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2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中叶以来,吏治败坏,考察官吏的制度流于形式。张居正在维护明朝统治的基础上推行了“考成法”,内容:其一是六部和都察院要把所属官员应办之事,规定出完成期限。然后分别登记在三个帐薄上,一本由部、院留做底薄,一本送六科,一本送内阁。其二是六部和都察院分别按照底簿登记,逐月检查。六科根据帐薄登记,稽查六部的执行情况,内阁亦根据账簿登记,稽查六科,并对欺隐事例进行惩处。这样,月有考,岁有稽,内阁总其成。“致理之要,无逾于此”。

——摘编白张海瀛《论张居正的考成法》

材料二   17世纪和18世纪初叶,中国对欧洲的影响远比欧洲对中国的影响大得多……中国由于其孔子的伦理体系、为政府部门选拔人才的科举制度、对学问而不是对作战本领的尊重以及精美的手工艺品……开始被推举为模范文明……18世纪末叶,欧洲人对中国的钦佩开始消逝。

——摘自美国学者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

材料三   在1855—1870年文官制度改革期间……最大胆的举措是八个方面的借鉴和采用了中国科举制度原则,对英国文官秉用制度做出了革命性的变革。第一采用科举制公开考试、自由竞争,择优录取原则……还强调了新考试制度必须和英国国情融合、贯通。

——摘自严泉《论中国的科举制度对近代西方文官考试制度形成的影响》


(1)依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张居正推行“考成法”的特点,并简析“考成法”实施的历史作用。
(2)依据材料二、三,说明西方人是怎样学习中国的考试制度的?到18世纪末叶“欧洲人对中国的钦佩开始消逝”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从曹魏开始,御史台正式成为独立的中央监察机构,直属皇帝。但由于门阀士族势力的发展,加上长期战争,政局不稳,王朝更迭频繁,致使监察机构或置或废,监察职权时大时小,监察官的地位时高时低,呈现出无规则的紊乱现象。唐王朝建立伊始,将隋的司隶台统一到御史台里来,由御史台总监察之职,使得机构统一,监察权集中。御史台长官“掌邦国刑宪典章之政令,以肃正朝列”,正副职品秩尊崇。御史台下设台院、殿院和察院,人员编制固定,分工合理,各自职掌明确。《唐六典》规定:监察御史“若在京都,则分察尚书六司,纠其过失”,“凡尚书省有会议,亦监其过谬”。尚书省诸司七品以上官开会,都要先通知御史台派人去监察,说明这时已从对官吏个人的监察,开始转向重视对机构的监察。德宗时御史中丞弹劾吏部选曹乖谬,结果吏部主要负责人皆坐削一阶,就是一个实例。

——摘编自胡沧泽《唐代监察体制的变革》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唐朝初期监察制度改革的主要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唐初监察制度改革的历史作用。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嬴政建立统一国家后,把战国时期逐步产生发展起来的中央集权制度系统化、完善化,并推行于全国。这一制度主要由三个环节构成。一是建立国家元首制度,称“皇帝”。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从中央到地方的主要官吏,都由皇帝直接任免,都按照皇帝的律令和意志办事。二是成立中央政府机构,即三公九卿制,就是朝廷,以协助皇帝领导全国军、政事务。三公九卿制为官僚政治,职事人员各有职分、等级、俸禄,公私分明,政绩有考核,讲效率,有升迁,体制划一,组织完善。三是建立地方行政制度,即郡县两级制度。郡县的主要官吏由皇帝任免升迁,地方官僚之间没有战乱、兼并之事。此制的实行开创了此后两千年间历代王朝统治的基本模式。

——摘编自袁行霈、张传玺等《中华文明史》


解读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的相关知识,加以论述。(要求:写出观点,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

2018-03-22更新 | 694次组卷 | 21卷引用: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中国历代王朝的监察系统都是支撑皇权的重要支柱之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刺史”即是刺举不法之人。(汉)武帝时称部刺史,全国划分为十三个部(州),每部(州)包括若干个郡。每年秋八月,刺史分部周行督察,年终返京奏报,其没有常设的办事机构,走到哪里便临时设“治所”或“所止理事处”,作为中央政府派遣的监察特使其具体职责从一开始就有明文规定,即“六条问事”。对于郡国诸侯王的行为一经查出有违法之处,便可奏报皇帝,其不察小吏,专察大吏,不光举劾奏报,还可以贬退大吏,刺史受中央御史中丞直接管辖,地位并不高,属下大夫,待遇也不丰厚,每年秩六百石,但刺史所监察的对象却远远高出自身的地位,可以监察二千石的官吏(地位相当于郡守,即地方最高职位)。

