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1 . 唐代诗人王维以诗入画,被后人奉为文人画的鼻祖,下图为其所画的的《千岩万壑图》(局部)。从中可以看出该画叙述正确的是

①个性鲜明;多种艺术形式相结合②借物抒情,气势雄壮,意境深远
③画风简洁,题材生活化、写实化④讲究布局,传达主观情致与神韵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1-10-13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2018年4月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方向性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臣(李斯)请史官非秦记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所不去者,医药、卜筮、种树之书。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二   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

(1)概括指出李斯、董仲舒提出的不同建议,并说明其共同目的。
(2)指出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的建议后采取的措施,并说明其历史影响。
3 . 中华民族具有重视教育的优良传统,也涌现出很多伟大的教育家。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吾闻孔子之施教也,先之以《诗》《书》,而道之以孝悌,说之以仁义,观之以礼乐,然后成之以文德。

——《孔子家语》

材料二   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右五教之目。……熹窃观古昔圣贤所以教人为学之意,莫非使之讲明义理以修其身,然后推以及人。非徒欲其务记览为词章,以钓声名、取利禄而已也。

——朱熹《白鹿洞书院揭示》

材料三   学校,所以养士也。然古之圣王,其意不仅此也,必使治天下之具皆出于学校。而后设学校之意始备。……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以为是,而公其是非于学校。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学校》


完成下列要求:
(1)根据材料一,概括孔子的育人目标。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孔子对我国古代教育和文化方面的贡献。
(2)根据材料二,概括朱熹教育方面的核心主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
(3)材料三中黄宗羲认为“学校”的职能有哪些?体现了他怎样的政治主张?
(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影响古代教育思想发展的因素。
2021-03-01更新 | 8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扬州中学教育集团树人学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合格考模拟(二)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4 . 下列诗句中能体现宋代文学特色的是
A.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B.与天地兮比寿,与日月兮齐光
C.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D.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儒家“五经”《诗》《书》《礼》《易》《春秋》,从汉武帝起成为国家规定的教科书。
2020-10-27更新 | 90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泰兴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历史学业水平测试判断题专项训练:必修3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唐代文学家韩愈以“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来称颂李杜及其诗文。其中杜甫的 “三吏”“三别”等诗篇被后人称颂为“诗史”,主要是因为杜诗反映了
A.雍容华美的盛唐气象B.唐朝由盛转衰时民众的离乱和漂泊
C.唐末黄巢起义的动乱D.中国古典诗歌荡人心魄的浪漫情怀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7 . 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他以“六艺”来培养学生,这里的“六艺”除了礼、御、书、数外,还包括
①乐 ②易 ③射 ④诗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一般认为王维是文入画的开创者。苏东坡评论王维的诗、画作品时说:“味摩诘(王维)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表明王维绘画作品的主要特点是
A.追求神韵意趣
B.描绘现实生活
C.注重准确写实
D.提倡技法多样
9 . 某班同学以“中国儒家文化”为课题,开展一次研究性学习活动,成立了三个研究小组,分别对三个时期的儒家思想进行探究。
一、下面是第一小组搜集的春秋战国时期的有关资料:

【资料1】子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论语·雍也》

【资料2】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孟子·尽心下》

【资料3】电影《孔子》剧照


【资料4】纪念邮票《孔子周游列国》



(1)假设你是第一小组成员,你认为上述哪些资料可以作为研究的依据,并说明理由。
二、下面是第二小组搜集的西汉时期的有关资料:

【资料1】王者承天意以从事。

——董仲舒《春秋繁露·尧舜汤武》

【资料2】“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

【资料3】建元五年,置五经(指《诗》《书》《礼》《易》《春秋》五部儒家经典)博士(指传播五经的教官)。

——《汉书·武帝纪》


(2)综合上述资料,请你为第二小组确定一个能反映这一时期儒学地位的研究主题。

李贽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
黄宗羲缘夫天下之大,非一人所能治,而分治之以群工。故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非为君也;为万民,非为一姓也
顾炎武君子之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
王夫之以天下论者,必循天下之公。天下非一姓之私也


三、下面是第三小组搜集和整理的明清时期的有关资料:
(3)根据第三小组收集的资料,你能得出哪些结论。
(4)通过本次活动,你认为开展研究性学习应当掌握哪些研究方法。
2019-08-20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2012年学业水平测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10 . 有学者曾评价古代一位诗人,“他的文章闻名天下,什途却历尽艰,屡遭迫害,但终不改乐观的天性;他一生融儒、释道于一体,诗、文、词、书、画俱在才俊辈出的时代登峰造极”。这位诗人最有可能是
A.苏轼
B.李白
C.辛弃疾
D.王维
2019-08-19更新 | 109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树兰高级中学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三选择题专项加强训练历史试题(学考 选考)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