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探索历史的奥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9 道试题
1 . 相传古希腊诗人荷马(约前9世纪-前8世纪)创作了《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两部史诗,统称《荷马史诗》。史诗描述了前12世纪迈锡尼人对特洛伊所进行的大规模远征以及战后的故事。近代西方学者通过考古发掘,发现《荷马史诗》的许多描写同克里特-迈锡尼文化的出土实物相符。这说明
A.史诗是研究早期希腊社会的第一手资料B.荷马史诗是传播古代希腊文明重要载体
C.文学作品的虚构夸张成分不具史料价值D.文献只有与考古挖掘互相印证才有价值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1935年,在两河流域的玛里王国遗址出土了约两万件楔形文泥版,学者从中发现,当时玛里王国实行由资深者组成的议事会决定重大事务的集体决策机制,这一机制与一千多年后古希腊的民主制度十分类似。可见
A.古希腊民主制度的源头在玛里王国
B.古代欧洲文明水平远远高于其他地区
C.考古发现拓展人们对古代文明的认识
D.文明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有学者认为∶"我们所知道的公元前五世纪希腊的情景是有缺点的,大体说来这种叙述是由雅典一小部分人作出的·……我们看到的这幅图是为我们预先选择好、决定好的。"由此可以推断
A.历史研究角度影响历史解释B.现存史料对雅典民主记载不可信
C.历史因年代久远而难辨真伪D.历史真相需要多种材料相互印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韩非子》记载:“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群害,而民说之,使王天下,号曰有巢氏。”对材料认识正确的是
①反映了石器时代人类生活方式的改变
②为研究中国远古历史提供了一手资料
③实证了中国从部落到国家的转变过程
④应以科学态度辩证认识古史传说材料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2022-01-15更新 | 88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朝阳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5 . 考古学证明,大约相当于五帝后期的龙山文化时代邦国林立,《尚书》《左传》等文献也记载了这一历史现象。据此可知
①传世历史文献中的记载最为真实②考古学成果佐证了历史文献记载
③古史传说中隐含一定的历史信息④龙山文化是早期中华文明的代表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6 . 2021年三星堆遗址考古发现再次震惊世界,考古学者正式公布在器物坑内发现丝绸朽化的残留物,并且检测中多次发现蚕丝蛋白,由此证明三星堆古王国
①丝绸已经开始生产和使用 ②出现人工育蚕和丝织技术
③与中原地区有着密切的联系 ④丝纺织技术已高度发达
A.①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③④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公元412年,基督教父奥古斯丁及其弟子写了一部《上帝之城》和《反异教史》,重新解释了罗马史的体系。他认为,“罗马世俗历史从根本上就是一部不道德、肮脏堕落的历史………”。这样一个历史解释体系打断了罗马民族的脊梁,让罗马人对自己的历史不再有认同感了。直至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末代皇帝被废黜,帝国境内几乎没有什么反抗。这说明
A.历史虚无主义导致民族文化自信丧失B.胜利者书写的历史不足为信
C.历史解释必然会顺应政治统治的需要D.基督教文化蕴含了理性主义
8 . 关于美国所谓“失去中国大陆的罪责”,1949年8月,美国政府发表《中美关系白皮书》,归咎于蒋介石政府的腐败无能。1952年,美国国会发表第2050号调查报告,归咎于美国远东政策的改变。几十年后的美国学者普遍认为,“2050号报告”过高估计了二战后美国在中国事务上的发言权。这说明
A.历史真实因视角拓展而多变B.历史现象可用多种方式描述
C.历史解释受时代因素影响D.史料价值只在于为现实服务
2021-12-16更新 | 80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北省廊坊市三河市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有史学家写道:“房先生、贾先生大作中的史料,我绝大多数都看过,得出的结论却是相异;尤其是与房先生差别甚大,几乎用同样的史料得出了完全不同的结论。……不管我与房先生、贾先生有多大分歧,这种学术上的直面相对却是我所喜欢的……而史林高手们果能新入,也必将绽放绚烂之花。历史学家的最终目的,不在于证明了自己的正确,而是使人触摸到历史的真实。”对此解读合理的是
A.历史无法形成全面、客观的认识
B.广泛的学术讨论能达成学术共识
C.运用一手史料能够复原历史真实
D.史家的个人因素会影响史料研读
2021-11-14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温州市2022届高三一模(11月)历史试题
10 . 1978年,在湖北随县发现了战国年间的“曾侯乙墓”,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当属气势磅礴的曾侯乙青铜编钟,这足以证明,春秋战国时期在今随州一带存在一个“曾国”。可是考察史料,却明确记载着当地是“随国”之所在。如此一来,具“地下之材”而无“纸上之材”的曾国,和具“纸上之材”而无“地下之材”的随国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呢?历史长久的争议,最后还是从考古发现里找到了答案。2013年在距离曾侯乙墓只有4公里的地方,又发现了另一处曾侯墓地,即随州文峰塔东周曾国墓地,除出土了一批带有“曾”字铭文的铜器外,同时还发现了一件带有“随”字铭文的铜器,铭文为“随大司马嘉有之行戈”。于是,“曾随一国”的看法渐成学界主流。这说明
A.“二重证据法”已经不适宜新史学研究
B.史学争议通过考古发现才能寻找到答案
C.考古发现一定程度上利于解决历史悬案
D.不同史料记载会使追寻真相变得更困难
2021-11-12更新 | 159次组卷 | 3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2022届高三一模(11月)历史试题(选考)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