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5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1982年,陈云在阐述经济体制改革的问题时说:“这就像鸟一样,捏在手里会死,要让它飞,但是只能让它在合适的笼子里飞,没有笼子,它就飞跑了。笼子大小要适当,但是总要有个笼子。”他旨在(     
A.肯定农村经济改革的成效B.强调搞活经济与国家计划的关系
C.揭示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D.赞成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20世纪80年代以后,法国进行改革,省长成为共和国专员,不再担任地方政府行政首脑,更不管理地方事务。同时,在省之上设置大区,中央不再直接管理省及其以下的地方政府,在基层,扩大社区的治理作用。这次改革使法国(     )
A.民主制度正式确立B.社区组织逐步形成
C.地方自治权力扩大D.中央政府权力集中
2023-02-24更新 | 110次组卷 | 5卷引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从北宋最后一位帝王宋钦宗,到南宋宋高宗之后的历代帝王,对王安石是负面评价。明朝和清朝的皇帝将王安石等人视为“奸臣”。直至进入近代,迎来“3000年未有之大变局”后,人们才重新评价王安石变法的正面意义,并给王安石以全面客观的评价。这表明(     
A.历史评价缺乏统一标准B.史学方法决定历史观点
C.时代越接近评价越客观D.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4 . 康有为认为,政治之学最美者,莫如吾《六经》也;泰西所以强者,皆暗合吾经义者也;严复也认为斯宾塞的社会进化论思想与《大学》所谓诚正修齐治平之事有不期而合者。这反映维新派(     
A.倡导中学西源的学说B.形成成熟的向西方学习理论体系
C.肯定儒家文化先进性D.托古改制以减轻维新变法的阻力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据研究,北朝《地令》的实施是双轨制:在鲜卑拓跋族为主体的聚居区,实行的是普遍授田制,有实际的授田与土地还受;而在以汉人为主体的地区,各户的原有土地未被触动,也未见实际授田与土地还受,只是实行限田制和户籍登记。由此可见(     
A.均田制缺乏实施的社会基础B.土地所有权的变更频繁
C.土地私有观念影响制度实践D.封建人身依附关系强化
6 . 孝文帝下诏,以为“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 宜改姓元氏 …… ”,故皇族拓跋氏改姓元。孝文帝改姓氏的措施(     
A.传播了佛教文化B.促进了经济发展
C.推动了华夏认同D.加剧了民族矛盾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马克思认为:“野蛮的征服者总是被那些他们所征服繁荣民族的较高文明征服。”以下符合这一历史规律的事件是(     
A.魏国李悝的改革B.北魏孝文帝改革
C.秦统一东方六国D.司马炎代魏称帝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南宋叶适说:“今内外上下,一事之小,一罪之微,皆先有法以待之……(如此)人之才不获尽,人之志不获伸,昏然俯首一听于法度,而事功日隳,风俗日坏”。叶适意在说明,宋代(     
A.科举制存在严重弊端B.理学败坏社会风气
C.王安石变法策略失当D.政治风气因循保守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