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 道试题
1 . 解读下表,从中能够得出的正确结论是,这一时期我国(       
我国城乡居民1985~2002年(部分)消费支出(单位:%)
消费支出种类
(部分)
1985年1997年2002年
农村城镇农村城镇农村城镇
衣着9.6514.566.7712.455.729.8
居住18.234.7914.428.5716.3610.35
家庭设备用品5.18.65.287.574.386.45
服务性消费8.7312.7916.3520.5624.1532.47
(注:服务性消费包括医疗保健、交通通信、教育文化娱乐等)
A.第三产业成为国民经济主导B.农村发展速度大幅落后于城市
C.改革开放促进民众消费升级D.市场经济体制推动城乡一体化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十六国时期中原地区政治形势混乱,但十六国统治者并不满足于建立割据政权,如夏国建立者赫连勃勃在修建都城时宣称“朕方统一天下,君临万邦,可以统万为名”。魏孝文帝更是志在“南荡吴越,复礼万国”。这可以说明当时(     
A.大一统思想普遍存在B.民族矛盾十分尖锐
C.统一趋势逐渐加强D.南朝局势相对稳定
2021-05-24更新 | 644次组卷 | 15卷引用:重庆市江津中学、铜梁中学、长寿中学等七校联盟2021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3 . 对于商鞅变法,《史记·商君列传》和《资治通鉴·卷二》都做了很清晰的记叙,两位史学家对商鞅变法有各自的取舍标准,文末都发表了自己的评论。

材料一   行之十年,秦民大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乡邑大治。

太史公曰:商君,其天资刻薄人也……刑公子虔,欺魏将卬,不师赵良之言,亦足发明商君之少恩矣。余尝读商君开塞耕战书,与其人行事相类。卒受恶名於秦,有以也夫!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二   (商鞅)为相十年,秦人多怨。

臣光曰:夫信者,人君之大宝也。国保于民,民保于信。非信无以使民,非民无以守国。……昔齐桓公不背曹沫之盟,晋文公不贪伐原之利,魏文侯不弃虞人之期,秦孝公不废徙木之赏。此四君者,道非粹白,而商君……处战攻之世,天下趋于诈力,犹且不敢忘信以畜其民,况为四海治平之政者哉!

——《资治通鉴》


根据材料一、二,概括两者对商鞅及变法的看法并结合所学分析可能的原因。
4 . 经筵,是指汉唐以来帝王为讲论经史而特设的御前讲席。宋代始称经筵,宋代司马光为宋神宗讲经时提出了“祖宗之法不可变”的观点,并且以曹随萧规等历史典故进行论证。王安石参政离开经筵之后,安排吕惠卿进入经筵,吕惠卿又引用《尚书》中“刑罚世轻世重”来论证祖宗之法可以变。这说明
A.皇帝决策受到经筵左右B.文献典故解释迎合现实的需要
C.宋代政务决断有民主性D.宋代朝臣的文化水平难分高下
2021-03-08更新 | 893次组卷 | 19卷引用:重庆市强基联合体2021届高三3月联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材料   由于当皇太子时就深知官僚制度的专横,加上当时自治思想风行于俄国,亚历山大二世决定以地方自治来抗衡官僚政治。1864年,沙皇政府开始在地方设置自治机构。这些机构由地主、市民和农民选举的代表组成,主要负责地方的文化、教育、卫生、食品供应等公共事务。地方自治机构的活动为改变当地落后的生活条件和陈规陋习起了良好作用,但它没有政治权力,一切听命于省长的裁决。在进行地方自治改革后,政府实际上允许了不依赖国家的、独立的公民社会的出现。但当自由主义者强烈要求建立一个全俄国的代表机构——杜马时,亚历山大二世无论如何都拒绝对此作出让步,从而制止发展到君主立宪政体的倾向。革命的道路于是不可避免。

