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04 道试题
1 . 19世纪中叶,部分艺术家们要求摆脱外国文化的控制,发扬和创建具有本国民族特色的文化,其所创造的作品旋律、节奏都带有民族特点。下列作品属于这一音乐流派的是(     
A.《蓝色多瑙河》B.《天鹅湖》C.《茶花女》D.《时代在改变》
2023-08-22更新 | 7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渭南市富平县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这些作家在自己的作品中真实而生动地反映了社会风俗、人情、国民性和社会矛盾;深入地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精神童话,把人间的一切苦难,形象地昭示给人们。下列文学作品属于材料所述流派的是(     
A.《巴黎圣母院》B.《等待戈多》C.《人间喜剧》D.《老人与海》
2023-08-05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渭南市富平县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有学者在评价某一理论时指出,它是对旧理论进行全面的总结概括、分析考察的结果,它根植于旧理论,又不同于旧理论,正是因为有它自己独创的发现,才提出了新的时空观。该理论(     
A.开创基于实验事实的近代科学B.阐述了微观粒子运动规律
C.揭示了时间和空间的本质属性D.揭示了基本的宇宙法则
2023-08-05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渭南市富平县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宋代,理学家们通过对所控制的科举制度进行改革,将科举考试的内容逐渐收缩到儒家学说的核心上来。与之相配合,注重蒙学教育的教材和读物的编写,通过儿童时期特有的认知特点,将儒家价值观念传播提前至儿童时期。更难得的是,宋代注重族规家训的编纂,士大夫为了使家庭、家族得到长久地延续,运用儒家三纲五常规范族人、家人的社会和家庭生活习惯,将儒学的原则和制度渗透到民众的生活中,促进了儒学的世俗化和社会化。

———摘编自《浅析宋代儒学社会化的新途径》

材料二:黄宗羲民本思想的来源是多方面的。其思想渊源,就广义而言,主要来自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家“民本”、“仁政”思想以及道家的“无君论”。而黄宗羲新民本思想之“新”,就新在超越了传统民本思想的“君以民为本” 、“臣为民请命”的“为民作主”旧范式,而提出了“民为主,君为客”的主权在民、君须为民服务的新思想,提出了以“天下之法(公法)治天下”的民治主张,而这是“以君权为核心”的传统民本思想所无法企及的。

———摘编自吴光《论黄宗羲新民本思想的性质、内容、渊源及其现代意义》


(1)根据材料一,概括宋代儒学社会化的表现,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黄宗羲民本思想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产生的原因。
2023-08-04更新 | 76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渭南市白水县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20世纪 20年代初,时人曾说, “譬如社会主义,近来似觉成了一种口头禅;杂志报章,鼓吹不遗余力” , “似乎有不谈社会主义则不足以称新文化运动的出版物的气概” 。这一现象折 射出(     
A.马克思主义对中国的影响增强B.广大民众已接受了马克思主义
C.马克思主义成为新文化的主流D.中国思想界放弃了向欧美学习
2023-08-04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渭南市白水县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考试历史试题
6 . 《孟子· 公孙丑上》: “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心悦而诚服也,如七十 子之服孔子也。”可见,孟子主张(     
A.实行仁政以德服人B.仁义教化德威并施
C.加强集权扩充地盘D.武力称霸统一天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先秦时期,墨家学派与儒家学派并称“显学”。秦汉之际,墨家急趋衰微,最终于西汉中期淡出历史舞台。墨家学派淡出历史舞台的最可能因素是(     
A.主流意识形态的确立B.墨家学派背离了传统思想
C.小生产者大规模减少D.因秦始皇焚书而遭到断绝
2022-12-16更新 | 234次组卷 | 30卷引用:陕西省韩城市象山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春秋战国之际,一部分没落贵族从旧体制中游离出来,部分有知识有文化的庶人由社会下层升浮上去,即所谓“士庶合流”,士逐渐从有职之人变成处于游离状态——即“士无定主”的游士。这一现象(     
A.表明分封制完全崩溃B.推动了思想文化的活跃
C.导致了社会秩序动荡D.促进了地主阶级的崛起
2022-08-19更新 | 610次组卷 | 30卷引用:山西省晋城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10 . 向西方学习,寻求变革是中国近代思想解放的主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倡导维新的人物,无一不受到西方的影响。真正了解西方文化,又能洞悉中国病源所在的为严复。……复就物竞天择、弱肉强食、优胜劣败、适者生存的原理,阐发救亡的论证。

——郭廷以《近代中国史纲》

两千多年前的孔子、孟子便主张民权……孟子实为我等民主主义之鼻祖。……组织联邦共和政体……将取欧美之民主以为模范。

——《孙中山全集》

材料二 自西洋文明输入吾国,最初促吾人之觉悟者为学术,相形见绌举国所知矣:其次为政治,年来政象所证明,已有不克守缺抱残之势。继今以往,国人所怀疑莫决者,当为伦理问题。此而不能觉悟,则前之所谓觉悟者,非彻底之觉悟,盖犹在悄忧迷离之境。吾敢断言日,伦理的觉悟,为吾人最后觉悟之最后觉悟

——陈独秀

材料三 俄国的革命,不过是使天下惊秋的一片桐叶罢了。Bolshevism这个字,虽为俄人所创造:但是他的精神,是二十世纪全世界人类人人心中共同觉悟的精神。所以Bolshevism的胜利,就是二十世纪世界人类人人心中共同觉悟的新精神的胜利!

——李大钊《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先指出严复宣传维新思想的理论来源,再指出孙中山民权主义思想的来源。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严复和孙中山在政体主张上的不同。
(2)据材料二,概括国人对西洋文明觉悟的过程。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最后的觉悟”的核心内容。
(3)据材料三,指出李大钊的政治主张。综合上述材料,概括近代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目的。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