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2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历史一选修 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萨达姆选择在1990年8月2日入侵科成特并将其吞并,具有明显的冷战向后冷战转型的时代烙印。当时整个国际社会的关注点都投向发生剧变或具有剧变潜质的社会主义国家,利用西方国家应接不暇之际,增强其自身国家实力以求得自保便成为伊拉克的重要选择:一方面,美国出于遏制伊朗革命输出而对伊拉克提供各种间接支持,但对其并不信任;另一方面,通过入侵科成特,萨达姆可以消除许多两伊战争的残留债务,控制科威特的石油与石油生产设施.并恐吓其邻国.尤其是沙特阿拉伯。伊拉克当时与苏东集团的关系友好,与阿拉伯世界整体上保持着合作关系。并以抵抗伊朗的功臣自居,海湾地区的君主国不得不暂且容忍其地区霸权行为。

美国利用苏联从中东的战略收缩、国际社会对伊拉克侵略行径的普遍谴责,获得联合国授权,发动对伊拉克的战争。1991 年2月27日,美国宣布解放科威特的战争结束并于当天午夜停火、海湾战争深刻改变了世界的局势。

——摘编自钮松《海湾战争与欧洲冷战的结束》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伊拉克入侵科威特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海湾战争的影响。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43年开始,美国根据租借法案提供的汽车被运到苏联,这对苏联红军无疑是雪中送炭。整个二战期间,苏联生产了265600辆汽车、27816辆摩托车,而从美国获得的409500辆汽车和32200辆摩托车,分别为苏联战时汽车和摩托车产量的1.5倍和1.2倍。苏联因气候而无法生产橡胶,美国向苏联提供了近400万条轮胎,英国则提供了103500吨天然橡胶,这些援助大大有助于苏联的汽车生产。西方盟国提供的大批汽车,为苏军确立对德军的优势起了重大作用。英国著名战史学家西顿在其所著的《苏德战争》一书中说:“1943年期间可以看到苏军的一个最重大的改进是它的迅速摩托化,这使苏军最高统帅部能够在隆冬和冰雪融化的季节实施纵深突破。”

——摘编自冷静《二战时期西方盟国对苏联的援助》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二战时期西方盟国对苏联援助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战时期西方盟国对苏联援助的意义。

3 . 材料   1941年底,珍珠港事件爆发后,美国深知自己军事实力薄弱,所以在参战之初,如若美国同时深入大西洋和太平洋两大战场,与德国法西斯和日本法西斯同时展开大规模会战,那么美国与其他的反法西斯同盟国共同取得胜利的可能性很小,并且有可能会迅速溃败。而"先欧后亚"政策却能够集中美英苏的兵力共同和德国战斗,以美国当时的兵力基本上可以实施该战略。更重要的是,美国强大的经济科技实力通过"先欧后亚"政策的实施而赢得时间,不断地充实兵力资源,逐步发挥其雄厚的战争潜力。同时中国战区的中日战争又可以消耗日本有限的兵力,不会给美国在太平洋地区造成太大的压力。

——摘编自张菲《二战中美国"先欧后亚"战略的探析》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采取"先欧后亚"战略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美国采取"先欧后亚"战略的影响。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7310月,埃及、叙利亚为收复第三次中东战争的失地,决定发动第四次中东战争,向以色列开战。伊拉克、叙利亚等10国集结兵力约47万人,坦克3300辆,作战飞机约880架,另有大量防空导弹、反坦克导弹。埃、叙为达成进攻突然性,采取了一系列战略、战术伪装欺骗措施:两国官员频繁出访国外,高谈和平,把开战日选定在伊斯兰教斋月和犹太教赎罪日。1973106日,埃、叙分别在南线和北线同时向以军突然发起进攻。战争期间,在西奈半岛双方几千辆坦克进行决战,坦克与步、炮协同作战,以军使用直升机发射“小牛”“百舌鸟”空地导弹和“白星眼”电视制导炸弹等武器参战。在美苏斡旋下,埃叙、以按照联合国安理会决议停战,于19793月签署和平和约。

——摘编自于江欣《兵戈相见——五次中东战争始末》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第四次中东战争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第四次中东战争的影响。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艾森豪威尔于1953年1月20日就任美国总统之后对于如何处理朝鲜战争仍一筹莫展,因为美国当时可做的选择其实非常有限:或以扩大战争的方式胁迫中国、朝鲜做出妥协,力求翻身;或延续前政府边谈边打的局面。美国最终放弃了前者,选择以“体面的”方式结束战争。事实上,1952年至1 953年初的几个月间,艾森豪威尔及其幕僚就曾先后提出并研究过两种扩大战争的方案。第一种方案是以常规战争的方式扩大战争,第二种方案则是投入使用核武器。鉴于冷战初期核武器技术的发展以及削减防务预算的诉求,艾森豪威尔对于使用核武器的态度较之杜鲁门更为积极。但以参谋长联席会议为代表的美国军方却对使用核武器的态度相对审慎。在军方这一态度的影响下,艾森豪威尔直至战争末期也未能就使用核武器的问题做出决断。

