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53 道试题
1 . 唐代是艺术发展的一个高峰时期,书画名家辈出,这时期的书法艺术融汇了南朝的秀美和北朝的雄健,创出了许多新的风格。其中以骨力道劲的艺术特色(如图)著称的书法家是
A.王羲之B.欧阳询C.颜真卿D.柳公权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2 .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兼收并蓄,博大精深。“历法天文计算精,圆周小数点分明。千年国外方求出,月后环山宇宙名。”这首诗称赞的是
A.诸葛亮B.贾思勰C.祖冲之D.孙思邈
3 . 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指出:“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在这一思想指导下,中国的创举是
A.创办经济特区B.改变所有制结构
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D.开辟经济开放区
4 . 汉武帝即位初期,内有王国问题的困扰,外有匈奴的不断侵袭,汉武帝决定招贤纳士,加强皇权。以下观点最容易得到汉武帝赏识的是
A.“天子受命于天,代天以御万民”B.“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C.“福兮祸之所伏,祸兮福之所倚”D.“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2020-10-24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玉溪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5 . 陈衡哲在《西洋史》中提到,文艺复兴(Renaissance)的意义有两个:一是复生(re-birth),一是新生(new-birth),这两个意义是都不错的。该提法比较准确反映了
A.文艺复兴的兴起与内容B.文艺复兴的原因与结果
C.文艺复兴的形式与实质D.文艺复兴的内容与影响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西周的制度发展程度过低,无法更多的满足新兴地主阶级的发展需求,他们力求改变现状,试图获得更多的经济、政治、文化地位,呼唤建立新的社会,从而推动了百家争鸣的产生和发展。

——据李静、萧红恩《百家争鸣与文艺复兴的历史比较》

材料二   伴随着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和经济大变动,王官之学的退场,私学的兴起,最终造就了诸子百家争鸣的兴盛局面。

——袁行霈、严文明等编《中华文明史》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百家争鸣产生的历史背景。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百家争鸣”在历史上重大意义。
7 . 史料记载,唐哀宗时(十世纪),郑璠率军攻打豫章(今江西南昌),“发机飞火”,烧毁该城的龙沙门。这可以说明
A.火药的发明是在唐朝时期B.唐末军事上已使用火药
C.火药促进了地理大发现D.唐代火药已经传入欧洲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孔子)看准了政治责任非有学问及道德的人不能担当……他深通礼、乐、射、御、书、数这些从事政治的基本学问,但他却无从政的机会。乃广收门人弟子,达三千人之众,教以六艺……志在造就士及君子。

——摘编自周德伟《自由哲学与中国圣学》

材料二   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以此见天心之仁爱人君而欲止其乱也,自非大亡道之世者,天尽欲扶持而全安之。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三   厚敛于民以养禽兽,而使民饥以死,则无异于驱兽以食人矣。盖侈用则伤财,伤财必至于害民。故爱民必先于节用。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


(1)根据材料一概括孔子认为从政之人应具备的条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孔子思想在春秋战国时不被重视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指出董仲舒其主张的目的,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时期儒学地位的变化。
(3)根据材料三指出朱熹认为爱民的关键,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时期儒学地位的变化。
(4)综合上述材料,指出不同阶段儒学家治国理念的共同之处。从儒学地位的变化中,你能得到什么认识?
9 . 东晋庐山贾姓士人“博通六经,尤善《庄子》《老子》”,后成为虔诚的佛教高僧慧远。出现这一现象的社会背景是
A.士族制度逐渐衰落B.社会舆论环境较为严酷
C.三教融合趋势加强D.佛教思想成为社会主流
2020-10-19更新 | 367次组卷 | 19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衡水实验中学滇池校区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测试历史试题
10 . 下列是明朝的科学巨著,对此概括准确的是
A.明代科技发展已形成完整体系B.明代科技具有承古萌新的特点
C.明代科技成就服务于军事需要D.明代科技迎合了世界发展趋势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