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陆九渊、王阳明相信人心就是理的根源,也是道德法则的根源。他们提出“心即是理”,相信自己的内在价值更胜于外在权威。据此可知,陆王“心学”
A.摆脱儒学思想束缚B.彰显人的自我意识
C.维护纲常伦理道德D.批判君主专制统治
2021-12-23更新 | 404次组卷 | 22卷引用:江苏省连云港市海头高级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初学情检测历史试题
2 . 探索国家出路和挽救民族危亡是近代先进中国人的不懈追求。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这几次上书的内容,就是他提出变法的总纲领。“富国”的具体主张,就是取消各省原有禁令,允许人民办工厂、制机器、发展铁路、轮船事业。这些事业都要纵民为之, 由官保护养民”的重点在于发展工农商业,诸如利用新的科学知识和技术,提高农业生产,讲究制造技术上的发明,给予专利,甚至允许民间制造枪炮,此外还鼓励商会和大公司的组织,并由国家协助……为了推行这个纲领,他在“求人才”的名义下,提出一种代议制度,即由每十万户推出一个 议郎”,也就是绅商推选的新式议员。

——摘编自翡伯赞《中国史纲要》

材料二   “能变则全,不变则亡;全变则强,小变仍亡。” 这段话出自康有为《上清帝第六书》,代表了维新派的共识。最后两句,批评了惨淡经营30年的洋务运动;同时,又说明了近代社会演变过程中的质、量、度。洋务运动带来的小变并不是坏东西,但那不过是一种量变……与这种“小变”不同的,是全变。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概括康有为主张的核心内容,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产生的时代背景。
(2)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论证“全变”与“小变”的关系。
3 .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民生是最大的政治。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12 年,孙中山认为 民族、民权” 两个主义因清廷退位而付之实现, 现在我们应该实行经济革命(社会革命)” ,“ 若能将平均地权做到,那么社会革命已成七八分了” 。1924年1月,他主张“ 国民党之主张,工人之失业者,国家当为之谋救济之道, 尤当为之制定劳工法,以改良工人之生活” 。3月,他又说“ 民生主义是什么用法呢?是用来对大富人打不平的"'"要把全国的贫富都打到平等” 。8 月,孙中山作了四场关于“ 民生主义” 的演讲,他说“ 我今天就拿这个名词来下一个定义,可说 民生就是人民的生活一一社会的生存、国民的生计、群众的生命便是。”

——摘编自孙中山《孙中山全集》

材料二   孙中山的“ 民生主义” 有复杂的思想来因和理论源泉。从历史程序上看,首先应把中国近代太平天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和九十年代改良派发展资本主义的思想看做是“ 民生主义” 最重要和最直接的思想前导。同时,孙中山在制定“ 民生主义” 学说的时候, 一再提及古代中国的“ 井田制” ,并以它与“ 平均地权” 相比拟。其它如 王莽之王田, 王安石之青苗也在孙中山的研究之列。而中国近代进步思想一个更为 重要的标志,是他们都“ 经过于辛万苦,向西方国家寻找真理”  。孙中山当然更是这样。他在帝国主义诞生的时代,接受和提出了避免西方资本主义道路的社会主义。其中特别是当时风靡一时的亨利·乔治的著作、学  说,几乎为孙氏完全吸取过来。

——摘编自李泽厚《中国近代思想史论》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简述孙中山民生思想的变化内容并概括其特点。
(2)据材料二,归纳孙中山民生思想的来源。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孙中山民生思想变化在当时产生的影响。
4 . “宇宙中的物质的每个粒子都对其他每个粒子有引力;引力与每个粒子之间距离的平方成反比,与他们的质量成正比。”材料中的科学理论
A.推动了蒸汽机改良B.成功的解释了光电效应
C.揭示时空本质属性D.延伸了对微观世界认识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心理分析大师荣格曾给名著《尤利西斯》的作者乔伊斯写信:“读的时候,我多么抱怨,多么咒诅,又多么敬佩你啊!全书最后那没有标点的四十页真是心理学的精华。我想只有魔鬼的祖母才会把一个女人的心理捉摸得那么透。”下列作品与所述材料一致的是
A.B.
C.D.
6 . 荷兰宗教改革过程中,北部诸省的多数人为加尔文教派的信徒,与虔诚的天主教教徒西班牙国王菲利普二世发生冲突,荷兰人反对菲利普干涉他们所认为的国内事务,最终导致长年的战争。1609年,北部诸省以荷兰共和国的名义获得独立。这说明宗教改革
A.推动了人文主义思想传播B.推动了新基督教会创立
C.导致了欧洲地区战争不断D.促进了民族国家的发展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高予之爵,重予之禄,任之以事,断予之令。……故当是时,以德就列,以官服事,以劳殿赏,量功而分禄。故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持上述观点的学派是
A.儒家B.道家C.法家D.墨家
8 . “沙龙”本为法语“Salon”的译音,它原意是指法国上层人物住宅中豪华的会客厅。18世纪巴黎的名人经常把客厅变成著名的社交场所,沙龙由此成为思想活动的中心场所。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8世纪的法国,先前往来于凡尔赛宫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评论家、政治家、诗入、小说家、戏剧家、音乐家、画家们,开始热衷于参加沙龙聚会,通常都是一边呷着饮料,欣赏典雅的音乐,一边就共同感兴趣的各种问题抱膝长谈。他们谈论的话题广泛,不再局限于传统的信仰和礼仪,思想极为活跃,上流社会不少人也乐于资助他们。

材料二   他们将过去基本上看作是一个迷信和无知的时代,认为只是到了他们时代.人类才终于从黑暗进入阳光。他们发展起一系列革命的原则,打算通过这些原则实现大规模的社会改革。其中特别使我们感兴趣的是他们在经济、宗教和政治三个领域中提出的一些具体建议。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编写一幕发生在18世纪法国沙龙聚会时的人物对话场景。(要求:先写出对话主题,主题要紧扣法国当时政治或经济或思想领域的重大事件;对话内容要围绕主题展开,观点明确:对话过程完整,逻辑清晰)
(2)据材料二,指出他们的时代是怎样一个时代?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他们在经济、宗教和政治三个领域中的建议引起了哪些社会影响?
2020-09-06更新 | 451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苏省连云港市海头高级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初学情检测历史试题
9 . “迷惘一代”一语源自美国作家海明威的小说《太阳照常升起》。小说写的是一战后,一群流落法国的美国年轻人,由于战争给他们造成了生理上和心理上的巨大伤害,他们空虚、苦恼和忧郁,对社会不满,对前途失望,只能在沉沦中度日。由此可以看出导致现代主义文学诞生的重要因素是
A.战争造成的伤害B.人们心理的空虚
C.社会理想的破灭D.人生前途的迷失
2020-06-25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2020届高三仿真训练历史试题
10 . 中国的维新派认为:“吾既自居于弱味,安能禁人之兼攻?吾既日即于乱亡,安能怨人之取侮?”这种思想源于
A.普朗克的量子论B.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C.达尔文的进化论D.卢梭的社会契约论
2020-06-25更新 | 13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2020届高三仿真训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