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1 道试题
1 . 陆游在《岁暮感怀》一诗中写道:“在昔祖宗时,风俗极粹美。人才兼南北,议论忘彼此。谁令各植党,更仆而迭起。中更夷狄祸(金灭北宋),此风犹未已……”该诗旨在抨击两宋时期
A.政有夷狄之风B.淳朴民风败坏
C.官吏贿赂盛行D.官场党同伐异
2016-11-27更新 | 156次组卷 | 2卷引用:【市级联考】河北省张家口市八校联盟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2 . 清代著名史学家章学诚在《文史通义》中强调:“以吏为师,三代之旧法也。秦人之悖于古者。禁《诗》《书》而仅以法律为师尔。”这说明(   
A.三代时期儒法并重
B.夏商周采用“刑主德辅”的法律思想
C.秦朝抛弃了以吏为师的做法
D.法律是夏商周秦相沿的统治工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钱穆评价某一朝代的社会阶层流动:“升入政治上层者.皆由白衣秀才平地拔起,更无古代封建贵族及门第传统的遗存。”此现象
A.以诗取士促进唐诗繁荣
B.促进民族融合高潮到来
C.促使庶族地主开始崛起
D.使平民阶层影响力上升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某历史学家说:“唐人考试,本分经义与诗赋两项,然明经出身远不如进士。进士考诗赋,则时人之视诗文学犹占儒学之上。唐人又崇老子,与汉人不同。”该历史学家意在说明唐代
A.科举注重真才实学反对死记硬背
B.诗文的繁荣与考试制度密切相关
C.儒学并没有获得特殊尊崇的地位
D.科举考试内容存在着不完善之处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清代一位军机大臣用一首诗来形容自己的工作:“依样葫芦画不难,葫芦变化有千端。画成依样旧葫芦,要把葫芦仔细看。”该诗直接说明了 (     )
A.军机大臣完全听命于皇帝,根据皇帝的旨意拟发谕旨,处理军国大事
B.军机大臣在皇帝心目中毫无地位,完全被视为走卒
C.军机大臣接替丞相职权,替皇帝处理政事
D.军机大臣的设置,意味着封建制度已经衰败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明朝文官钱宰有诗写道:“四鼓咚咚起着衣,午门朝见尚嫌迟。何时得遂田园乐,睡到人间饭熟时。”这首诗从根本上反映了
A.封建官僚的勤政和从善如流
B.君主专制强化带来的政治压力和危机感
C.封建官场的腐败和官僚的交恶
D.封建文人安贫乐道、崇尚自然的志趣
8 . 《诗•商颂•殷武》说:“昔有成汤,自彼氐羌,莫敢不来享,莫敢不来王,曰商是常。”这说明商朝
A.实行分封制维护社会秩序
B.以宗法制维系国家政治统治
C.以武力、德政维护民族关系
D.稳定了与周边民族的联盟关系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锺粟。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男儿若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语出宋真宗赵恒)这首诗不能说明(   
A.宋朝实行重文轻武的政策B.重视伦理道德的教化作用
C.儒家经典成为学校教科书D.皇族考取功名后承袭恩荫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南宋后期的诗论家严诩在《沧浪诗话·诗评》中说:“或问唐诗何以胜我朝?唐以诗取士,故多专门之学,我朝之诗所以不及也。”严诩以为唐朝诗歌繁荣的原因是唐朝
A.经济繁荣,国力强盛B.科举制度,考查诗赋C.知识分子队伍空前强大D.士人群体的刻苦钻研
2016-11-15更新 | 159次组卷 | 19卷引用:2015-2016学年河北省秦皇岛卢龙县高二上期末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