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65 道试题
1 . 有学者认为,仅就丞相制度而言,明朝经历了一个废丞相、置四辅、设内阁的历史阶段,而清朝经历了置议政大臣、设四大臣、立军机处的历史轨迹。两朝最后都形成了“兼职丞相制”的体制。“兼职丞相制”的形成从本质上反映出明清时期(     
A.官僚政治体系扭曲混乱B.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
C.贵族政治淡出历史舞台D.前朝宰相制度变相恢复
2022-12-25更新 | 458次组卷 | 35卷引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实验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2 . 康熙五年(1666),朝廷令各土司子弟愿习经书者,许在附近府县考试,文义通达,每县额取两名。康熙二十二年(1683)题准,云南土官族属子弟及土人应试,附于云南等府,三年一次。这反映了清朝前期(     
A.西南地区与内地文化差异大B.重视用文教增强边疆的国家认同
C.采取了因地制宜的民族政策D.儒家文化在云南得到了空前发展
3 . 西周时期,远在黑龙江流域的肃慎成了周的属国;周文王的伯父太伯、仲雍与当地人结合,形成兼有商、周和当地特点的吴文化,吴和越又开发了东南地区;而秦人和西戎诸族共同开发了西北地区。这反映出,西周时期(     
A.南北方联系逐渐增强B.统一多民族的封建国家已建立
C.民族融合与交流加快D.多元一体的文明格局正式形成
4 . 清代军机大臣“由大学士、尚书、侍郎内特旨召入”,(内阁)大学士出现内外中堂之分,入职军机处的内中堂承担军机处的重要职责,留守内阁的外中堂处理中央常规事务。这一举措(  )
A.导致了中央行政机制紊乱B.提高了中枢机构决策效率
C.埋下了内阁擅权严重隐患D.抑制了军机处职能的发挥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在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不断有幼童、白痴、昏庸之徒登上皇位,“在君主所拥有的制度化权力与实际的政治能力之间发生了严重的冲突或不对称问题”。这一现象的出现源自于(       
A.分封制B.宗法制C.郡县制D.中央集权制
2022-11-12更新 | 233次组卷 | 44卷引用:2017届重庆巴蜀中学高三上期开学考试文综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唐代中后期皇帝常常派遣宦官中使前往藩镇刺探军情和安抚将士,并在各藩镇普遍设置常设的监军机构,委派亲信宦官为监军使以“监视刑赏、奏察违谬”。此举意在(     
A.完善监察以整饬地方风气B.利用亲信延续唐王朝统治
C.分化宦官势力以加强皇权D.分化兵权以铲除割据基础
7 . 与秦汉丞相制度相比,隋唐三省六部制加强中央集权的作用主要在于(     
A.通过分散相权达到集权的目的B.用六部牵制宰相的权力
C.通过加强相权达到集权的目的D.取消宰相,加强皇帝权力
2022-11-09更新 | 155次组卷 | 18卷引用:辽宁师大附中2019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时人评价秦始皇:“天性粗暴凶狠,自以为是,他出身诸侯,兼并天下,诸事称心,为所欲为.....丞相和各位大臣都只是接受已经决定的命令,依仗皇.办事......天下事无论大小都由皇决定。”材料反映了(     
A.帝王个人才能决定历史发展走向B.秦朝缺乏系统而完备的官僚体系
C.皇帝权力至上实行专制独裁统治D.秦始皇的专制统治导致秦朝灭亡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中国历史上,大多以山川形便和犬牙交错作为行政区划的两大原则。从秦代开始,两大原则同时并用,但到了元明清时期,犬牙交错原则发展到极致,以致部分行政区划与自然地理区域相背离。这一变化说明(     
A.地域经济发展不平衡B.现代中国版图的奠定
C.行政区划层级的变动D.中央集权制度的强化
10 . 两汉实行州都推荐、朝廷考试任用的察举制;经魏晋九品中正制,至隋唐演变为自由投考、差额录用的科举制。科举制更有利于(     
A.提升社会文化水平B.排除世家子弟入仕
C.官员特权受到否定D.鉴别官员道德水平
2022-10-26更新 | 3344次组卷 | 288卷引用:山东省淄博市淄川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