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7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94年德国政府发表的《安全政策白皮书》公布了德国新安全战略的三层目标:“保卫德国及其盟国的安全,预防、限制和结束可能危及德国或德国盟国的领土完整与稳定的危机与冲突;建立有利于德国的欧洲安全机制;愿以联合欧洲中一平等分子之地位贡献世界和平”。在安全观念上,德国认为,欧盟是当今世界的重要一极,德国是这一极中的核心力量,一个多极的世界有利于维护和平与稳定。与安全观念转变相适应,德国的安全手段也发生了重要变化,重视运用经济、联盟和联邦国防军等综合国力,建立更具适应性、灵活性的安全体系,在与世界各国的互动中加强安全合作,广泛运用外交、安全、国防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来应对多元化安全威胁。

——摘编自夏立平《三重身份视域下的冷战后德国安全战略研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冷战前后德国国家安全战略的变化。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冷战后德国国家安全战略制定的原因。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英美等国同时执行“先欧后亚”战略。日本乘势南下,占领了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地,并积极策划控制缅甸,已达到完全封锁中国的目的。为缓解缅北紧张形势,英国要求蒋介石派兵入缅作战。1941123日,中英签订了《共同防御滇缅路协定》。19422月中旬,中国远征军以“支援英军确保缅甸国际补给线”为目的,赴缅作战。194310月,中国驻印军和中美混合部队从印度率先反攻,揭开了滇西、缅北反攻战的序幕。中国远征军19445月正式发动反攻,强渡怒江,直到19451月,把日军完全赶出国土,3年的滇缅抗战以胜利宣告结束。

——摘编自王学明《跨越国境线的抗日战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的意义。
3 .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1991年4月,日本在美国压力下向海湾地区派出扫雷部队。这是日本首次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这次行动因为没有宪法和法律依据,引来了大多数国民的反对。为了创造有利于海外派兵立法的舆论环境,此次维和行动结束后,日本政府在国内不断宣传维和行动的成果。1992年6月,日本国会通过了《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合作法》,标志着日本为在联合国名义下实现海外派兵披上了合法的外衣。该法限制性规定日本自卫队在参加维和行动期间禁止执行诸如监督停战、收缴武器等主体业务,仅能执行诸如医疗、抢救灾民、运输、通讯等维和部队附随性业务。后来,通过修正案,追加了国际监督选举活动、人道救援物资运输任务,同时放宽了武器使用的限制。此后,日本先后向安哥拉、柬埔寨、莫桑比克、萨尔瓦多、卢旺达、叙利亚、以色列、洪都拉斯、土耳其、印度尼西亚等国家和地区派出人员参与维和行动。

——据张晓磊《日本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政策评析》


(1)根据材料,概括20世纪90年代日本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日本积极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的原因。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历史一选修 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萨达姆选择在1990年8月2日入侵科成特并将其吞并,具有明显的冷战向后冷战转型的时代烙印。当时整个国际社会的关注点都投向发生剧变或具有剧变潜质的社会主义国家,利用西方国家应接不暇之际,增强其自身国家实力以求得自保便成为伊拉克的重要选择:一方面,美国出于遏制伊朗革命输出而对伊拉克提供各种间接支持,但对其并不信任;另一方面,通过入侵科成特,萨达姆可以消除许多两伊战争的残留债务,控制科威特的石油与石油生产设施.并恐吓其邻国.尤其是沙特阿拉伯。伊拉克当时与苏东集团的关系友好,与阿拉伯世界整体上保持着合作关系。并以抵抗伊朗的功臣自居,海湾地区的君主国不得不暂且容忍其地区霸权行为。

美国利用苏联从中东的战略收缩、国际社会对伊拉克侵略行径的普遍谴责,获得联合国授权,发动对伊拉克的战争。1991 年2月27日,美国宣布解放科威特的战争结束并于当天午夜停火、海湾战争深刻改变了世界的局势。

——摘编自钮松《海湾战争与欧洲冷战的结束》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伊拉克入侵科威特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海湾战争的影响。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材料 很多人对战争期待已久。当他们的政府宣布正式参战时,欧洲各国首都的民众在街头跳舞以示庆贺。当第一批士兵开往前线时,欢乐的人群向他们抛撒鲜花,以为他们很快就会凯旋归来。现实毁灭了人们对短时间内取胜的期盼。在前线,冲突很快陷入僵局,转化成消耗战,现代武器屠杀了成百万的士兵。在历史上第一次,交战国卷入了一场总体战。政府采取独裁统治,以调动持续战争所需要的人力和物力资源。越来越多的妇女成为劳动大军的一部分。帝国纽带把亚洲、非洲和英联邦自治领上的数百万人都卷入了战争,充当士兵和劳工。在广大殖民地上的斗争进一步扩大了战争的范围。

