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 道试题
1 . 下图反应了中国古代儒家思想的演变过程。对其中四个时期儒家思想发展状况解读正确的是:
A.A点: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之一
B.b点:西汉时期发展成为主流思想
C.c点:隋唐时期受到佛教和道教的挑战
D.d点:明清时期进一步巩固其主体地位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在西周,国指的是天子赐给诸侯的封地;到春秋战国时代,国指的群雄争霸的列国;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后,国乃是以皇权为核心的王朝。……但到了近代,近代中国的启蒙知识分子普遍认为古代中国只知家族,不知国家,缺乏近代意义上的民族国家意识。为了建立近代国家,首先必须“去家化”,批判家族主义,将国家从宗法伦理中剥离,使其获得独立性。到五四时代,家族谱普遍被视为专制主义之渊薮建立民主共和,就必须首先打倒宗法家族,儒家的三纲思想成为首当其冲的目标。

——许纪霖《家国天下——现代中国的个人、国家与世界认同》


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解读“国家”的概念。(要求:写明论题,古今关联,史论结合。)
3 . 在近代化的探索中,中国人先后经历了“英国、日本式道路——美国式道路——俄国式道路——中国式道路”。以下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①英国、日本式道路由晚清政府主导
②美国式道路导致了中国社会的巨变
③俄国式道路出现在大革命失败以后
④中国式道路是指国共合作完成革命
A.①②
B.①②③
C.③④
D.①③④
2017-02-28更新 | 133次组卷 | 21卷引用:辽宁省大石桥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缣帛者,谓之为纸。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元兴元年,奏上之,帝善其能。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成称蔡侯纸。”《后汉书》,对以上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A.蔡伦发明了造纸术
B.文字记载是得出历史结论的首要依据
C.需求推动科技进步
D.应用前景对科技推广起决定作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提到:“苏格拉底发展了一套辩证科学……这套科学与成为个人放纵不羁、公共道德败坏之借口的智者学派的相对主义大不相同,将为个人行为提供永久性的指导。”对此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A.相对主义造成了个人放纵和道德破坏
B.苏格拉底认为美德即知识
C.智者学派的思想不能指导个人行为
D.智者学派的思想是西方人文主义精神的起源
6 . 荷兰裔美国作家、历史学家房龙在谈到莎士比亚时曾说:“莎士比亚是这样一个‘蒸汽挖掘机手’,他所挖掘的对象是人类,而不是大地。”对此段材料解读,最为准确的是( )
A.莎士比亚为“蒸汽时代”的到来做了思想准备B.莎士比亚是人文主义的思想巨匠
C.莎士比亚是英国新兴资产阶级的代表D.莎士比亚的作品顺应了市民社会成长的潮流
7 . 对朱熹“格物致知”与王阳明“致良知在格物”两种思想主张解读合理的是
A.二者思想没有区别B.“知”的本质是儒家伦理
C.二者思想完全对立D.格物是致知的根本途径
8 . 对该图反映的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A.揭示教皇的荒淫无度
B.应出自新教人士之手
C.应出自天主教会之手
D.揭露人性的虚伪贪婪
2016-11-18更新 | 254次组卷 | 1卷引用:2011-2012学年辽宁省瓦房店市高级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9 . 李贽自称“异端”,对封建正统思想关于李贽思想的解读正确的是
A.与道学家的思想相同
B.实际上是一种突出个性解放的思想
C.是与儒学对立的新式思想流派
D.是资本主义经济在思想领域的体现
10 . 《晋书·卫恒传》记载:“秦既用篆,奏事繁多,篆字难成,即令隶人佐书,曰隶字。汉因用之,独符玺、幡信、题署用篆。隶书者,篆之捷也。”对此解读错误的是
A.小篆是秦朝官方字体B.隶书由奴隶发明创造
C.隶书是汉代官方字体D.隶书由小篆演化而来
2014-07-16更新 | 107次组卷 | 1卷引用:2013-2014年辽宁东北育才校等三校高二下期期末联考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