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0 道试题
1 . 司马迁在《史记·外戚世家》的开篇写道:“自古受命帝王及继体守文之君,非独内德茂也,盖亦有外戚之助焉。”由此可见,外戚干政的实质是
A.皇帝依靠外戚抑制相权
B.“家天下”观念根深蒂固
C.君主专制的进一步强化
D.铲除同姓刘氏诸侯王势力
2 . 央视二套《咏乐汇》节目中,国际巨星成龙在回答一现场观众有关其子房祖名为何姓“房”却不随父姓这一问题时,解释说:这是由于近年才知道自己的父亲原来姓“房”,祖名成年后要求认祖归宗才改姓“房”。这一“改姓”现象的产生,可能源于
A.宗法制B.分封制C.郡县制D.察举制
2016-11-27更新 | 270次组卷 | 25卷引用:2015届黑龙江拜泉县第一中学高三上期期初测试历史试卷
4 . 清代的军机处
A.是内阁的协理机构B.提高了行政效率
C.掌军政要务决策权D.与内阁分权制衡
5 . 历史学家黄仁宇认为,“唐朝政治与以前不同之处,则为地方政府亦由中央督导组织,除黔中岭南闽中之外,州县官亦由吏部补授。”由此可见,唐代( )
A.中央集权进一步加强B.三省六部中吏部权力最大
C.君主权力空前强化D.中央与地方的矛盾比较突出
2016-11-27更新 | 163次组卷 | 18卷引用:2017届河北省邯郸市曲周县第一中学高三上期调研摸底历史试卷
6 . 《春秋左传》记载:“昔先王之命曰:王后无适,则择立长。年钧以德,德钧以卜。王不立爱,公卿无私,古之制也。”这段材料主要说明(       
A.宗法制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特权地位
B.传统政治中表现出一定的理性成分
C.废长立幼是宗法制的核心
D.儒家伦理道德成为立君王的主要依据之一
7 . 商汤以夏桀“弃捐五帝之恩刑,推蹶三王之法籍”,方以“有夏多罪,天命殛(杀死)之”为词进行征伐;周武王伐纣也以纣“自弃其先祖肆祀不答”作为兴兵的理由之一这些做法反映了当时
A.以不行宗法作为开战说辞
B.王朝更替须得到先祖支持
C.中华民族的核心文化形成
D.统治者利用尊祖崇礼观念
2016-11-07更新 | 311次组卷 | 23卷引用:四川省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中学校2019届高三上学期入学考试历史试题
8 . 以下是张岂之所著《中国历史十五讲》第六讲的部分目录内容,其中空缺的部分应该是
A.燔诗书而明法令
B.多元一体的政治制度
C.门阀政治的兴起和衰微
D.部族政权下之考试制度
9 . “他在官职上的地位虽然低,他在政府里的权任却很高。因为一切奏章,政事,看详批答,都要经他们手。”文中“他”的身份可能是
A.秦朝御史大夫
B.唐朝尚书令
C.元朝中书令
D.明朝内阁大学士
10 . 唐初政府鼓励年轻寡妇再嫁,鼓励早婚多育,届时不婚,官府强令出嫁,禁止妻妾逃亡和休妻,官府出钱赎回饥民卖掉的子女,将人口的增减作为考核地方官吏的重要指标。这些措施(       
A.颠覆了传统的纲常伦理B.反映了唐初徭役赋税繁重
C.阻碍了均田制度的实施D.有利于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