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一位诗人在纪念某一历史事件时赋诗一首:“平地惊雷乾坤转,百万学子赴考场。十年梦萦断笔墨,一张考卷通殿堂。”这一历史事件是
A.教育领域拨乱反正B.落实十一届三中全会的精神
C.实施科教兴国战略D.贯彻“三个面向”教育方针
2 . 唐玄宗时,令宫女为前方将士缝绵衣。一兵士于短袍中得诗:“沙场征战客,寒苦若为眠。战袍经手作,知落阿谁边。蓄意多添线,含情更着绵。今生已过也,结取后身缘。”玄宗得知后,将作诗宫女嫁给该兵士。这一在唐代被传为佳话的故事在宋代却被视为反面教材。之所以出现这种变化是因为
A.佛教因缘观念影响已深入人心B.唐代的社会风气比较保守
C.词取代诗歌成为主流文学形式D.理学已成为主流意识形态
2020-02-02更新 | 205次组卷 | 3卷引用:福建省龙岩市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查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李白有诗云“邯郸四十万,同日陷长平”,某外国学者在研究唐代人口问题时引用该诗句,来印证唐代邯郸人口的殷盛;而有学者则指出,李白描述的是战国时长平之战的典故,这一材料不足以证明唐代人口的繁盛。据此得出的合理结论是
A.李白的诗以激情与浪漫著称,不足为信
B.李白的诗是可靠的史料证据,具有权威性
C.外国学者以诗证史的研究方法,提高了历史结论的可信度
D.历史研究可以以诗证史,但必须详加考辨做到多源互证
2020-01-19更新 | 11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泰安市2020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旧唐书·杨炯传》说:“杨炯与王勃、卢照邻、骆宾王以诗文齐名,海内称为王杨卢骆,亦号为‘四杰’”。

四杰的诗文虽未脱齐梁以来绮丽余习,但已经有所改革,初步扭转文学风气。王勃明确反对当时士大夫争相效仿的“上官体”“思革其弊”,得到卢照邻等人的支持。他们的诗歌从宫廷走向人生,题材较为广泛,风格也较清俊。卢、骆的七言歌行趋向辞赋化,气势稍壮;王、杨的五言律绝开始规范化,音调铿锵。他们的咏史诗、咏物诗、山水诗或描写边塞的诗,较接近社会现实;为五言律诗奠定了基础,并且使七言古诗发展成熟。他们的诗作与当时流行的宫体诗区别开来,昭示着一个时代的来临。杜甫在《戏为六绝句》中写道:“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摘编自《王勃集序》《初唐四杰对唐诗改革的影响》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初唐四杰”在诗歌创作上有哪些重要改革?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初唐四杰”的诗歌创作改革产生的重要作用。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朱熹的诗《观书有感》写道: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该诗意在
A.赞美池塘优美的风景B.强调书法取法于自然
C.克制欲望来探究天理D.借自然现象说明事理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杜甫劝勉儿子:“诗是吾家事,人传世上情。熟精文选理,休觅彩衣轻。”韩愈通过“三十骨骼成,乃一龙一猪”的词句劝诫后代用功读书。据此可知,唐代
A.推行“以文治国”的国家治理思想B.存在“诗书传家”的文化传统
C.儒释道三教合流影响家庭教育D.已经建立起新儒学体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以诗证史是历史研究的基本方法之一。下表中的诗句可以用来说明唐代
A.国家放弃了重农抑商政策B.农村草市贸易呈现繁荣
C.副业收入成农民主要收入D.农村经济商品化的发展
8 . 王昭君是汉代和亲的一位女子,汉代之前歌咏昭君的作品哀伤凄凉是主调。宋代以后,长期为泪水浸泡的昭君,也有悲壮慷慨亮丽的一面,常与屈原连在一起被诗人们咏叹,成为国家气象的象征。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新文学风格更能表达丰富情感B.政治化的情感性引申与附会
C.文人的际遇与家国天下的抱负D.伦理道德教化的逻辑和理想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