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37 道试题
1 . 恩格斯称15世纪、16世纪开始的宗教改革运动为“第一号资产阶级革命”。他意在说明宗教改革
A.粉碎了人们对上帝的信仰B.实质上是资产阶级的反封建斗争
C.描绘了资本主义的社会蓝图D.是人类进入资本主义时代的开始
2021-03-03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在莎士比亚早期的抒情诗和喜剧中,在肯定人现实欲望的合理性以及人自身力量与价值的同时,又仰望上帝的恩典,把耶稣式仁慈宽厚的秉性赋予了人间的帝王。这一时期的“人文主义”
A.体现新旧交融,彰显人性价值B.追求民主法治,反对禁欲苦行
C.主张信仰得救,倡导王权至上D.抨击君主专制,提倡信仰自由
2021-03-03更新 | 263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70周年国庆阅兵举世瞩目,在这次庆典中向世人展示了新中国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其中就有被国人戏称“东风快递”的导弹方阵等国之重器。下列关于建国以来科技成就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中国发展“两弹一星”是为了赢得核争霸
B.1964年中国自行研制的氢弹爆炸成功
C.21世纪初中国成功挤进世界“载人航天俱乐部”
D.袁隆平研制的杂交水稻缓解了“大跃进”造成的经济困难
2021-03-03更新 | 7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据统计,中国高等院校中政法系科在校生占学生总数的比例由1947年的24%下降到1952年的2%;工科学生比例由1946年的18.9%上升到1952年的35.4%。这一变化从侧面反映了当时我国
A.急需大量工业建设人才B.高等教育畸形局面的改变
C.照搬苏联高等教育模式D.社会主义改造成果的巩固
2021-03-03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5 . “有一分材料说一分话”是解读史料的基本原则。下列史料解读符合这一观点的是
选项史料结论
A“天下为主,君为客。”中国早期民本思想产生
B“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资产阶级民主思想产生
C谭嗣同说:“誓弑尽天下之君主,使流血满地球。”维新派强烈反对君主制
D孙中山说:“照现在这样的政治论起来,就算汉人为君主,也不能不革命。”革命派主张实行共和制

A.AB.BC.CD.D
6 . 五四运动后,“社会主义”已经成为报刊中的时髦名词,没有人禁止赞扬苏俄的暴力革命,“以俄为师”成为立志改造中国的有识之士的共同选择。这反映出当时
A.中国人民民族意识开始觉醒B.马克思主义的影响日益扩大
C.知识分子救国方式达成共识D.北洋军阀政府思想控制松弛
2021-03-03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国家的主体实行社会主义,香港、澳门和台湾实行资本主义”。这体现了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
A.实事求是B.改革开放C.独立自主D.一国两制
2021-03-03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1875年,王韬发表了著名的《变法自强上》《变法自强中》《变法自强下》三篇政论,明确提出“变法”的口号。该口号的提出
A.表明制度变革已成为社会共识B.直接推动了维新变法运动兴起
C.是对“中体西用”主张的反思D.开启近代中国学习西方的先河
2021-03-03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曹雪芹在《红楼梦》中说:“红尘滚滚,奈何不了一往情深;人欲横流,唯简单笃定不乱一心。”这种对“人欲、人性”的揭示反映了
A.中国传统主流文化发生重大转变B.市民阶层的价值取向
C.民间思想借助文学作品广泛传播D.中国文化内涵多样性
10 . 金庸小说《射雕英雄传》讲述,黄蓉帮瑛姑巧解开平方的方法叫做增乘开方法。这一方法是中国数学家贾宪于11世纪中叶提出来的。这表明
A.中国古代科技有对理论的探讨B.中国古代科技侧重于分析推理
C.通俗文学兴起有利于科学传播D.西学东渐促进了中国科学进步
2021-03-03更新 | 167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