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0 道试题
1 . 下面的郡县增置表可以反映出(       
汉至唐前期东南三区的郡县增置
A.江南地区得到开发B.政治重心不断东移
C.经济重心已经南移D.郡县制度逐渐完善
2016-09-27更新 | 255次组卷 | 2卷引用:2017届湖北省武汉市部分学校高三上学期起点考试历史试卷
3 . 有学者认为,中国古代政治从西周时代的“礼仪政治”到大秦帝国时代的郡县制、官僚制和法律控制手段,无疑体现了政治形态的一种“现代化”趋势。材料中“现代化”主要是指
A.实现了以法治国B.确立了官僚政治
C.扩大了郡县权力D.体现了君民共治
4 . 永乐初年,被政事累得半死不活的朱棣终于无法忍受下去了,……自己纵然全力以赴没日没夜的干工作,还是很难完成,在这种情况下,他任命解缙等七人为殿阁大学士,参与机务,组成了明朝的第一任内阁。这反映出
A.取消丞相从制度设计调动角度是不合适
B.明朝的内阁制完全是此前丞相制度的复制品
C.内阁的出现完全是出于降低劳动强度的需要
D.明朝丞相制度的消失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
5 . 下图中E处在元朝时应为( )
A.宣政院辖地B.中书省辖地
C.西南行省D.西藏行省
6 . 下列宋代官职中,体现地方分权的可能是(   
A.三司使B.参知政事
C.枢密使D.通判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7 . 西周铜器铭文中有“应监”、“艾监”等称呼。在西周王朝的政治体制中,监是由王朝中央派出,负责监督地方的特殊官员。下列官职(或机构)的职能与西周的“监”最为接近的是(   
A.汉武帝时的刺史B.唐代的门下省
C.宋代的通判D.明朝的内阁
8 . 王莽执政时曾在长安和“五都”设“五均”官。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有( )
①此举旨在平抑物价
②“五都”分布在现今的豫、冀、鲁、川四省
③“市”已经发展为店铺林立的常设商业区
④全国性的商业中心已经形成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2016-03-29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届浙江省温州市十校联合体高三下期初联考文综历史试卷
9 . 阅读下列《西周初年主要诸侯国分布表》。从中得出正确信息有
诸侯国与王室关系地理位置
姬姓贵族山西
姬姓贵族河北南部和河南北部
姬姓贵族山东南部
功臣山东北部一带
姬姓贵族河北北部和辽宁南部


①分封制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
②同姓诸侯主要分布在黄河流域
③分封制扩大了西周的统治疆域
④分封制加强了对地方高效统治
A.②③B.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10 . 在中国古代政治史中存在一个重要现象,即原本只是充当皇帝“秘书”的一些机构,后来权力逐渐增大,甚至演变成了国家的核心机关,如东汉的尚书台、魏晋时期的中书省和门下省等。这一现象反映了 (   )
A.君主专制制度促成权力转移
B.君主权力开始受到挑战
C.国家行政机构逐步成熟
D.国家权力中心不断变化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