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6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梁启超在《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中说:“革命成功将近十年,所希望的件件都落空,渐渐有点废然思返,觉得社会文化是整套的,要拿旧心理运用新制度,决计不可能,渐渐要求全人格的觉醒。”这一观点(     
A.沿袭政治改良的思想主张B.促进了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C.认识到思想启蒙的重要性D.代表大革命时的认知水平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明代小说家热衷于塑造心地仁慈、品行端正,求财有道的商人形象。在他们的笔下,只有这样的商贾才能发家致富,甚至可以得到上天的垂青;反之,则在商场上一败涂地,即使发了财也无福消受。据此可知,明代小说(     
A.受重利轻义思想影响深刻B.受到社会主流思想的影响
C.表现出极强的虚构性特征D.加强了对百姓的思想控制
3 . 近代英国,咖啡馆是人们交流的重要场所。人们甚至把咖啡馆称为“一便士大学”,因为当时的咖啡馆消费不高,一杯咖啡只要一便士,而知识上的收获却很多。这一现象反映了近代英国(       
A.饮食习惯发生变化B.社会开放与活力增强
C.高等教育不断发展D.阶层之间的流动增多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明代的思想家李贽认为“圣人”并不是道德上的楷模,“圣人知天下之人之身,即吾一人之身,我亦人也,是上自天子,下至庶人,通为一身矣。”李贽的这一思想(     
A.折射出社会转型时期的时代特征B.批判了君主制度的弊端
C.意在倡导士人树立社会担当精神D.肯定了人私欲的正当性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卢梭指出:“法是公意的行为”,它伴随着国家的产生而产生,“是依据人民的意愿制定的,人民的权利来自人之为人本身,并不是法律所赋予。……无需再问人民何以既是自由的却又要服从法律,因为法律只不过是我们意志的体现而已。”据此可知,卢梭意在强调(     
A.服从公众意志即是对法律的遵循B.法律原则规范了公共秩序下的自由
C.个人的自由受到理性原则的约束D.自律与法律发挥了相辅相成的作用
2023-01-05更新 | 574次组卷 | 6卷引用: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实验高中2023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
6 . 新文化运动时期,胡适提出著名的"八不主义”:一曰,须言之有物;二曰,不摹仿古人;三曰,须讲求文法;四曰,不作无病之呻吟;五曰,务去烂调套语;六曰,不用典;七曰,不讲对仗;八曰,不避俗字俗语。据此可知,新文化运动(     
A.以民主和科学为核心B.全盘否定了中国文化
C.有利于文学语言革新D.批判封建的伦理道德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中国近代若干人物的思想主张

时间人物主张
19世纪40年代魏源师夷之长技以制夷
19世纪50年代洪秀全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
19世纪60年代李鸿章中国文武制度事事皆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
19世纪90年代梁启超非变革不足以救中国……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
20世纪初孙中山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20世纪初陈独秀拥护.德先生,,必须反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拥护.赛先生,,必须反旧艺术、旧宗教。只有拥护.德先生,.赛先生,,才能救中国

从表中任意选取一个人物的主张,结合所学知识对其进行评析。
8 . 中国古代儒家思想文化不断发展。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论语·颜渊》

材料二:“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

“天理人欲,不容并立。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存则天理灭。”

“一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则阙了一物道理。”

——朱熹《朱子文集》

材料三:宋明理学建树理想人格,对中华民族注重气节、注重道德、注重社会责任与历史使命产生了深远影响。从张载、文天祥、顾炎武传递出来的社会责任感和道义责任感。闪烁着理想人格和灿烂光辉,强调了宋明理学的精神价值与道德理想,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文化脊梁。

——摘编自冯天瑜、何晓明、周积明《中华文明史》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概括孔子核心思想及其政治主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括程朱理学的基本主张。依据材料三,说明理学为什么被称为“中华民族精神的文化脊梁”。
2022-12-27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县第四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12月线上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秦汉时期,因运输保管不易,户籍、田籍等基础性账簿都是在乡编制,一式仅两份,正本留乡,副本仅上呈至县。魏晋时期,基础账簿则由县负责制作,一式多份,由县上报郡、直至中央政府。这一变化得益于(     
A.书写材料的进步B.户籍制度的完善
C.监察制度的发展D.行政效率的提高
10 . 林毓生教授一曾经分析:新文化运动以来,中国知识分子借西方个人主义的思想与价值支援并辩解反传统运动,但是个人应当作目的,不可当作手段;个人的自主独立源于个人本身价值的体认遭到了曲解。这一分析的主旨是(     
A.新文化运动是一场反传统的运动B.个体主义在近代中国影响力有限
C.新文化运动并没有实现个体主义D.新文化运动重视个体自由和尊严
2022-12-16更新 | 193次组卷 | 5卷引用:山东省百校联盟大联考2023届高三12月大联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