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32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盖秦汉间为天地一大变局。自古皆封建诸侯,各君其国,卿大夫亦世其官,成例相沿,视为固然。其后积弊日甚,暴君荒主,既虐用其民,无有底止。强臣大族,又篡弑相仍,祸乱不已。……其势不得不变,而数千年世侯世卿之局,一时亦难遽变。……汉祖以匹夫起事,角群雄而定一尊,其君既起自布衣,其臣亦自多亡命无赖之徒,立功以取将相,此气运为之也,天之变局,至是始定。

——(清)赵翼《廿二史札记》

材料二   图示一、图示二分别是秦朝的三公制和唐朝的三省六部制。


材料三   明朝在立国之初,着手制定《大明律》,又颁布《大明令》,还不断颁行“榜文禁例”。作为法典的“律”与“例”,在司法层面必须遵守“准情用法”的原则,行政官员在处理形形色色关于赋税、治安等方面的诉讼案件过程中,其“自由裁量权”受到严格限制,使“引经决狱”网开一面的司法善意受到制约,同时使凭着个人好恶情绪任意作出司法结论的行为受到一定的限制。然而,在司法过程中仍然出现官吏利用法律条款的复杂性、权柄倒持“玩法舞弊”的情况,但与过去“任人”执法、无视法律、任意裁决的情况开始有了区别。要求依法办事,而且不断提供日益严密的法典作为司法的依据是明朝法制文化的基本特征。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中华文明史》


完成下列要求:
(1)根据材料一,指出秦汉间为“天地一大变局”的表现,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变局”出现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指出相比秦朝的三公制,唐代三省制在制度方面有何创新?请从权力的运作角度对这一创新加以评价。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明朝强化法律制度的影响。
2019-07-12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亳州市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2 . 下图有关明朝政治制度的一幅图示。据此图可得明朝
A.政治制度中存在制约因素
B.内阁与宦官既斗争又合作
C.君主专制体制的弊端凸显
D.内阁首辅限制着皇权膨胀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柏杨先生用以下图示说明唐宋两代的社会结构。导致统治集团发生如下变化的原因是
A.三长制建立B.科举制发展
C.均田制完善D.王安石变法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下图反映了我国古代不同封建王朝官员上朝的礼仪(图示为两汉至清朝),实际上代表了君臣关系的变化。其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中央集权不断削弱
B.内阁制度日渐成熟
C.军机处权力的扩大
D.专制皇权不断加强
2018-04-20更新 | 42次组卷 | 3卷引用:福建省永春县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第五大发明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因时而异,几经嬗变,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阅读以下《选官用人三字歌》,回答问题。


(1)根据所学知识,将上述图示填写完整。
(2)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呈现出怎样的变化趋势?
(3)西方学者称科举制度是中国的“第五大发明”,谈谈你对此观点的看法。

7 . 自古以来,各国政治发展史中都都出现过典型的各具特色的政治模式。根据下列两幅图示,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比较题1和图2,这两幅图所体现的政治体制有和不同?

(2)题1示意图中,如果唐太宗下令治理黄河,应该有哪一省负责实施?下图联邦政府的权利构建体现了什么原则?这一原则是由哪位思想家在哪一场运动中提出来的?

(3)下图和下图这两种政治模式在形式上有和共同点?

8 . 南宋郑樵曾在《通志》中说:“置图于右,置书于左,索象于图,索理于书。”教科书中图示、图片,往往是学习历史、加深对文字内容理解的最好工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图1体现的中国古代王朝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是什么?与图1相比,图2所反映的政治制度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图3中军机处的设置反映了中国封建社会的什么政治特点?综合上述图示,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变的趋势。

图4 图5

(2)图4漫画所反映的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所采用的何种政体形式?该形式最早是通过哪一个重要文献加以确立的?图5体现了哪些重要原则?

(3)目前世界多数国家的政治体制都贯彻中央集权原则,但为避免权力的过于集中导致专制又采取了一些分权的措施。以图示4、5这两个国家的政体为例,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他们分别是如何贯彻中央集权原则,又避免了专制的?

材料及图片6辛亥革命后模仿美国建立了三权分立的民主共和制政府。为了巩固民主共和制度,《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由中华人民组织之”,“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人民有请愿、诉讼、考试、选举及被选举等权利”,“人民有纳税、服兵役等义务”

(4)依据材料及图片6,指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体现出的主要特点及历史地位。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此法颁布后没有发挥作用的主要原因。

2017-03-04更新 | 106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2017学年广西钦州市钦州港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学上学期高一年级历史期末综合检测试卷
9 . 下面是反映中西方政治体制的图示,对其分析不正确的是   (       )
A.图1所示体制兴起于隋唐,有利于提高办事效率
B.图2所示体制由1787年宪法确立,充分体现了三权分立原则
C.图1反映的是君主专制,图2反映的是民主制
D.图1图2都充分体现了权力的制衡
10 . 从专制到民主是中国政治文明发展进程的基本趋势。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请根据图示判断两图分别属于哪一朝代,并将图示按照标号补充完整。
材料二 “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临时大总统、副总统,由参议院选举之,以总员四分三以上出席,得票满投票总数三分二以上者为当选”,“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公布法律”,“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法院以临时大总统及司法总长分别任命之法官组织之”。

——节选自《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2)依据材料二,概括《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对国家的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的归属作了怎样的规定?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时构建政治体制的基本原则
材料三 新中国的建立,使中国实现了从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政治、近代以来照搬西方民主政治模式的失败尝试向新型人民民主政治的伟大跨越。

——《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白皮书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建立初期是如何建设“新型人民民主政治”的。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