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朱熹晚年编著的《四书集注》,是对儒家经典的重新诠释,使理学通过四书而深入人心。他注重理论的教育,注重普及,注重民俗的改造,使“士人的思想”成为“世人的常识”。这反映了(     
A.朱熹学说成为官方正统思想B.理学的主张“存天理、去人欲”
C.朱熹理学强化了等级与秩序D.朱熹重视理学的普及化、世俗化
2022-11-13更新 | 165次组卷 | 22卷引用:广西北海市2022届高三一模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李贽讲王阳明的“良知”概念发展为“童心”,并认为“童心者,心之初也”“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若失却童心,便失却真心;失却真心,便失却真人”。由此可知,李贽这一思想(     
A.继承了知行合一主张B.肯定了个体的自然性情
C.宣扬了经世致用思想D.反对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论述题 | 较难(0.4) |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历程
时期类型代表作特色
秦汉时期远古神话《燕丹子》幻想方式、叙事方式
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干宝《搜神记》以写神仙鬼怪为主
志人小说刘义庆《世说新语》以人物的琐阅轶事为主
隋唐时期传奇小说白行简《李娃传》等以才子佳人和帝王将相为主
宋元时期话本小说《三国志平话》等白话小说出现,以平民为对象
明清时期短篇小说三言二拍、《聊斋志异》等以白话为主,以市井小民为对象
长篇小说《三国演义》《西游记》等章回体,白话小说,题材众多

——整理自孙宏哲著《中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历程透析》


根据上表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为中国古代小说发展划分阶段,并简要阐述。(要求:阶段明确,阐述具体,持论有据,逻辑清晰。)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朱熹针对当时有些儒者“徒知而不行”的学风,批评指出“大抵今日之弊,务讲学者多阙于践履”,认为“既致知,又须力行。若致知,而不力行,与不知同。”在此,朱熹(     
A.蔑视权威和教条B.力图唤醒内心的良知
C.捍卫道学家尊严D.强调学术为现实服务
2022-10-15更新 | 1705次组卷 | 17卷引用:广西钦州市浦北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有人把先秦诸子的思想描述为:“归服自然的隐士派”带着逍遥魂儿,避世寻自由;“中央集权的法制派”刻薄严苛,法度严明;“提倡节俭与互爱互利的反战派”爱好和平,讲求实际功利;“拥有无限同情心和向上心的文化人的学派”一股正气,平治天下。这些思想分别对应的是哪家学派(     
A.儒、法、道、墨B.墨、儒、法、道C.法、儒、道、墨D.道、法、墨、儒
2022-09-26更新 | 715次组卷 | 16卷引用:广西钦州市浦北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6 . 隋唐时期的书法艺术,融汇了南朝的秀美和北朝的雄健,创出新风格。对此理解准确的是(     
A.隋唐书法艺术难以超越B.国家统一促进文化交流
C.君主开明有助艺术繁荣D.对外开放利于艺术多元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青年杂志》1916 年9月1日改名《新青年》。下图是杂志第2卷第1号的封面。



提取图片上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对图片进行阐释。
8 . 1913年初,在国民党选举获胜后,孙中山指出:“本党今即得占优胜地位,第一应研究者,即为政党内阁问题。”但20世纪20年代孙中山又强调:“俄国完全以党治国,比英、美、法之政党,握权更进一步”“可为我们模范”。由此可知,孙中山思想的转变(     
A.鉴于政党政治受挫的现实B.说明其转向社会主义探索
C.抛弃了资产阶级政治立场D.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
2022-08-28更新 | 836次组卷 | 23卷引用:广西百色民族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9 . 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文人和学者们虽然大力表现和发扬人文主义精神,认识和揭露天主教会和教皇的腐朽、罪恶,但是他们还是乐于接受教皇及教会的保护和豢养,对教会势力抱着和解的态度。其根源在于,当时欧洲(     
A.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B.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
C.艺术家依赖教会资助D.思想解放程度仍较低
2022-08-16更新 | 557次组卷 | 7卷引用:广西贵港市桂平市麻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礼者,法之大分,类之纲纪也,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该言论主张(     
A.有教无类B.兼爱非攻C.隆礼重法D.无为而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