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54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汉至魏晋南北朝时期,国家多通过察举推荐或对策选用监察官。西汉公孙弘在元光五年举行 的策试中取得第一,后迁御史大夫。北魏时期规定从对策高第者中选任御史。隋唐至明清多 注重选用进士作为监察官。古代统治者此举的主要目的是
A.保障官僚队伍具有优秀政治品德B.丰富封建官僚队伍的从政经历
C.确保监察队伍具备较高文化素质D.维护科举制度选拔人才的权威
2 . 《汉书》记载:“武帝施主父之册,下推恩之令,使诸侯王得分户邑,以封子弟,不行黜陟,而藩国自析。”据此判断汉武帝实行“推恩令”的目的是
A.恩泽贵族B.实现民族交融C.加强皇权D.削弱王国势力
2020-11-20更新 | 173次组卷 | 32卷引用:四川省乐山沫若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3 . “雍正七年(1729年),青海军事兴,始设军机房,领以亲王、大臣,予银印,印藏内奏事太监处,有事请而用之。”这段材料表明军机处
①因军事需要而设置②降低了行政效率
③重新设置丞相④由皇帝的亲信组成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4 . 元朝在行省的设置和管辖上,省界犬牙交错,尽量使行省“无山川险阻可依”,形成“以北制南的军事控制局面”,这一做法有助于
A.提高行政效率B.扩大地方自治
C.防止地方割据D.扩大国家疆域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唐朝元和年间,主管财政的宰相皇甫镈奏请减少内外官俸,诏书下达后被给事中崔佑驳回,皇帝最终采纳了崔佑的意见。崔佑所属的部门应是(  )
A.中书省B.门下省C.尚书省D.参知政事
2020-11-19更新 | 254次组卷 | 39卷引用:四川省邻水实验学校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南朝梁武帝时不设中正官,规定士人“不通一经不得为官”。并建立国学,招生不限贵贱。还出现“甲科”之名,只要考得好,虽是“寒门后品”都可以“随才试吏”。梁武帝的改革
A.使儒学地位有所下降B.使门阀士族政治衰落
C.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D.为统一奠定人才基础
2020-11-19更新 | 354次组卷 | 4卷引用:四川省资阳市高中2021届高三第一次诊断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如图为中国封建时代某种选官制度的选才程序。此图可反映出
A.九品中正制扩大了政府的统治基础B.九品中正制的选才程序具有严谨性
C.九品中正制的选才标准是依靠门第D.察举制的选拔机制已经日臻完备
9 . 唐代士人应举,可以“投牒自应”,不必非得由公卿大臣或州郡长官特别推荐;举人及第或黜落必须通过严格的考校才能决定。这表明唐代科举制
A.注重家庭出身背景B.阻碍社会阶层流动
C.促成儒学独尊局面D.具有公平竞争特点
10 . 史载:周襄王时期,戎人入侵,王室要求齐国救援,“齐令诸侯各发卒戍周”;周敬王时期,王室发生王子朝之乱,周天子征诸侯兵戍周,最终平定叛乱。对上述现象解读正确的是
A.周王具有天下共主地位B.分封制已走向崩溃
C.周王室有效控制了地方D.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2020-11-19更新 | 229次组卷 | 4卷引用:四川省遂宁市2021届高三零诊文综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