——摘编自曹维安《评亚历山大二世的俄国大改革》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俄国进行地方自治改革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俄国地方自治改革的影响。
6 . 青苗法:每年青黄不接时,由官府给农民贷款、贷粮,分别随夏秋两税归还。保甲法:将乡村民户加以编制,农闲时集中,接受军事训练。三舍法:以学校的平日考核来取代科举考试。以上变法措施的共同点是
A.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B.增强国家的治理能力
C.理学是其指导思想D.保障地主阶级利益
2020-05-06更新 | 764次组卷 | 21卷引用:重庆市2024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毁镜”是北方草原地区拓跋鲜卑的一种特殊葬俗,即在下葬过程中将随葬铜镜故意打碎、通常仅以其中一块残片随葬的习俗。考古发现揭示随着鲜卑南迁,越靠近中原,毁镜现象越少。据此推断,鲜卑毁镜习俗的废弃原因极有可能是
A.政府禁止奢侈之风
B.鲜卑人审美水平提高
C.战争频繁铜镜难得
D.受到汉人习俗的影响
2019-04-17更新 | 1152次组卷 | 57卷引用:重庆市合川区瑞山中学2019年高三模拟文综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1993年的政府机构改革的主要内容有:取消部分专业经济部门,有的改为经济实体。有的改为行业总会。保留和新建了一些综合经济部门,如组建了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国家开发银行、国家进出口银行、国税局和地税局等。经过改革,国务院各部委、直属机构由原先68个调整为59个,各部门人员精简平均为20%左右。省自治区党政机构由平均76个减为56个,直辖市党政机构由平均101个成为73个,市地县的党政机构人员约减少200万,占原有行改编制的23%。但是相当一些政府机关人员转入事业单位后仍然继续依靠国家财政吃饭,致使吃财政的人数不仅没有减少。反而增加了。

——周志强、曾云燕《新时期中国政府机构改革的历史回顾》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1993年我国政府机构改革的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1993年我国政府机构改革。
9 .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   美国近代史上的第一次改革,关系到美国能否真正建设成为一个独立的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问题;第二次改革(19世纪上半叶),关系到一个“一国两制”的美国的走向:是带有前资本主义、早期资本主义色彩的,还是工业资本主义的近代化道路;第三次改革(19世纪末),涉及自由资本主义能否平稳过渡到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材料二   (美国)在现代史上的另外五次改革浪潮,是确保美国在20世纪处于领先地位。第一次在20世纪最初20年,它涉及能否有效调节垄断资本主义和自由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运转问题,核心在于解决现代化进程中许多经济和社会政策问题……第二次浪潮在三十年代,……它挽救了现代资本主义和美国。第三次改革浪潮发生在战后初期1/4世纪,……是第二次改革的深化,伴随这一改革浪潮的,是美国成为超级经济大国。第四次改革浪潮在70年代以来,被称为保守主义改革浪潮……又一次挽救了当代资本主义,从而免受滞胀经济之苦。第五次改革浪潮是90年代克林顿的新经济改革,使得美国经济……在世界经济中稳居超级霸权国家地位。

——黄安年《美国经济发展史专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美国如何发展资本主义的?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第二次改革浪潮是怎样挽救现代资本主义和美国的?与第三次改革浪潮相比,第四次改革浪潮在手段上有什么变化?

10 .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改革开放前,我国实行计划价格体制,农产品、矿产品、原材料 等价格严重背离价值,农民收入低下,企业亏损严严重。1978年12月,中共中央果断决策,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拉开了价格改革的序幕。1979年到1984年,政府多次提高粮食、油料等农副产品收购价格。1985年开始,除政府合同定购的少数品种外,其他农副产品价格随行就市,长达30余年的农产品统购派购制度宣告结束;工业生产资料价格实行政府定价和市场调节价并存的“双轨制”,允许企业对完成计划后的超产部分自主定价。1992年中共十四大以后,生产资料价格“双轨制”逐渐取消,实行政府指导价。1998年起全国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随后与之相配套的《价格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规定》《禁止价格欺诈行为规定》等一些法规、制度也陆续出台。

——摘编自李林茂、李愈茂《价格改革回顾与瞻望》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78年以来价格改革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1978年以来价格改革的意义。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