——摘编自窦重山《浅论刺史制度的产生及其演变过程》

材料二 在效忠和效率这对困扰所有国家官僚机构的矛盾中,中国传统国家一向着意点就是前者;作为一个传统的农业国度,生活节奏相当缓慢,不在军情紧急情况下,行政效率一般不是大问题,而效忠与否往往关系着王朝的生死存亡,任何官员个体或者群体对皇权不忠,都是皇帝无法容忍的。一个庞大的全能式的行政体系,本身存在无限扩张权力的可能性,如果没有另外一种机制制衡,后果将难以设想。这将会导致皇权无法有效地控制局面,中国古代监察系统即是这种制衡机制的表现之一。传统中国的制衡机制,跟其他古代国家相比,应该说是比较好的。当然,其缺陷也是很明显的。

——摘编自张鸣《中国政治制度史导论》


(1)据材料一,指出汉武帝时部刺史的特点及其工作机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武帝设立部刺史的主要目的及其意义。
(2)据材料二,概述中国古代监察系统的功能。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中国古代监察系统中“效忠”和“效率”的关系。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历史——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唐代科举每次录取少则几人,多则二三十人。宋代重文治,宋太祖时取士仍比较严格,但总数已有所增加。宋太宗时,因州县缺官,大规模录用士人,参加省试的举人往往多达一、二万人,每次平均录取进士230人。至徽宗时期,每次平均多达680余人。纵观整个宋朝,总共开科一百一十八次,取二万人数以上,人数之多,是历代所没有的。录取的人数不仅多,对屡次不中的也会进行照顾。“凡士贡于乡而屡绌于礼部,或廷试所不录者,积前后举数,参其年而差等之,遇亲策士则别籍其名以奏,径许附试,故日特奏名。”真宗成平三年时,赐河北进士、诸科三百五十人及第、同出身。落第后,自愿考试武艺及量才录用的,又有五百余人,全部赏赐辨装费抚慰并发遣他们,命礼部列为一次科举。“较艺之祥,推恩之广,近代所未有也。”

——摘编自梁玉《浅谈宋代科举制度》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宋代扩大科举录取名额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宋代扩大科举录取名额对思想文化的影响。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文官”一词在中国古已有之。《后汉书•志第五•礼仪中》中就有:“立春,遣使者赍束帛以赐文官。”而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就有职业文官。秦统一中国后,建立了一整套管理政府官员的制度,这就是中国古代的文官制度。在两千余年的封建社会中,中国的文官制度不断发展,日趋成熟。隋唐以后,政府采取公开考试、择优授职的科举制度,形成了一整套关于文官的录取、任用、考核、回避、阶制、奖惩、抚恤、待遇、退休、保障及激励的规范与制度。……早在唐代,中国的典章制度即已倾倒日本朝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文官制度决不是中国古代文官制度的简单再现。

—摘编自戴小明《论中国古代文官制度》

材料论述的是中国古代文官制度的发展历程,蕴含了中国古代政治的诸多信息,从材料中提炼一条信息,并结合所学中国古代史的史实予以说明。(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成理。)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两千年时间里,中国依靠其优越的文化、富足经济、军事力量,在东亚保持领袖地位,而朝鲜、琉球、安南、缅甸等周边小国则接受小伙伴的地位。构成这个以中国为中心的国际关系的基本原则,是国家的不平等,而非如近代西方那样的国家平等,“国际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不是由国际法来制约,而是由所谓的封贡体系来支配。封贡体系体现了儒家的礼仪观念,并确认一个等级制的世界秩序,中国在其中享有优越地位,安如磐石且不可侵犯。清廷坚持封贡体系不仅适用于亚洲周边国家,也适用于其他想与中国建立关系的西方国家。清廷把西方国家的使节当作藩属国使臣对待,作为内政的一部分由礼部和理藩院负责处理,而没有专门常设的外交机构。

——摘编自徐中约《l600—2000中国的奋斗》

材料二鸦片战争以后,中国被迫与西方列强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列强势力的纷纷涌入,打破了中国传统的闭关政策。清廷中一些比较早的“开眼看世界”的大臣开始探索在西方外交语境下建立适应国际交往需求的外交机构。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廷与英、法、俄分别签汀《北京条约》,增开通商口岸、列强公使驻京。1860年,“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在京设立,专门办理对西方各国的交涉及各项洋务。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应西方列强要求清政府将总理衙门改为“外务部”。中华民国建立后,陆征祥出任外交总长,立即按照西方国家的模式改组外交部。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国政府积极推行“抗日外交”,把外交作为国家战略的头等大事,积极参与国际“首脑外交”。1943年蒋介石成功出席开罗会议,并于会后发表《开罗会议宣言》,“中外舆情莫不称颂为中国外交史上空前之胜利”,表明国际体系平等地接纳了中国,中国第一次以一个大国身份参与国际事务,中国外交近代化转型至此基本完成。

——摘编自王承庆《中国外交体制的建立与近代化转型》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明清时期中国外交体制形成的原因,并分析说明其与西方近代外交体制的区别。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鸦片战争后中国外交机构的变化趋势,并对中国近代外交进行评价。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据方志记载,宋代进士姓名可考者有29000人,其中两浙、福建等五路约占82%;宋代印书有地可考者1500种,该五路即占80%;反之夔州路(今重庆奉节县)仅有进士103人,而所印之书只有2种。

