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1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中国古代的“封建”是典型的“家天下”和“私天下”,而“郡县”则为“家天下”注入了一些“公天下”的成分。因为这一制度下
A.世袭传承的宗法制开始被打破B.中央对地方实行垂直管理
C.郡县官员由皇帝任命不再世袭D.郡县官吏服务于人民大众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羁縻政策起源于战国时期秦灭巴之后,“秦惠王并巴中,以巴氏为蛮夷君长,世尚秦女,其民爵比不更”。唐朝时正式确立“怀柔远人,义在羁縻”的民族政策;宋朝进一步笼络少数民族首领,对“其有力者,还更赐以疆土”。羁縻政策的实施
A.有利于扩大中华民族的统治区域B.形成了中央对地方的直接有效管辖
C.维护了多民族国家的团结和稳定D.激化了边疆少数民族与中央的矛盾
2021-12-21更新 | 760次组卷 | 29卷引用:四川省遂宁市射洪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秦朝“皇帝”与“郡县”共举,而“王制”则与“封建”并存……按照封建制,就连最低一级的贵族——±,也有相对独立的人格,可以在诸侯之间游走。这说明秦朝
A.废国行郡,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B.首创郡县制度,提高了行政效率
C.分割地方权力,保持政权稳固D.建立皇帝制度,加强了君主专制
4 . 观察下面的西周分封示意图,据此判断西周在分封时,使同姓诸侯国与异姓诸侯国交错分布的主要目的是
A.分而治之B.巩固统治C.论功行赏D.富国强兵
2021-12-19更新 | 1094次组卷 | 17卷引用:四川省达州市达川区铭仁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秦所创立的皇帝制度,把最崇高的名号、最显赫的地位、最根本的权力集中到君主一人身上;通过朝仪和文书、舆服、后宫、陵寝等相关规定,把“君尊臣卑”的政治伦理制度化。这体现了
A.皇权至上是皇帝制度的核心B.历史文化传统的深远影响
C.政治伦理与宗法血缘相结合D.权力分配和运行的合理性
6 . 记载上古历史的先秦文献《尚书》中多处出现“民监”“民视”“民听”“保民”等记录。这表明我国
A.民本思想历史悠久B.民主观念较早成熟
C.血缘政治影响式微D.早期国家崇尚平等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秦汉大一统国家形成后,在中央设置了谏议、封驳等机构,决策机制中有廷议、廷推等制度,民间舆论也对政治生活中产生了一定影响。这些制度和政治活动
A.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君权B.避免了君主的决策失误
C.保障了监察机制的独立D.形成了宽松自由的政风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刘邦建立西汉后,在推行郡县制的同时,又实行封国制。朱元璋建立明朝后,分封自己的23个儿子到各地为藩王。这些举措意在
A.维护多民族国家的统一B.稳定统治秩序
C.防范地方割据势力出现D.保护边疆安宁
9 . 自古以来“烽火戏诸侯”的故事广为流传,但相关历史记载多有不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甲:周幽王取妻于西申,生平王。王或(又)取褒人之女,是褒姒,生伯盘。褒姒嬖于王,王与伯盘逐平王,平王走西申。幽王起师,回(围)平王于西申,申人弗畀。缯人乃降西戎,以攻幽王,幽王及伯盘乃灭,周乃亡。……晋文侯乃逆平王于少鄂,立之于京师。三年,乃东徙,止于成周。

——清华简《系年》(采用整理者的“隶定本”)

乙:周宅丰镐,近戎人,与诸侯约,为高葆祷于王路,置鼓其上,远近相闻。即戎寇至,传鼓相告,诸侯之兵皆至救天子。戎寇当至,幽王击鼓,诸侯之兵皆至,褒姒大悦,喜之。幽王欲褒姒之笑也,因数击鼓,诸侯之兵数至而无寇。至于后,戎寇真至,幽王击鼓,诸侯兵不至。幽王之身,乃死于丽山之下,为天下笑。……此褒姒之所用死,而平王所以东徙也……

——《吕氏春秋》

丙:褒姒不好笑,幽王欲其笑万方,故不笑。幽王为烽燧大鼓,有寇至则举烽火。诸侯悉至,至而无寇,褒姒乃大笑。……幽王以虢石父为卿,用事,国人皆怨。石父为人佞巧善谀好利,王用之。又废申后,去太子也。申侯怒,与缯、西夷犬戎攻幽王。幽王举烽火征兵,兵莫至。遂杀幽王骊山下,虏褒姒,尽取周赂而去。于是诸侯乃即申侯而共立故幽王太子宜臼,是为平王,以奉周祀。平王立,东迁于洛邑,辟戎寇。

——司马迁《史记·周本纪》

注:清华简是清华大学收藏的战国中晚期竹简。


(1)综合甲乙丙三则史料,简述从中我们可以认定的历史事实,得出与主题密切相关的历史结论并加以说明。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烽火戏诸侯”的故事在中国古代广为流传的原因。
2021-12-10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遂宁市射洪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10 . 《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赵高欲为乱,恐群臣不听,乃先设验,持鹿献于二世,曰:“马也。”二世笑曰:“丞相误邪?谓鹿为马。”问左右,左右或默,或言马以阿顺赵高。该典故反映出的本质问题是
A.司马迁讽刺秦二世B.相权严重威胁了皇权
C.宰相制度不合时宜D.秦朝面临灭亡的危险
2021-12-07更新 | 435次组卷 | 57卷引用:四川省绵阳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