——摘编自方秀玉、卫艺璇《美国在朝鲜战争中停战决策的制定及启示》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对朝鲜战争“一筹莫展”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朝鲜战争对国际局势的影响。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英美等国同时执行“先欧后亚”战略。日本乘势南下,占领了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地,并积极策划控制缅甸,已达到完全封锁中国的目的。为缓解缅北紧张形势,英国要求蒋介石派兵入缅作战。1941123日,中英签订了《共同防御滇缅路协定》。19422月中旬,中国远征军以“支援英军确保缅甸国际补给线”为目的,赴缅作战。194310月,中国驻印军和中美混合部队从印度率先反攻,揭开了滇西、缅北反攻战的序幕。中国远征军19445月正式发动反攻,强渡怒江,直到19451月,把日军完全赶出国土,3年的滇缅抗战以胜利宣告结束。

——摘编自王学明《跨越国境线的抗日战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的意义。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战后美苏为朝鲜统一进行的谈判陷入僵局……1950624日,朝鲜内战爆发了。第二天,联合国安理会通过了美国提出的要求立即停火、要求朝鲜军队撤回到三八线以北的提案……1953727日,交战双方缔结了一个停战协定。南、朝鲜之间的分界线大体上仍与战前相同。美国在这场未经宣战的战争中损失了数万人;韩国方面死伤和失踪人数总计超过100万,朝鲜和中国各自的伤亡人数也都达到这个数字……战争也影响了全球经济,美国自己就耗资150亿美元,但是美国经济本身的发展还不能完全满足美国的军事需要。所以战争又刺激了西欧和日本的经济增长。

——摘编自余起芬《战后局部战争史》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朝鲜战争爆发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朝鲜战争的影响。
2021-05-03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2021届高三二模文综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摘编自联合国难民署《那些做出改变的难民》


依据材料并依据所学知识,请你对表格中历史时期的历史现象进行阐释。(要求:表述清晰,基本要素齐备,史实准确)
2021-03-15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2021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质量普查调研文综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一战结后,为了瓜分殖民利益和维护地区与世界和平,1919年,在英法主导下,国际联盟成立。1931年,日本侵占中国东北,英、法、美、苏对日本侵略行为保持沉默或者仅仅予以口头上的谴责。1933年,国联关于中国东北问题的《李顿报告》中虽宣布九一八事变是侵略行为,但并未对日本采取有力的制裁措施,之后日本退出了国际联盟。1935年,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国联宣布意大利为侵略者,对意大利采取了财政和经济制载,但并未对意大利实行石油禁运,使得意大利可以继续发动侵略战争,1937年,意大利退出国联。德国法西新头子希特勒无视凡尔赛体系的有关规定,公然破坏《凡尔赛和约》,派兵进驻莱茵非军事区,进行大规模的扩军备战行动,1933年,德国退出国联。对于德国破坏和平的行为,国联仅仅对德国采取口头上而非强制性的手段制止。

——摘编自王新《世界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30年代国联在应对法西斯侵略方面的作为。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国联的历史作用。
2021-05-26更新 | 107次组卷 | 2卷引用:内蒙古自治区赤峰第四中学2021届高三5月月考文综试题
10 . [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41年12月初,日本在“大东亚共荣圈防卫计划”中提出西进战略构想,将印度等地列入日本太平洋战争外围作战和防御范围。日本希望,德意向中近东地区进军,控制红海,进入印度洋,与日本共同加强在中近东的战略态势,使英国屈服,然后努力歼灭美英海空兵力。在日本取得太平洋战争初期胜利后,西进作战计划被提上日程,海军决定将作战重点从太平洋转向印度洋,陆军却提出将作战重点放在中国。随着太平洋战争进入战略转折时期,形势对日本越来越不利。德意在北非、地中海作战的失利,使德意不可能进入西亚与日本会师。日本西进的主力是陆军,但太平洋战争爆发时,日本陆军近70%的兵力在中国战场作战,深陷于中国战场。所以,西进战略只存在短短一年多的时间便夭折了。

摘编自胡德坤《中国抗战与日本西进战略的破产》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日本西进战略的内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日本西进战略破产的原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