——摘编自钱存训《印刷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作用》

材料二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给印刷广告创造了条件,印刷品广告开始出现。中国历史博物馆收藏有北宋时期济南制造细针的刘家针铺的一块广告铜版,铜版半尺见方,上面刻有“济南刘家功夫针铺”字样,中间是月宫白兔捣药图案,下边有“认门前白”、左边有“兔儿为记”8个字,下面还有说商品质量和购买办法的7列28字,这是我国也可以说是世界上第一块被保留下来的广告铜版。

——摘编自吴凯《北宋时期汴梁的商业广告》

材料三   早在殖民地时期,新大陆的人民在广告事业上就表现出一种在陈旧的欧洲所无法比拟的创新激情。在19世纪中期,美国完成了工业革命的洗礼之后,率先完成了对传统广告的突破。世界上最早专业广告公司、最早的广告代理制度和现代经营模式都出现在美国。

20世纪20年代以后,经过第一次世界大战洗礼后的美国,迎来了第一次决定命运的经济腾飞,成为世界经济强国。随着经济腾飞和综合国力的增强,美国的广告事业达到了空前的繁荣的局面。

——摘编自杰克逊·李尔斯(美)《丰裕的寓言:美国广告文化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通过解读宋代进士人数与各地印书种数之间的关系,概括印刷术在当时的历史作用。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北宋和美国广告出现和发展的背景。

(3)据上,谈谈科技与社会的相互作用。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社会转型就是社会政治制度、经济结构、文化形态、价值观念等发生深刻变化。转型过程中各种制度在继承与创新中不断演进。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承前启后的重要时期。在此之前中国社会仍然是血缘社会,在此之后虽然仍有浓重的血缘色彩,但转向了地缘社会;在此之前是封建诸侯、贵族分权的时代,在此之后是专制独裁、皇帝集权的时代……中国自夏朝以来的四千年历史可以分为前后两大阶段,春秋战国时期就是这两大阶段之间的转型时期。

——辛田《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研究》


(1)依据材料一,归纳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前后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材料二   当代学术界认为宋朝是一个大变革的时代,有农业革命、信息革命、金融革命、商业革命、能源革命。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史实指出宋代在“农业革命、信息革命、金融革命、商业革命、能源革命”方面的具体表现。

材料三   明清时期,从全球角度看,在思想革命、科学革命、政治革命与工业革命的推动下,西方国家已在从农耕文明转向工业文明的路径上高歌猛进。由于明清两朝统治者未能认清时代潮流,采取了逆大势而行的政策,社会转型因此难以启动。直到鸦片战争爆发,在西方坚船利炮的逼迫下,中国才开始艰难地探索现代化的路径。

——摘编自徐小宁《中国古代历史中的社会转型》


(3)依据材料二、三和所学知识,分析明清时期西方在近代化的道路上“高歌猛进”而中国却“难以启动”的原因。这种差异给中国带来了什么影响?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在汉代,皇帝会诏令地方对政绩突出、表率一方的地方官按祠祭。桂阳太守许荆“为设丧祭婚姻制度,使知礼禁……桂阳人为立庙树碑”;淮平大尹侯霸政理有能名,“临淮吏人共为立祠,四时祭焉”。政府统一祭祀五岳四渎等名山大川,各地居民祭祀当地山神、水神,华阴有太华山祠、江都有江水祠等。同时,人们为“攘除凶灾,御止疫鬼”祭祀门神,为长生拜祭西王母、司命,为祈福祥与富贵尊荣祭祀灶神。每年春二月秋八月,乡村全体成员都必须参加祭祀地方保护神——社神;腊祭是“岁终大祭”,阖家大小在家长的率领下,洁祀祖先,然后按次序列于先祖之前,依次向尊长进酒祝寿。

——摘编自贾艳红《论汉代民间信仰的基本特点》等

材料二   据统计,河北井陉县原有自然神坛庙14处,到民国年间无一保留;河南滑县原有自然神坛庙22处,到民国年间仅剩1处,有的地方虽然坛庙尚存,但已没有什么祭祀活动。在北京、上海、天津等大都市,东南沿海地区的乡村,“昔年巨族皆建祠堂,今存者什之一”,祭祀活动难以为继。民国实行信教自由政策,1913年全国天主教徒130万,1932年达到250余万。中华民国公布“废除卜筮、星相,巫觋、堪舆办法”,“取缔经营迷信物品办”,视“逃信为进化之障碍”,贵州仁怀跳大神、巫蛊等活动“奉文禁革,其习渐息”;上海法华乡,延巫治病之风“稍戢矣”。

——摘编自赵英兰、贾小壮《民国时期社会信仰态势嬗变之缘由》


(1)根据材料一,概括汉代民间信仰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民间信仰发展的积极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传统民间信仰相比,民国时期社会信仰出现的变化,并分析出现这些变化的主要原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