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3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方田均税法是王安石变法的措施之一,即下令全国清丈土地,核实土地所有者,并将土地按土质的好坏分为五等,作为征收田赋的依据。据此可知,方田均税法(       
A.满足了农民的土地要求B.增加了政府收入
C.满足了地主的利益诉求D.解决了财政危机
2023-11-03更新 | 89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秦国在历史发展中,形成了崇武尚战、重功利而轻伦理、讲求实效的文化传统。商鞅利用政权力量抑制其消极、落后的内容,发扬其能够服务于新制度的内容,使新制度与文化结合起来。这表明,商鞅变法(     
A.以血缘政治取代了官僚政治B.注重对秦文化的改造与整合
C.维护了秦国人民的根本利益D.使秦国走上穷兵黩武的道路
3 . “练摊”指本钱不多摆地摊的行为。20世纪80年代初,“练摊”是个贬义词。20世纪90年代以来,越来越多的人加入“练摊”行列,一些城市也开始建立自由市场,发展马路经济。这一变化反映了(     
A.对外开放迈出重大步伐B.农村经济体制改革逐步推广
C.改革开放进程不断深化D.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开始启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在梭伦改革前,雅典没有人能立遗嘱,死者的全部财产必须留给自己的家族,但梭伦允许没有儿女的人可以把财产给予自己属意的人,这样他就使友谊重于亲属,私情重于必然,使一个人占有的东西成了个人的财产。这表明梭伦改革(     
A.缓和平民与贵族的矛盾B.注重维护个体财产权利
C.根本上打破血缘的束缚D.提升了公民的道德水准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列宁曾指出,经过1861年改革,“农民获得自由的时候,已经被剥夺得一干二净”。下列能够说明这一点的是(     
A.农民在法律上成为“自由人”
B.农民获得“解放”时可得到一块份地
C.农民可以通过高额赎金赎买的方式获得土地
D.农民仍然受到地主控制的村社的严格管理
2022-12-13更新 | 185次组卷 | 23卷引用:新疆额敏县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494年末,孝文帝禁止穿鲜卑服,要求鲜卑人穿汉服。后来又规定改说汉语,改鲜卑姓为汉姓。……499年孝文帝去世后,北魏即进入内部动乱不已的多事之秋……因此,有学者认为造成北魏后来局面的根源,实际上可以追溯到孝文帝改革。这反映了孝文帝改革(     
A.加速了鲜卑族的封建化B.历史影响具有双重性
C.进一步促进了民族融合D.产生了明显的副作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商鞅变法遵循“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原则,为秦的强大及统一六国奠定基础。下列各项中不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A.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B.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
C.私下诸番互市者置之重法D.为田开阡陌封疆
2022-11-21更新 | 79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襄阳市第五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北魏孝文常“雅重门族,以范阳卢敏、清河崔宗伯、荥阳郑羲、太原王琼四姓,衣冠所推。咸纳其女以充后宫”,还要求“王国舍人,应取八族及清修之门”。

1.根据材料,上述北魏孝文帝的政策旨在(     
A.推行民族交融政策B.争取汉族高姓支持
C.巩固门阀士族制度D.促进鲜卑族封建化
2.他的改革取得成功的主要原因在于(     
A.孝文帝改革决心坚定B.北魏实现了北方的统一
C.改革措施全面易实施D.顺应民族交融的大趋势
2022-10-26更新 | 134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上海交大附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严厉推行分户析居的改革政策,规定“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把家庭单位强令拆分到最细小程度。父与成年男子分居,都以户主身份列名国版。商鞅此举力图(     
A.推动重农抑商政策的建立B.维护小农经济主导地位
C.瓦解宗法制度的社会根基D.移风易俗实现社会转型
2022-10-15更新 | 537次组卷 | 14卷引用:贵州省黔东南州凯里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光绪帝1898年颁布上谕称:“现当海禁洞开,强邻环伺,欲图商务流通,隐杜觊觎,惟有广开口岸之法。……着沿江、沿海、沿边各将军、督抚,迅就各省地方悉心筹度,如有形势扼要、商贾辐辏之区,可以推广“口岸、展拓商埠者,即行咨商总理衙门,酌核办理。惟须详定节目,不准划作租界,以均利益而保事权。”此上谕(     
A.意在以自主开放来应对侵略B.意在全面推行维新变法
C.力行改革来推进中国近代化D.表明帝后两党矛盾激化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