——摘编自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战争从局部冲突演变为全球战争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国际格局的角度,说说这场“世界大战”的影响。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联合国是预防冲突概念的推动者和实践者。至今,联合国预防冲突在理论和实践层面取得了不小的进展:一方面其关于预防冲突的概念层出不穷,另一方面以调查、调停、预防性部署等为代表的手段在实践中持续使用并得以丰富。联合国预防冲突也存在一些难以克服的局限和问题,在预防的进程中存在实施主体间协调合作困难、预防有效性不足、信息掌握不足、资金匮乏等问题,在联合国内部存在系统碎片化、资金缺乏、灵活性不足等局限。当前,在联合国秘书长的领导下,联合国正在推进以和平与安全为重要支柱的改革,对预防冲突予以高度重视,前景值得关注。

——摘编自中文《联合国预防冲突:进展、局限与前景》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联合国预防冲突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联合国在预防冲突中的作用。
2022-02-21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赤峰市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43年开始,美国根据租借法案提供的汽车被运到苏联,这对苏联红军无疑是雪中送炭。整个二战期间,苏联生产了265600辆汽车、27816辆摩托车,而从美国获得的409500辆汽车和32200辆摩托车,分别为苏联战时汽车和摩托车产量的1.5倍和1.2倍。苏联因气候而无法生产橡胶,美国向苏联提供了近400万条轮胎,英国则提供了103500吨天然橡胶,这些援助大大有助于苏联的汽车生产。西方盟国提供的大批汽车,为苏军确立对德军的优势起了重大作用。英国著名战史学家西顿在其所著的《苏德战争》一书中说:“1943年期间可以看到苏军的一个最重大的改进是它的迅速摩托化,这使苏军最高统帅部能够在隆冬和冰雪融化的季节实施纵深突破。”

——摘编自冷静《二战时期西方盟国对苏联的援助》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二战时期西方盟国对苏联援助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战时期西方盟国对苏联援助的意义。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507月,美国操纵联合国安理会通过第84号决议,纠集十几个国家组成“联合国军”。9月,美军在仁川登陆,不久大举越过三八线,占领平壤后继续向中朝边境进犯,美国飞机连续不断地对我国东北边境地区的城镇、乡村进行侦查、轰炸和扫射。1950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11月开始的长津湖战役中,志愿军在冬季装备和后勤保障不利的情况下,于极度的严寒中,共毙、伤、俘以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13000余人,其中美军第7师第31团被全歼,这是抗美援朝战争史上志愿军成团建制歼灭美军的唯一战例。1224日,“联合国军”全部撤到三八线以南。长津湖战役成为朝鲜战争的重要拐点,“联合国军”由战略进攻转为战略防御。

——摘编自《为祖国而战》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长津湖战役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长津湖战役的意义。

9 . 材料   1941年底,珍珠港事件爆发后,美国深知自己军事实力薄弱,所以在参战之初,如若美国同时深入大西洋和太平洋两大战场,与德国法西斯和日本法西斯同时展开大规模会战,那么美国与其他的反法西斯同盟国共同取得胜利的可能性很小,并且有可能会迅速溃败。而"先欧后亚"政策却能够集中美英苏的兵力共同和德国战斗,以美国当时的兵力基本上可以实施该战略。更重要的是,美国强大的经济科技实力通过"先欧后亚"政策的实施而赢得时间,不断地充实兵力资源,逐步发挥其雄厚的战争潜力。同时中国战区的中日战争又可以消耗日本有限的兵力,不会给美国在太平洋地区造成太大的压力。

——摘编自张菲《二战中美国"先欧后亚"战略的探析》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采取"先欧后亚"战略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美国采取"先欧后亚"战略的影响。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材料  第四次中东战争发生于197310月。在1967年的第三次中东战争后,以色列占领了埃及西奈半岛和叙利亚戈兰高地,并修筑防御工事,还拒绝埃及和叙利亚归还土地的要求,引发阿拉伯世界的强烈不满。失败后的叙利亚阿萨德政府忍辱负重,积极扩军备战,希望收回失地,并渴望成为阿拉伯世界的霸主。埃及经济一直低迷不振,总统萨达特认为在进行任何国内改革之前必须先克服上次战争战败带来的耻辱。美苏两超级大国的介入也使得该地区局势更趋复杂。在经过一番激烈的战争较量后,最终阿以双方以平局收场。阿拉伯国家通过这场战争获得了一些成果,扭转了之前三次中东战争接连失败的状态,使双方在战略上恢复了平衡。战后埃及率先开启了与以色列的和谈,签署和平协议,成功收回西奈半岛。而叙利亚并没有收回戈兰高地,叙以之间的矛盾更加尖锐。战时,阿拉伯国家为了报复美国支援以色列,纷纷拿起石油武器,宣布对美国等西方家实行石油禁运,引发西方1973年石油危机。

--陈光文《中东乱局之谜》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第四次中东战争战争的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