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英国格言“两个魔鬼胜过一个圣人”,典型地说明了民主宪政的特点。宪政就是让两个魔鬼友好地相处并相互制约,把恶作剧减少到最低的程度。这说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关键和核心原则是
A.全体公民的参与程度B.权力的制约与平衡
C.市民的整体素质较高D.革命的彻底性
2022-06-05更新 | 327次组卷 | 153卷引用:2012-2013学年江苏涟水中学高二下期期中考试历史卷
2 . 民国时期有人评论说:“当时,约法之起草者以国体改号共和,于是其所取法之国非美则法。彼二国国情风俗合于我否?不问也!彼二国之得失,不问也!……总求思所以束缚袁氏之法,总求袁氏就总统之后为监印官,为木偶而已。”该评论以为《临时约法》
A.引入了西方政治的先进理念B.因人设法且未考虑其可行性
C.有效地限制了袁世凯的专权D.表达了对孙中山的理解同情
2020-07-17更新 | 189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苏省扬州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选修)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3 . 历经多次流血和动荡后,“政治上成熟的英国人决意尝试一下新政体的实验”。托利党和辉格党议员联合起来,进行了一次“具有历史意义的政治选择”。詹姆士二世的女婿、捍卫欧洲新教思想的荷兰的威廉亲王受邀前往英国,经过“一场几乎未流血的战斗,信仰天主教的詹姆士二世不得不放弃王国”。从英国政治文明演进的角度看,这个“选择”更大的意义在于(     )。
A.推翻了君主制度B.促进了君主立宪制度的形成
C.催生了民主共和政体D.否定了教会高于国家的主张
2020-07-11更新 | 4166次组卷 | 89卷引用:宁夏银川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丰子恺认为“文艺之事,无论绘画,无论文学,无论音乐,都须具有艺术的形式,表现技巧,与最重要的思想。”如图创作于1945年9月2日,下边的题字是“炮弹作花瓶,万世乐太平”。对此漫画的理解,正确的是

①反映了人民铸剑为犁、重建家园的愿望   ②作者用艺术的形式表达忧国忧民的思想
③简洁的笔墨却能给人们带来深远的意境   ④表现了内战爆发后,作者对和平的渴望
A.①②③B.①②C.①④D.①②③④
2019-11-22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高邮市2019-2020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选修)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民国元年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在那个历史时期是一个比较好的东西,……带有革命性、民主性。”这是因为“它”
①规定了“主权在民”“三权分立”
②法律上确立了民主共和政体
③法律上否定了君主专制
④有利于人民充分行使民主权利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6 . 14~15世纪中叶,英国议会权力逐渐扩大,下院的地位也在上升。期间充满着国王、下院、上院之间的合作和斗争。有时议会两院联合起来向国王夺权;有时国王又联合下院与上院作斗争;有时国王又与上院合作打击下院。这表明英国
A.政治民主传统历史悠久
B.各派政治势力激烈角逐
C.专制政体转向立宪政体
D.国王居于权力中心地位
2019-07-04更新 | 132次组卷 | 16卷引用:天津十四中2017-2018学年上学期高一年级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曾出现过各种政治模式。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2年在中国建立起美国共和政体的仿制品,真是荒唐可笑……这种共和政体悲惨的结束了,即悲惨的失败了。然而,失败的并不是共和政体,而是一代人。

—N.佩弗《远东》

材料二   究竟是一个党好,还是几个党好?现在看来,恐怕是几个党好……共产党可以监督民主党派,民主党派可以监督共产党。为什么要让民主党派监督共产党呢?这是因为一个党和一个人一样,耳边需要听到不同的声音。

—毛泽东《论十大关系》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仿制品”指的是什么政府?为什么说“美国共和政体的仿制品”是“悲惨的失败了”?

(2)材料二体现了新中国的哪项政治制度?这一时期还确立哪些主要政治制度?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政治模式选择的认识。

10 . 麦梦华评价《临时约法》时指出“我虽采用法制,然《约法》所定总统之权视法制则远有不逮,其荦荦大者约有数端:(一)法总统得上院之同意有解散议会之权,我则并此而无之(二)法总统有召集议会之权,而我之参议院得自行集会闭会(三)法总统有任命官吏之权,而我则任命阁员须得参议院之同意(四)法总统有交还议案法案求下院再议之权,我则无此规定”。据此可知《约法》(        )
A.具有责任内阁之体用而无责任内阁之精神
B.制定时具有“因人设法”的理性和进步因素
C.制定者尚缺乏对西方宪政理性和成熟的认识
D.总统权力受到国会的严格限制,充分体现了西方宪政民主的精神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