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97 道试题
1 . 北宋人尹源在《唐说》中说:“夫弱唐者,诸侯也”。宋初为了防止“弱唐”局面再次出现而采取的措施是(     
A.派文臣任知州B.设置宣政院C.派三司使出任地方D.设置参知政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王夫之认为商周之变和周秦之变是中国古代影响最大的两次政权更替,中国古代的政治体制曾随之发生变化。下列最能体现“周秦之变”的有(     
A.从禅让到世袭B.从官僚政治到贵族政治
C.从礼治到法治D.从分封诸侯到郡县制度
2022-10-09更新 | 131次组卷 | 77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启东市吕四中学2020届高三下学期期初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宋真宗景德四年(1007年)十二月,“京城河南草场遗火”,侍卫步军副都指挥使命令附近的殿前司虎翼军“以近便营兵救扑之”,而殿前司却以不归统属而要求“当俟诏旨”。由此可知,宋代(     
A.国家治理效能低下B.权力制约严密规范
C.皇权专制空前加强D.内部动乱得到遏制
4 . 乐官伶州鸠向周景王解释音律,将武王伐纣时“月在天驷”的天象一“月之所在,辰马农祥也,我太祖后稷之所经纬也”解释为:周人祖先居后稷之官,善抚农事、不废田亩,使民有食、安居乐业,这便是周德的由来。这一解释可以说明,在周代(     
A.君主的仁德受天命主宰B.平民百姓实现安居乐业
C.礼乐制度是国家之根本D.治国理念凸显人文色彩
5 . 中国传统家族有“长兄如父”“小儿不及长孙”的说法。这些说法体现的是(       
A.中央集权B.等级秩序C.贵族世袭D.宗法观念
6 . 北京大学张传玺教授认为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具有明显“公天下”的因素,还有不少学者认为古代中国政治体制体现了“现代行政”的特点。若以此为研究主题,下列最合适的话题是(     
A.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是民主制度
B.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与现代行政制度相似
C.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合理性与生命力
D.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是封建君主专制的产物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古代民间认为,科举考中的举人和进士非同凡人,都是天上的文曲星下凡。还有一种说法,说他们是佛,称考试的贡院叫选佛之场,登记的名册叫千佛名经。材料表明科举制(     
A.打破特权阶层对政权的垄断B.有利于社会文化素养的提高
C.促进知识普及与文化的传播D.影响了当时社会的价值取向
2022-09-27更新 | 527次组卷 | 55卷引用:2020届江西名师联盟高三入学调研历史考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宋哲宗时期,向太后的娘家想在自家祖坟上修建一间慈云寺。户部尚书蔡京欲巴结皇亲,便圈了一大块地给向氏,要求“四邻田庐”赶快拆迁。被拆迁人家不服,到开封府告状。最后判决:一是“所拓(拆迁)皆民业,不可夺。”二是蔡京“坐罚金二十斤”。这一判决(     
A.旨在惩治官员的贪污行为B.有效维护了政府的公信力
C.体现宋朝严密的监察体系D.遏制了土地兼并现象蔓延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1397年明朝科举考试录取进士52人全是南方人,北方举人纷纷指责主考官包庇南人压抑北人。朱元璋派人复查,结果是主考官并未舞弊违法。出现这种考试结果的主要原因是(     
A.考试制度不公平B.南方经济优势明显
C.门第观念的淡化D.君主专制空前强化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