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19 道试题
1 . 地方行政制度作为中国古代政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着历史发展而不断变革完善。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昔武王克商,光有天下,其兄弟之国者十有五人,姬姓之国者四十人。

——《左传昭公二十八年》

夫“周之同盟(会盟),异姓为后”,......然先同姓,次外戚,次功臣、故旧,星罗棋布,用作藩屏。而一族之势力,由此遍布寰区。一族之文化,由此广推于各地。谓汉族筑一中国,封建之制,实有功焉。

——吕思勉《中国制度史》

材料二   下表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区划的演变表


年代省数道(路)数州数郡(府、国)数县数
秦始皇(前221年)36不详
唐开元二十八年(704年)153281573
宋宣和四年(1122年)262881234
元朝12183971425

(注:州、道、路设置初期均为监察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周地方行政制度的特点并分析其历史影响。
(2)根据材料二,指出秦始皇在地方行政制度的创新及其影响。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演变特点及其趋势。
2 . 北宋名臣蔡襄曾说:“枢密院要兵则添,财用有无不知也”“三司但知支办衣粮日日增添,不敢论列,谓兵非职事也。”“各为之谋,以至于此。”这反映了北宋
A.兵员增加机构臃肿B.中央集权加强
C.中央官僚政治的弊端D.行政程序繁琐
2021-11-15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蓉城高中教育联盟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根据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发展,下图中的“?”应是
A.刺史B.郡国并行C.中外朝D.军机处
4 . 《国语鲁语上》中有“天子作师,公帅之,以征不德…是以上能征下,下无奸愿”的记述,这反映了当时实施的政治制度是
A.禅让制B.分封制C.宗法制D.军功爵制
2021-11-15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蓉城高中教育联盟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5 . 甲骨文卜辞中有“癸丑卜,争贞:旬心祸。三占日:有祟有梦。”意思是说,癸丑日,争贞问:这10天之内没有灾祸吧?王看了卜兆以后,判断说:恐怕要有灾祸。据此可知
A.商代君主权力实现高度集中B.殷商时神权与王权密切相关
C.殷商政治以血缘关系为纽带D.该文物是研究殷商唯一史料
2021-11-15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蓉城高中教育联盟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人们一般认为家谱起于宋代,其实家谱的雏形在殷商卜辞世系关系中就有所反映,隋唐以前,家谱修撰已相当发达,大量家谱书籍问世,这表明我国(  )
A.分封制影响深远B.宗法观念长期存在
C.封建家长制盛行D.礼乐制度影响深远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唐代户部尚书入仕途径及相应人数统计,如表所示,这反映出唐代
A.官员监察管理松散疏忽B.有力的加强了中央集权
C.察举制度仍有重要地位D.官员文化素质逐步提高
2021-11-12更新 | 100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秦汉以来的郡县政治,到今天民国时代还存在,中国之永为一统一国,此项政治制度实贡献过其甚大之绩效。”据此可知,郡县制
A.标志着中央集权制最终形成B.其行政区划被沿用至民国时代
C.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D.保证了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
9 . 梁启超评论道:“周朝的革命,打破黄帝、尧、舜以来部落政治的局面……”这反映了“周朝的革命”
A.打破了血缘政治体制B.形成了天下一家的文化心理认同
C.标志着国家的正式形成D.确立了君主大权独揽的集权意识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中国古代曾有一个中枢机构,它是有官无吏的特殊衙门,该机构任职的,无定员,少则三、四人,多则六、七人,最多时达十一人。这一机构中的“官员”最有可能称之为
A.参知政事B.内阁大学士C.军机大臣D.同平章事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