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有学者指出:“两汉时期文人有良心而没有文学,魏晋六朝时期则有文学而没有良心,盛唐时期可说是文学与良心兼备,杜甫便是代表,他的伟大也在这里。”这表明杜甫的作品,具有
A.魏晋六朝以来的文学精华素养B.关注民生哀乐的现实主义特质
C.文学家的慧眼诗心与宏见卓识D.抨击时弊和避乱弃世的精气神
2021-10-23更新 | 498次组卷 | 28卷引用:陕西省咸阳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2 . 清朝以“扬州八怪”为代表的画家以人物、花卉画居多,趣味的表现自由,颜色鲜明,八怪之一的郑板桥甚至把书法、诗、绘画完美结合,形成这种艺术风格的主要原因是
A.明清中期工商业的发达B.中国文化的浓厚地域性
C.市民阶层的价值取向D.画家们开放的社会心态
3 .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成果丰富。在五千多年的发展过程中,我国人民创造出了先秦诗歌、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诸多文学体裁。以下是关于上述文学体裁的表述,其中不正确的是
A.《诗经》深刻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体现了下层人民的呼声
B.唐诗风格各不相同,可分为山水田园诗、边塞战争诗等
C.宋词的出现反映了宋代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的兴起
D.明清小说主要以小说这种文学体裁表达了当时社会的繁荣与人们的自豪感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4 . “在《诗经》三百零五篇作品中,除了《大雅生民》和《商颂玄鸟》这两首诗在写道商周祖先降生时略具有神话因素沉积外,其他作品都没有任何神秘的色彩。”说明《诗经》运用的主要创作手法是
A.现实主义B.浪漫主义C.借古讽今D.托物言志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诗经》在当时流行于诸侯各国,而运用于祭祀、朝聘、宴饮各种场合,在政治、外交活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左传》中也记载了春秋时期大夫用《诗》的情况。由此可知《诗经》
A.注重记载政治事件B.注重记载民风民俗
C.能反映一定社会现实D.能抒发人们的情感
6 . 《诗鲁颂洋水》中曾提到鲁僖公立“泮宫(国家高等学府)”,但后来又有些诸侯公开地说:“可以无学(不办学校),无学不害。”造成这一转变的主要原因是
A.春秋战国时期孔孟推动儒学的学校化教育
B.“士阶层的兴起与壮大推动私学发展
C.分封制的瓦解使诸侯失去官办学校的能力
D.“礼崩乐坏”使统治者急于恢复礼乐制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李白主要生活在盛唐时期,他的诗高唱人云、兴奋昂扬;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时期,他的诗反映了“安史之乱”和政治腐败给人民带来的痛苦,故有“诗史”之称。这说明
A.两人的性格迥异决定诗风大异B.诗人史学素养与文学技巧相得益彰
C.社会环境影响诗人的创作风格D.唐诗意境与史实不可分割融为一体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楚国的天空太小,盛不下你驰骋的思想,泪罗的江水多情,拥抱了你浪漫的失魂。诗人的忧愤太多,忧国忧民,忧楚国的江山社稷,忧黎民百姓的苛苛命运。于是愤怒的忧愁,如火山般爆发,化作《离骚》,化作《天问》,化作《九歌》,化作一首首滴血的诗篇。”这些“滴血的诗篇”
A.音节和谐,句式以四言为主
B.真实深刻地反映了社会生活
C.出自于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
D.开创了浪漫主义文学的先河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杜甫劝勉儿子:“诗是吾家事,人传世上情。熟精文选理,休觅彩衣轻。”韩愈通过“三十骨骼成,乃一龙一猪”的词句劝诫后代用功读书。据此可知,唐代
A.推行“以文治国”的国家治理思想B.存在“诗书传家”的文化传统
C.儒释道三教合流影响家庭教育D.已经建立起新儒学体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欧文忠《盘车图》诗云:“古画画意不画形,梅诗咏物无隐情。忘形得意知者寡,不若见诗如见画。”(《梦溪笔谈》)该诗描绘的绘画及其风格是
A.花鸟画,浓墨重彩B.山水画,重视写实
C.文人画,重视写意D.人物画,形神具备
2020-01-01更新 | 182次组卷 | 48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