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伏尔泰对古代中国政府的行政机制大加赞扬,认为比之印度、波斯和土耳其的政治统治形式,中国要幸运得多。在这里,一切都由一级从属一级的衙门来裁决,官员必须经过好几次严格的考试才被录用。在中国,这些衙门就是治理一切的机构。六部属于帝国各官府之首,六部之下有44个常设在北京的下属机构,每个省每个城市的官员都有一个辅佐的衙门。因此,在伏尔泰看来,人类肯定想象不出比中国的政治形式更好的政府。

—摘编自伏尔泰《风俗论》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伏尔泰的观点。(要求:对材料中的观点赞成、反对或另有观点均可,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武帝曰:“三代受命,其符安在?灾异之变,何缘而起?”董仲舒答曰:“臣闻天之所大奉使之王者,必有非人力所能致而自至者,此受命之符也……皆积善承德之效也。……上下不和,则阴阳缪戾而妖孳生矣,此灾异所缘而起也。”

——摘编自《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二 天下事有大根本,有小根本。正君心走大本。臣闻人主所以制天下之事者,本乎一心,而心之所主又有天理、人欲之异。二者一分,而公私邪正之途利类。盖天理者,此心之本然,循之则其心公而且正;人欲者,此心之疾疚,循之则其心私而且邪。

——朱熹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董仲舒与朱熹君权观的差异,并指出二者的思想来源。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董仲舒、朱熹的思想能被当时的世俗政权接受的共同原因。
(3)综合以上材料,我们应该如何认识人类思想文化的发展。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