市元氏县第四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论述题 | 较难(0.4) |
10 . 诚信,是儒家的一个重要伦理道德范畴。理学家甚至将其上升到“天理”的高度。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子贡问政。

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

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

曰:去兵。

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

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论语·颜渊第十二之第七》

材料二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论语·学而篇》

材料三   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

子曰:“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上矣。”

曰:“敢问其次。”

子曰:“宗族称孝焉,乡党称弟焉。”

曰:“敢问其次。”

子曰:“言必信,行必果,硁硁①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

曰:“今之从政者何如?”

子曰:“噫!斗筲之人②,何足算也?”

——《论语·子路》

材料四   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

——《孟子·离娄章句下》

注:①硁硁(kēng)浅薄固执的样子。②斗筲(shā。)之人:”指器量狭小的人。斗,古代量名;筲,竹筐,容量不大;斗、筲喻度量的狭小。


分别提取四则材料中儒家关于诚信的观点(不得引用原文),并据此分析儒家诚信观对后世的影响。
2020-12-23更新 | 95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北省鄂州市部分高中联考协作体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