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422 道试题
1 . 阅读下表,完成下列要求。
                              有关平等观的对比表

——摘编自王培培《卢梭平等观与马克思平等观的比较》、冯沽《论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的平等观)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整体或其中任意一点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论证充分,史论结合,表达清晰)
2 . 公元前4世纪,亚里士多德认为自然界由无生物进化到动物是一个积微渐进的过程:16世纪末,李时珍按水、火、土、石、草、木、谷、菜、虫、鱼、商,人等顺序罗列物种;19世纪中期,达尔文认为物种是可变的,生物是进化的,自然选择是生物进化的动力。这表明生物进化论
A.经历了一个渐进发展过程B.否定了上密造物说
C.是由中外科学家共同创立D.揭示时空本质属性
3 . 《环游地球新录》是迄今为止中国第一部以亲历者身份记述世博会(1876年)所见所闻的著作。作者李奎是第一个以官方身份正式参加世博会的中国人。李鸿章读后十分赞赏,并上呈总理衙门,给资印行3000部。李鸿章的这一做法旨在
A.提高清廷国际地位B.宣传西方技术助力洋务企业
C.传播西学开启民智D.鼓励学者发展新闻出版事业
4 . 西方近代人文精神经历了不断发展的过程。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人文主义者揭露教会的腐败与虚伪,反对禁欲主义,鼓励人们享受现世的幸福生活。薄伽丘在《十日谈》中指出尘世生活是大自然赋予的,歌颂了人的爱和重要性。达·芬奇的《蒙娜丽莎》描绘了一个世俗女性高贵、优雅以及沉浸在现世美好生活中的形象。

——摘编自张淑钏《论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的矛盾特性》

材料二驱使人文主义者讥讽教士丑行的是人性的要求,而驱使宗教改革家们揭示教会的腐败堕落的却是神性的要求。人文主义者要伸张感性的权利,宗教改革家则要重建信仰的权威。在宗教氛围浓厚的16世纪,人文主义者只能拐弯抹角地宣扬自己的主张,而宗教改革家们却坚信自己的所作所为都是符合基督的教诲,这种坚定的使命感使他们在宣扬自己的宗教主张时表现得正气凛然和义无反顾。宗教改革的动机原本是宗教性的,然而却结出了丰硕的世俗之果。

——摘编自赵林《人文主义与宗教改革》

材料三18世纪随着以牛顿思想为代表的近代主流科学文化的植入,法国思想文化传统才会发生彻底变革。牛顿理论不仅用科学来扫除迷信,而且用科学来召唤民主,进而驱逐专制。接下来的工作,便是将牛顿理论哲学化、人文主义化。这是由杰出的启蒙思想家伏尔泰等人完成的。伏尔泰在传播牛顿思想的同时,将科学精神贯彻于社会政治思想领域,对法国乃至世界产生了广泛、深刻的影响。

——摘编自张钢《科学文化与法国的启蒙运动》


(1)据材料一概括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内涵,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形成背景。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宗教改革家重建信仰的权威的主张。
(3)据材料三指出推动18世纪法国人文主义发展的因素,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人文主义发展在社会政治领域表现出哪些理论成果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所谓“西学中源”,亦称“中源西流”。即西方文化源出中国,近代西方文明,中国“古已有之”。这是中国人早期认识西方文化过程中出现的一种特殊文化现象,是“西学东渐”过程的产物。明清之际,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看到了中国传统文明的停滞与落后,希望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乃至制度。但是,传统文明的强大惯性却使他们的心理处在一种矛盾当中,加之时人昧于世界,只能将新生事物与自己熟知的知识相比较,从中寻求认识的根据。所以,“西学中源”说的出现也就顺理成章了。

——摘编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清史研究室《清史资料   

材料二   “中体西用”是在保持文化优越感的前提下保守派和务实派都认可的“自强”方式,是对“西学中源”的继承与超越……“中体西用”解决了保守派只看到“百年变局”而把注意力集中到收拾人心、重修政治却轻视外部威胁问题上。………“中体西用’解决了务实派只看到“千年变局”而没有意识到在缺乏对传统文化自信心基础上学习西方可能引起对传统文化大冲击,以及由此引起大一统内部涣散的问题。

——摘编自陆勇《从“西学中源”和“中体西用”:传统“中国”观念的调适》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西学中源”和“中体西用”学说产生的不同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学中源”和“中体西用”对中国产生的共同影响。谈谈你对“中学”与“西学”的认识。
6 . 下表为部分明代通俗小说作品情况表。表中所列"居住地"均属明代主要运河城市。这可以用来佐证
A.历史传统束缚了文学的发展B.小说促进了运河城市的崛起
C.商品经济是世俗文学的基础D.通俗小说成为江南主流文化
2020-12-15更新 | 166次组卷 | 2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肥东县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董仲舒认为,君主要按天意行事,否则"天地之物有不常之变者,谓之异,小者谓之灾。凡灾异之本,尽生于国家之失。国家之失乃始萌芽,而天出灾害以告之;谴告之而不知变,乃见怪异以惊骇之,惊骇之尚不知畏恐,其殃咎乃至。"该思想
A.有利于规范君主的行为B.是三教融合的具体表现
C.杜绝了暴政现象的出现D.背离了传统的儒学思想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柏拉图在谈及雅典民主制度时说:“所有这一切总起来使得这里的公民灵魂变得非常敏感,只要有谁建议稍加约束,他们就会觉得受不了,就要大发雷霆。到最后像所知道的,他们真的不要任何人管了,连法律也不放在心上了。”这表明柏拉图(     
A.认识到雅典民主制的弊端B.主张精英分子管理国家
C.批判公民行为危及城邦安全D.抨击雅典法律形同虚设
9 . 受牛顿力学体系的影响,洛克提出了天赋人权和社会契约论;受达尔文进化论的影响,斯宾塞提出了证明白人殖民扩张合理性的理论。这说明了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
A.揭示了社会科学的虚伪B.影响了社会理论的内容
C.促进了民主思想的传播D.美化殖民扩张的罪恶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古希腊著名哲学家苏格拉底认为,社会中的人应该具备美德,最高的知识就是人们内心深处的道德知识。他强调
A.人是万物的尺度B.美德即知识
C.水是万物之本原D.人生而平等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