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唐朝前期,世人嫁娶注重门第,之后门第观念逐渐弱化。五代时期,世人“取士不问家世,婚姻不问阀阅”。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A.封建门第的等级观念消失B.民族交融改变世人婚姻观
C.世家大族的地位开始上升D.科举制发展影响社会习俗
2020-01-17更新 | 229次组卷 | 21卷引用:黑龙江省双鸭山市饶河县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2 . 自雍正时起,清政府在西南大规模推行“改土归流”政策,逐步取消土司世袭制度,任命有任期、可调动的流官,进行清查户口、丈量土地、核实赋税等工作。据此可知“改土归流”
A.阻碍了当地社会进步B.加强了对地方的有效治理
C.破坏了民族团结D.彻底消除了地方割据的根源
3 . 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中提出“历史三峡论”,将四千多年来中国政治形态变迁分为封建(注:分封制)帝制和民治三大阶段。“从封建转帝制,发生于商鞅与秦皇汉武之间,历时约三百年”。以下各项属于这一转型时期突出特征的是
A.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型
B.分裂割据向统一王朝转型
C.封邦建国向中央集权转型
D.神权政治向世俗政治转型
4 . 西周初年多地发生叛乱,周公东征,平定了殷地的“三监之乱”,征服了殷商在东方的势力后,分封宋、卫等国。这说明西周时期
A.分封制是当时的一项制度创新
B.实现了对地方的垂直管理
C.分封制是巩固统治的重要手段
D.政治中心开始向东部转移
2019-07-15更新 | 320次组卷 | 18卷引用:黑龙江省双鸭山市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唐太宗贞观初年,分全国为关中、河南、河东等十道,由中央派出人员,任按察使,分区监察各地违法行为。由职能、行政层级观之,唐代的“道”最接近于
A.秦代的“道”
B.西汉的“州”
C.元代的“行省”
D.明代的“厂卫”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材料一:中国古代监察制度萌芽于先秦,形成于秦汉,至隋唐而稳固,宋元明清日臻完备。秦朝即设立听命于皇帝的御史大夫作为纠察百官的最高监察官员。……唐代监察制度更为完备,中央监察机构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御史台系统,负责监察百官之违法与失职行为;另一部分是言谏系统,负责直接告发官员的违法、失职或者腐败行为。……明清两朝最终实现中央监察机构与地方监察机构的统一。在中国古代封建君主专制统治时期,由于国家幅员辽阔,在专制权力下,各级官吏滥用权力、贪污腐化的空间较大。为了维护皇权,历朝君主都非常重视专门监察机构的设置和运作,试图通过监察官员的纠察和弹劾,防止并打击官吏的贪腐和不法行为。

——摘编自朱福惠《国家监察体制之宪法史观察》

材料二:1883年美国国会通过的《彭德尔顿法》确立了一套以功绩制为核心的文官选拔和奖惩制度,重挫了官员进行分赃交易的嚣张气焰。此后,为保证政府廉洁、防止金钱对选举的渗透和腐蚀,国会相继通过了一系列与抑制腐败密切相关的法律,比如禁止公司向联邦公职候选人捐款的法律(1907年)竞选经费公开法联邦反腐败行为法(1925年)和禁止联邦文官参与政党活动的哈奇法(1939年)等。此后,近80﹪的公共腐败案件是由联邦检查机构依据反腐败行为法提出诉讼的。与此同时,以消除政府腐败、改善政府管理、扩大公民政治参与为宗旨的进步主义运动掀起了公共部门的改革浪潮,地方事务由选民公决决定等制度的确立对于降低公共部门的腐败程度发挥了重要作用。

——摘编自张宇燕、富景筠《美国历史上的腐败与反腐败》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行政监察机制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说明近代美国反腐败举措与古代中国的不同之处,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反腐败举措的重要影响。
7 . 汉武帝设置十三州刺史以监察地方,并将豪强大族“田宅逾制”作为重要的监察内容,各地财产达300万钱的豪族被迁到长安附近集中居住。这表明
A.政权的政治与经济支柱是豪强大族
B.政治权力与经济势力出现严重分离
C.抑制豪强是缓解土地兼并的重要措施
D.经济手段是巩固专制集权的主要方式
2019-01-30更新 | 5112次组卷 | 64卷引用:黑龙江省双鸭山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8 . 《韩非子亡征》中指出:“种类不寿,主数即世,婴儿为君,大臣专制,树羁旅以为党,数割地以待交者,可亡也”“出军命将太重,边地任守太尊,专制擅命,径为而无所请者,可亡也”。在此思想的指导下,秦始皇确立了:
A.君主专制制度
B.中央集权制度
C.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
D.君主寡头制度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一书中说:“皇室的权,总是逐步升,政府的权,总是逐步降。这也是中国传统政治上的大毛病。”以下各项表述中,最能体现钱穆这一观点的是
A.秦朝创立皇帝制和郡县制
B.隋唐时期实行科举制度
C.清朝雍正时期设立军机处
D.汉武帝颁布“推恩令”,解决王国问题
2019-01-12更新 | 398次组卷 | 37卷引用:2013-2014年黑龙江友谊县红兴隆一高高一下期开学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社会流动是指不同阶层出身者可以因为后天因素而进入另一个阶层,是社会结构自我调节的机制之一。下列选项中,最能促进社会流动的是
A.“立嫡以长不以贤”
B.“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
C.“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D.“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
2018-12-03更新 | 141次组卷 | 20卷引用:黑龙江省双鸭山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