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55 道试题
1 . 春秋战国时期书籍传入民间,使图书不再为极少数上层贵族所垄断。士阶层成为官府藏书的读者群体,使得图书更能够发挥它的社会功能。这
A.加速了宗法观念的普及B.使得士阶层成为藏书最多的群体
C.实现了社会文化的世俗化平民化D.有助于诸子思想的传播
2 . 宗教画《圣母升天》是威尼斯画派提香(1490—1576)的代表作,描绘了在众多教徒目睹下上帝和天使迎接圣母升天的奇迹,画中的圣母酷似一个世俗妇女,洋溢着人生欢乐的情调。该画体现了
A.神秘主义B.人文主义C.浪漫主义D.理性主义
3 .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清之际,以脉学、针灸和本草学为代表的中医学,以及大黄、阿胶等药物的制作技术,通过来华传教士传入西方社会,产生了一定的影响。16 世纪下半期,耶稣会范礼安神父到达澳门,出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浓厚兴趣,他开始收集中医药的相关知识。明清之际的传教士在向中国介绍西医药知识的同时,对中国传统的中医药也极为关注,特别是雍正开始禁教后,传教士感到在华行医传教难以进行,便转而研究中医中药。直接受益于中国医生的治疗或对中医药的疗效有过亲身体会的传教士,对中医也多持肯定态度。但是由于文化背景、生活背景、自身的科学素养及其研究的力度和深度上的不同,一部分传教士对中医药持有偏见,否定中医药的成就,他们对中医的批评,在推崇中医药的耶稣会士中产生了种种反弹,争论的结果促进了欧洲人对中医的了解。

——摘编自张宗鑫《明清之际中医西传简论》

材料二   20世纪70年代以来,数度出现了国际性的“中医药热”。世界卫生组织(WHO)在1975年委托中国开办国际针灸培训班,先后为120多个国家和地区培养针灸师3000余人。近年来,中国政府致力于推动中医药的海外传播,发布了《中医药“一带一路”发展规划(2016—2020)》,截止2018年,中医药已传播到世界183个国家和地区,中国政府与外国政府、国际机构签订含有中医药内容的合作协议达86个,世界各地成立了众多的中医药学术团体和医疗机构。中医药教育和科研也受到空前重视,目前,全国各中医药院校都有留学生教育事业,多所中医孔子学院也相继成立。同时,很多国家也在创办自己的中医药教育,如欧盟地区已有20多所大学开设中医药课程。这些都有力的推动了中医学的国际传播。

——摘编自张成搏、程伟《中国医学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清之际传教士推动中医西传的原因,并概括改革开放后中医学的国际传播与明清之际相比所呈现的不同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中医学国际化的意义。
4 . 谭嗣同在论及儒学时说“盖举近来所谓新学新理者,无一不萌芽于是。以此见吾圣教之精微博大,为古今中外所不能越”。这段话
A.阐释了中体西用的治国理念B.反映了学习西方已成国人共识
C.奠定了戊戌变法的理论基础D.折射了部分士大夫的文化自信
2020-09-01更新 | 63次组卷 | 6卷引用:四川省广元市2020届高三三模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20世纪初,中国学术界在翻译“science”时,主要引用儒家经典中的“格致”,少数人借用日语中的“科学”。到了1915年,“格致”在这一翻译中基本消失,“科学”成为定译词。这一变化反映当时中国学术界
A.受到新文化运动影响B.彻底抛弃儒家经典
C.放弃中体西用的原则D.理性认识西方文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富民思想,如儒家的“藏富于民”“恒产论”和“轻徭薄赋”,墨家的“节用利民”思想,道家的“精神足民”论,法家的“以政裕民”思想等。富民思想的出现表明
A.民本思想成为社会主流思想B.统治者注重对私产的保护
C.社会阶级矛盾得到有效缓和D.生产关系领域发生了变革
2020-08-29更新 | 1324次组卷 | 121卷引用: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2020届高三下学期综合演练(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一批学者对西方某一文学流派的理解为:“从本质意义上看就是反抗;崇尚灵感与天才,艺术是自我的表现’,不是再现””、“诗人要把小我推广为大我,把艺术与革命结合起来等”。这一文学流派为
A.浪漫主义B.现实主义C.现代主义D.古典主义

8 . 材料   毕加索(1881—1973),法籍西班牙人,现代派画家。在毕加索看来,艺术家的职责不应只借助具体物象反映世界,而应创造出抽象的东西来表现世界。《亚威农的少女》彻底否定了文艺复兴以来的传统绘画规矩,断然抛弃了对人体的真实描写,而把整个人体利用各种几何化了的平面装配而成。他利用西方现代哲学、心理学、自然科学的成果,创造出了极端变形和夸张的艺术手法,在表现畸形的资本主义社会和扭曲了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方面入木三分。

为了世界人民的和平、幸福和自由,为了祖国的繁荣昌盛,毕加索投入到与法西斯进行不屈的斗争中。1940 年至 1944 年巴黎沦陷时期,毕加索参加了反法西斯战争抵抗运动,1944 年9月正式加入法国共产党,与共产党一起并肩作战。I948 年毕加索参加在波兰举行的保卫世界和平大会并发表了多幅《和平鸽 》,声援保卫世界和平运动。

——摘编自邓千流《毕加索的绘画艺术与政治思想研究》


(1)根据材料,概括毕加索绘画艺术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毕加索身上体现的时代精神。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张载主张”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王夫之赞曰:”往圣之传,非张子其孰与归”。据此材料反映了
A.儒、佛、道思想间的文明交融B.重建儒家正统的艰难
C.宋儒重建儒家信仰的文化自觉D.社会道德环境的恶劣
2020-08-22更新 | 139次组卷 | 22卷引用:四川省广安市邻水实验学校2021届高三上学期入学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小说《悲惨世界》主要以19世纪头30年的法国为故事背景,主人公冉·阿让本是生性善良的劳动者,“法律和习俗造成的社会压迫”使他“逐渐成了猛兽”,后在米里哀主教的感化下,他的精神人格上升到了崇高的境界。据此可知,《悲惨世界》
A.旨在抨击封建君主专制的黑暗统治B.揭示了工人被机器异化的命运
C.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法国社会的现实D.否定了改造社会制度的必要性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